爱学习,也是一种家风传承
2017-09-06罗玲
罗玲
我和女儿去上钢琴课,去早了,我在楼上看书等着,孩子在楼下和那里的老师打板球玩。当老师说让妈妈下来时,我女儿说:别叫她了,她在看书呢。老师上来感慨说:你闺女将来错不了!肯定爱学习!
我们搬到新家没有买电视,班级群里的家长夸奖说:真是好办法。但是我们不买完全不是因为怕孩子看,我觉得有些节目很好,应该偶尔看看。不买,只是对于我们俩来说,电视提供不了什么,无论是信息还是娱乐。晚饭后,我们各自看看书、做做家务,孩子如果完成学习任务,就看点自己喜欢的书、画画、做手工、玩小白兔,或者和爸爸玩桌游。有时时间充裕,她会要求在爸爸大屏幕的电脑上看个电影。
我觉得自己算是个还好的终身学习者。上学时成绩一直不错,出国留学和工作期间自然要大量学习,回国后仍然随时在学。我过去做过教育和影视两个领域的工作,现在好像也时刻都在轻微地跨界,所以更需要学。我看的书范围很广。搞儿童教育,只看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书?那太狭窄也太无聊了。我什么书都喜欢看,商业思想、人物传记、小说、艺术史、科技创新、传统经典——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每本书里都会有关于教育和成长的新启发!
追溯上去,发现我爸妈都是特别重视学习的人。
我小时候,爸爸是中文系老师,回家常常讲同事孩子出国留学或者考上哪个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了。后来有一次老妈告诉我,在我上托儿所时,她每天骑自行车接送我,路上聊天,除了问当天的事情,再就是给我励志——长大出国留学!我现在听起来觉得特别诧异: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周围还没几个人出国,我妈妈自己是刚从小城市搬到省会城市,真不知道她那时哪来的这个想法!后来大学期间我真地特别想出国学习,我一直认为这是我自己决定的目标。现在中年之时,听老妈这么说,有些恍惚——我自以为原创的目标,其实只是她多年前念叨所种下的种子,在若干年后发芽了!
我奶奶应该也是特别重视学习的。那个时候爷爷奶奶很穷,家里没有地,是雇农,但奶奶居然能不惜代价让我爸上私塾。她的这种做法导致了我爸能成为山沟里考出来的大学生……
我们不能每天在孩子耳边唠叨:“你要努力学习啊!抓紧时间啊!”要想让孩子动脑筋,我们自己总得先动些脑筋。我们有很多更高明、有效的方式可以影响孩子。比如,下次家庭聚会,可以和亲戚一起聊聊祖辈和亲戚的经历,强调其中那些优秀的品质。聊这些时,可以顺便说说孩子最近的一个小事,也体现了类似的品质。这种家族间的认同感可以深深地影响孩子,让他觉得自己是属于一个更庞大的整体。这种一归属感将在很长的时期里给孩子力量。重温祖辈的经历,也是对祖辈表达传承和纪念的方式。
有的家长喜欢这样语重心长:爸妈学习不好,结果现在混成这样,所以你要好好学习啊!或许,这是句真心话,但对孩子的成长益处不大。孩子能得到一点压力,但他没有得到一个比较积极的样本让他可以去认同。孩子在潜意识里常常在寻找父母的可认同之处,他们的内心渴望和爸妈一致。另外,如果家长总这样念叨,以后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也许会想:“我爸妈也是这样的,大概是遗传吧,所以我也注定如此,努力会有什么用呢?”
不是每个家长都是学霸,但我们总能找出自己在生活中某个领域的学习故事来分享,这可能是您学开车、学厨艺、学编织……
你喜欢这一学科,因为哪些具体的原因;讲讲你对这个学科或者学习内容的真实的、细节的感受。我喜欢数学,因为它很确定,五加五就等于十。我喜欢物理,因为它能解决实际问题,我可以给自己修理电器……
你努力学习的“弧线故事”——最初不喜欢或者学不好,具体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后来经过哪些努力和外界帮助,采取了怎样的做法,最后有了怎样的改变。不论是关于学习的分享,还是讲述家族故事,这种“弧线版本”都是最能给孩子力量的。它可以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让他明白别人也会遇到问题、有失败,谁都不例外,没有人天生就成功,最关键的是中间坚持和努力的这部分。
我曾经对女儿说过,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把握的,是不可控因素。在所有的事情中,学习是个少有的例外——这是一件你能决定的程度特别大的事情。你努力了、不断改进方法了,你就会进步,这事可以自己说了算!
跟孩子分享不只是分享您学习的结果,还可以分享各种学习的重要组成元素的体验: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尝试、自控、练习、思考、对现象的归纳总结、发散思维、创造力等等。比如学做西餐,您是怎样查找资料、买食材、尝试、失败或者做得不完美、再尝试、不断改进。让孩子随时看到您的这个学习过程,看到其中的努力、挫败、欣喜与收获。
请记得,您的分享一定是包含了这两方面的元素:
付出、努力、挫败、坚持;
乐趣、满足、成就感、收获。
学习不是全苦或全乐,而是为了自己都渴望的目标、饱含信心與激情,而一直奋力向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