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解析
2017-09-05赵娜
赵娜
【摘 要】装配式建筑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装配技术,可提升建筑的建设效率,缩短建筑工期,推动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效果,可选择有效的技术类型辅助装配式建筑的建设。BIM技术是一种借助建筑模型,展开对装配式建筑的模拟设计,进而推动装配式建筑的顺利建设。故此,研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分析具体应用价值和应用方式,旨在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效率,实现建筑工程的功能与服务。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应用价值
BIM技术是一种数字化技术类型,可实现建筑工程的模型由二维向三维模型转变,可改善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借助BIM技术构建的建筑模型,可以对建筑内部的所有参数进行展示,并完成对建筑设计不合理的部分进行展示,达到优化建筑设计的目的。同样装配式建筑中,运用BIM技术可按照整个装配流程进行展示,达到提升装配效果的目的。但是,实际的BIM技术应用中,存在价值不明,应用效果不佳等问题,影响BIM技术的应用,继续改进与完善。基于此,本文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进行研究,并对具体的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一、BIM技术的解读
BIM技術是建筑信息模型,可以理解为建筑数字模型。BIM技术的应用中,在获取准确的建筑工程建设参数的基础上,将这些数字参数,借助BIM模型展示出来,全方面的模拟建筑基本流程和模型。通过BIM建筑数字模型,可以发现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碰撞部分和未衔接部分,再通过修改模型参数,达到优化建筑施工的目的。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管理和优化,且能够在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进行应用。
BIM技术借助三维软件工具,创建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对各个模型的展示,并根据模型的基本情况,实现整个建筑工程生命周期的控制。
此外,BIM技术还具有4D动画模拟演示,且制作施工的每一个步骤,借助4D动画模拟演示,可以完成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全程仿真模拟,促使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各项内容可以达到有效的控制施工进度的目的,提高衔接效果、缩减部分工序的持续时间。
二、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
结合装配式建筑的基本情况,研究具体的装配式建筑中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一)控制装配式建筑成本,减少资源消耗
装配式建筑的规划阶段,是工程项目初始阶段,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性、技术性和质量性等内容。传统装配式建筑规划阶段,主要选择常规研究方式,对装配式建筑的装配技术,工程造价等内容,却容易存在技术与成本控制不佳的情况。选择BIM技术,可改善装配式规划阶段的规划方式,运用BIM技术可实现对设技术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分析,并针对具体设计方案,进行模拟演示。并输入市场材料、人工等的价格,完成对工程造价研究,并通过优化流程和内容,降低工程造价,推动工程项目的整体成本降低,确保规划设计的效果。由此可见,装配式建筑规划阶段BIM技术的应用价值较为明显。
(二) 优化装配式建筑设计
设计阶段,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阶段,不仅影响建筑工程的技术水平,还影响建筑工程的造价与工期。传统装配式建筑主要选择CAD设计,却存在施工图纸理解困难,技术交底相对难度大。相反选择BIM技术的运用,可弥补传统建筑设计的不足。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借助BIM技术,能够构建设计模型,实现设计可视化。根据设计可视化,能够根据工程的基本需求,进一步完成对设计的审核,确定设计的具体的内容,如果发现设计不合理的部分,模型中能够直接展示,并借助优化方式,达到改善装配式建筑设计优化,妥善处理施工技术和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保障装配式建筑的顺利建成。
(三)实现装配式建筑的精细化管理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施工管理是影响装配式建筑功能性、效率性和安全性的关键。传统的装配式建筑管理中,存在数据管理效果不佳,管理手段较差等问题,有碍于装配式建筑的精细化管理。借助BIM技术装配式建筑能够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通过参数的方式,对施工过程中的全部信息进行把握,进而实现对灰色利益链条的控制,规避违规事件的发生。BIM技术能够精细的对施工进度、设计变更和施工安全等级进行控制,从而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施工效果。
(四)实现装配式建筑的信息共享
BIM技术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借助BIM技术,可以实现各个专业的有效串联,打破传统设计信息孤岛的存在,提升装配式建筑信息传递效果的提升。借助BIM技术,可对装配式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进行共享,不同专业的人员,借助统一的平台,能够完成对装配式建筑信息共享。借助全面的数据信息共享,可以规避上下游信息断裂的情况,促使上下游的信息有效流通,使得各类专业人员均可以参与到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中,综合改善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效果,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整体性能。如下图1所示为基于BIM技术的协同设计流程。
(五)提升专业人员的工作效率
常规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在2D环境下展开设计,部分内容更新较为繁琐,如果一部分设计发生变动,则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工程的需求,展开对所有内容的重新绘制,增加设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并延缓设计的更改时间。借助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为设计者提供一个3D的设计环境,设计者能够获得一个良好设计空间,达到提升设计效率。而且,选择BIM技术进行设计修改过程中,仅仅需要更改相关数据,则BIM技术能够自动生成新的建筑模型,从而有效减少装配建筑设计更改的繁琐流程,减少专业人员的工作量。且管理人员根据得BIM的移动终端,可对施工现场的实时数据进行获取,有效的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
综上所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实现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工程造价、工作效率和信息共享水平等内容,推动装配式建筑的顺利建成,并完成精细化的装配式建筑管理,全面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效率,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功能与价值。endprint
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具体应用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具体应用,结合装配建筑的基本情况,对装配式建筑的各个阶段的BIM技术应用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一)设计阶段的BIM技术应用
設计阶段,BIM技术的应用价值作用明显。例如:装配式建筑设计中,预制构件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借助BIM技术,可完成对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例如:借助BIM 技术的信息共享功能,设计人员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上传到服务器。其他设计者,则根据共享信息,展开对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构件设计,最终生成综合的设计方案。确定方案后,根据用户的需求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从而满足设计者的需求,改善装配式建筑的功能。设计阶段借助BIM技术对预制件的设计,主要是在确定参数后,设计者运用BIM的模型功能,对预制件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预制件生产过程中的BIM技术应用
预制件是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关键。BIM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到的预制件的生产中,预制件的生产企业想要生产预制件。传统的生产方式,需要向设计部门的设计图纸,再根据设计图纸完成对生产流程的尺寸信息设计,过程较为繁琐。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生产企业可借助BIM技术的信息共享功能,直接调用预制构件的尺寸参数,且无需进行参数设计。
具体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预制件样品的制作,同样是在BIM设计平台获取设计信息,生产企业则根据这部分信息,选择3D打印技术机械模型试制和样品打印。获取样品后,则对预制件展开检测检验,确保预制件的质量。如下图2所示为基于BIMJ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试制流程图。
(三)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
BIM技术同样可以应用到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阶段。首先,BIM技术可以用于预制件的管理工作,实现对预制件的管理。通过RFID技术和BIM技术结合,完成对预制件嵌入位置和物流信息进行控制,从而提升预制件的管理效果和管理质量的目的。
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需要对各类机械设备进行应用,具有较高的机械化程度。如果传统施工管理,可能会存在施工控制效果不佳,制约工程质量。实际施工阶段运用的BIM技术,可预先模拟施工流程,进而发现施工流程中存在问题,保障施工的规范性和质量性。
此外,运维阶段,装配式建结合BIM技术,可构建运营维护系统,并直接从BIM模型中提取预制构件,附属设备型号等内容,达到提升运维效率的目的。
四、结束语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改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BIM技术可直接应用到装配式建筑的各个阶段,满足装配式建筑的基本需求,降低安全隐患和质量隐患,推动装配式建筑顺利建成,实现装配式建筑功能与服务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巩艳红.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城市建筑, 2017(6):224-224.
[2]王燕,孙召英.浅谈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J].科技风, 2017(3):81-81.
[3]李培祥.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8):56-57.
[4]刘翔宇,宋景照.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7(3):00098-00098.
[5]朱维香.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 山西建筑,2016,42(14):227-228.
[6]张磊,ZhangLei.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标准研究[J]. 中国标准化, 2016(22):39-40.
[7]肖赤.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 2016(12):00305-00305.
[8]李其廉,郝凯凯,张慧玲,等.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 2017(11):48-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