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2017-09-05李建辉
李建辉
【摘 要】沥青混合料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处于一个较快的趋势,使用范围在逐步对外扩张。文章就沥青混合料自身主要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合理化的阐述,对沥青混合料的实际生产以及施工的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析了目前沥青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的方向,举例介绍了相应的案例。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发展方向;应用前景
前言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不断加快,大型货车的数量和载荷量也在不断提升,公路沥青路面中的一些裂缝现象也日益凸显出来了。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帮助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SMA 路面在公路工程应用逐步普及,已经成为公路工程重要的路的普及程度在不断提高,已经是目前市面常见的形式。但是SMA路的施工工艺和普通沥青路面还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工程特点,强化质量管理,将SMA 路面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从而提升整个路面的工作水平。
一、SMA 混合料结构组成特点
SMA与骨架嵌挤型的AC 密级配混合料之间最为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它采用的是间断级配,利用粗集料碎石进一步形成骨架,再向其中加入适当的沥青、矿粉、纤维等细集料进行后续的填充工作,SMA在自身的结构和优点方面有一下几个特征:
(一)粗集料与矿粉用量相对较高
SMA 采用的是间断级配,一方面为了形成骨架结构,所以往往会采用颗粒含量比较高的粗集料,在大多数情况下,颗粒直径超过4.50 mm 的的颗粒,数量占到颗粒总数的七成到八成,除此以外,矿粉的使用数量也是比较大的,占到使用材料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粉胶的使用数量一般是普通材料的1.2倍之上。[1]
(二)细集料的用量较少
由于间断级配结构的自身特点的要求,细集料在SMA的施工工艺中所使用的数量较少,4.50 mm 以下细集料的使用数量一般在两到三成左右,对于实际建设的骨架结构一般没有什么影响。[2]
(三)沥青用量较高
SMA混合料的沥青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使用数量相比于普通沥青的施工数量大1%,而且对于沥青自身的性能也有着更高的实际要求,其中主要包括有粘结性、温度稳定性等多方位的性能,在此背景下,SMA 混合料中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改性沥青,从而进一步提升沥青的感温性与粘附性能。[3]
(四)少量使用纤维稳定剂
因为SMA特点的原因,导致了混合料中所使用的沥青的数量较多。所以在混合料实际的结构的规划过程中,一般会添加适当的纤维稳定剂,从而对结构起到一个加固的作用,帮助改善沥青混合料的特点以及性能。在此处的纤维稳定剂值得是使用木质纤维素或者是矿物纤维制成的添加材料。
SMA 混合料最主要的结构特点就是上述提到的“三多一少”四点,真是因为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滑抗裂性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和改善,一方面对于目前沥青公路中长出现的问题,例如车辙、开裂等病害问题,而且还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的作用,因此在我国高等级公路路面中的应用较为普遍。[4]
二、SMA 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为了能够全面的满足SMA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就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注意,其中比较重要的为:粗集料的选择、细集料的选择、填料的选择以及纤维稳定剂的选取,只要将这些比较重要的进行很好的选择,才能够满足SMA混合料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一)粗集料的选择
因为粗集料在SMA混合料中,所承担的是骨架结构的作用,考虑到这一点,粗集料的质量还有他的实际使用性能,对于SMA路面后期的实际使用质量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和效果。前期在对粗集料进行选择的过程中,清洁、无塑性是必须要满足的先决条件,首先需要进行控制的是集料坚硬、清洁、不含风化颗粒、在外形方面接近立方体,表面纹理以及外观形状需要有较好的选择,除此以外,还需要与沥青之间存在有较好的粘附性。在对粗集料进行选取的过程中,需要对压碎值、磨耗损失表面吸水率以及实际的密度等相关指标进行控制和管理,在完成上述指标的试验检测之后,就可以较好的保障实际使用的要求。[5]
(二)细集料
SMA混合料的细集料主要有一下几个特点,首先需要满足的是是坚硬、洁净、干燥、无风化,同时内部不能产生过多杂质,除此以外对于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含泥量以及相对坚固性、棱角性等上述指标的试验检测之后,就可以较好的保障实际使用的要求。[6]
(三)填料
在选取填料的过程中,石灰岩碱性石料加工处理后所得到的煤粉往往是最优的材料。而且表面必须经过提前处理,使得其干燥、清洁,含水率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满足指标的特性标准。除此以外,想要保证沥青混合料自身的抗水能力,一些生石灰粉也是可以适当加入到其中的,生石灰粉所使用的数量大约占到整个骨料的1.2% ± 0.2%左右。
(四)纤维稳定剂
木质纤维素是目前比较常见的纤维稳定剂,其中几项需要重点关注的数值包括有纤维长度、含水率、吸油率等几项关键标准。
三、SMA路面施工管理
(一)接缝施工的处理
在SMA道路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好道路的接缝处理,接缝处应该保持垂直,一般不会采用斜接缝的方式,这种操作会对道路的平整度产生较大的影响,在对道路进行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选择也是尤为关键的,就当前而言,较多使用的技术是基层立模施工工艺,也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功效。
(二)水温控制
在SMA道路的施工过程中,温度也是很大的影响因素,SMA道路的施工时间比较长,而且完全处于暴露状态下,温度受天气的影响很大。当施工地区下雨或者下雪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流水,会对SMA公路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进入冬季之后,温度比较低,水可能会结冰,实际导致体积增大,有可能使路面凸起。当温度回升,冰融化之后,可能会使路面冒浆,造成路面不平整的情况。
(三)压实施工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压实度的大小对于工程使用的寿命以及施工的质量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施工前期,压实度必须是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所在。在SMA路面的实际碾压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参数进行合理化的施工和设计,对于括压路机的台数、吨位及机型进行最优化的选择,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要对压路机与摊铺机之间的距离有清晰的认识,除此以外,对于碾压过程中的温度、速度以及洒水的实际情况,掉头的运作方式等等都需要有较好的控制和实际的管理。在对沥青路面进行压实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依据主要就是“紧跟、慢压、高频、低幅”这四个最基础的原则,同时要保证被碾压的路段的长度维持在20~30米的范圍之内,在对路面进行初次压的过程中,采用的一般是双钢轮压路机,一般会使用静压以及振动碾压各一遍作为方式,在这个工序完成之后,在使用震动压缩机进行7~8遍左右的复压,完成上述步骤之后,使用双钢轮压路机最后静压一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者对于SMA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分析,希望能够哦给予大家一些启发。为了解决路面开裂等问题,帮助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SMA 路面在公路工程应用逐步普及,已经成为公路工程重要的路的普及程度在不断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加大研究力度,将SMA 路面的自身特点和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骆叶辉,李会龙. 对SMA 沥青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的思考[J].中国科技博览,2015,(25).
[2]吴艳霞. SMA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J].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6,19(5).
[3]唐承铁. SMA 沥青路面离析评价指标的研究和应用[J]. 公路工程,201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