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初探

2017-09-05王青松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自主学习培养

王青松

摘要: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教学改革中,物理教学特别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物理是学生进入初中以后才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实践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注重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展开培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自主学习;培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若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阅读、甚至强调动手操作、加强照方抓药式的实验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潜能,让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

教师当然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负责,但是,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学习的责任,不能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这种学习就不是自主学习。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违反了纪律、犯了某方面的错误,教师给他指出并进行批评后,常有学生把书一推,眼睛一翻,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甚至干脆趴下睡觉,对任何事情再也不闻不问的样子,其意思是“我不跟你学了”,想以此来威胁老师。这时,我们教师就要抓住契机,与学生进行及时,耐心、细致、诚恳地对话、交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的错误,认识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学习最终还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等等。只有解决了学生思想上存在的问题,学生才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顺利地开展自主学习。也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成功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学习过程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渗透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了教学中情感因素,将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局限于固定、枯燥的知识传授之中。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它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放到一个崭新的位置,促使学生具有学习热情,积极、主动的学习,乐于学习。情感怎样激发?动机往往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營造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氛围,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产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扣人心弦的导语,富于童趣的故事,课文情景剧的表演指导,课内学生游戏的组织以及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等,都是创设情境的有效方式。

三、通过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所以,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知识的要求和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准确把握“以实验为基础”这一基本特点,做好各种实验,以生动新奇,鲜明的实验现象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思维等都能产生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改进一些实验常规教法,改编某些演示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编某些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主动探索物理中的奥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例如 在学习《光的色散》一节中,让学生带着三棱镜去自我探索,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与归纳等能力。

四、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拓展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教师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例如,我在上《电功率》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电功率”有更清楚的了解,课前我便安排学生到商店和家里调查各种家用电器的电功率,拿到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这样一方面体现了“由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调查的过程中,学会了自主学习。再如我在上《凸透镜成像》一节时,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我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简易照相机;在上到《光的反射定律》一节时,我组织学生课后制做潜望镜等等。此外,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如制作降落伞比赛、密度知识用交流会等等,通过这些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拓展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只有这样的灵活教学才能培养出创造型的人才。

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加强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课堂中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教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因此自主性就得到了开发。

总之,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增强学生的主体性,他们再也不需要正襟危坐地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而是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自主探知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提高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能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新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姜兆儒,刘建亭.浅谈杨振宁先生关于我国教育问题的几点主张[J].石油教育.

[2] 袁洪卫.中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调查与思考[J].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自主学习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