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

2017-09-05周宝钊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阅读水平提高小学语文

周宝钊

摘要:小学语文的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既能帮助学生积累字、词、句,还可以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高写作水准,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举动判断学生的心理活动,据此开展教学活动。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水平;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一环。正因为这样,国内有很多学者一直致力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兴趣,教会学生求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已成为基本理念。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少是来自实践的,他们主要通过阅读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因此,我们要从小学阶段就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将博采众长,结合自己的些许研究,来谈一下自己对这方面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

诵读是很多教师忽视的一点,教师普遍认为阅读能力只能借助于大量的阅读题目来提高,但是诵读能很好地促进我们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上的交流,每一篇文章必定是作者用心去完成的,那么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一定与作者进行了无形的交谈。我们不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单单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读一篇文章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自己也在逐步地摸索文章的思想感情。尽量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养成自学的习惯,但是课本中还会出现比较难以理解的篇章,学生的阅历少,不足以领会其中的真正含义。比如,鲁迅的《少年闰土》,表面上看是写与闰土的友谊,其实作者除了表达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之外,更多的是想表达封建社会对社会底层人的毒害,闰土是怎样由少年的活泼开朗变成了中年的木讷呆板。这类文章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诵读,语文老师的感情通常比较丰富,有感情的诵读能够将学生的思维打开,进入到对故事情节想象的状态,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表述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最后教师再归纳总结,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二、注重课前预习,给学生一些领悟体会的时间

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也能提高教学效率。确保学生预习好课文,是决定课堂40分钟真正有效的保证。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并从深层次上发掘出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提高预习的效果。首先,在初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感知文意,只要求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即可,不必对其严加要求。其次,让学生细读课文,标记文章中的生字新词。小学语文阶段,提高学生的识字造句能力是重要的目标,我们引导学生自主标记生字和新词,不仅可以提高其自主能力,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最后,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准确领会课文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分段落概括大意,在熟悉各段落意思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同时,要注意课前预习不应占用太多的时间,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三、提高课外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面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伸,是学生获取“精神食粮”的重要途径,学生除了学好教材以外,再阅读一些其他书籍,既可以丰富词语,又可以广泛的学习语言表达方法,提高读写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首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将一些浅显易懂的课文当作故事课来上。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在教《走进丽江》一课时,我就给学生讲了有关丽江的传说,还向学生介绍了丽江神秘的摩梭人等,下课了,同学们还缠着我,让我继续讲。这时,我就适时的向学生介绍有关书籍《中国文化遗产名录》等书籍,学生从图书室借来后争相阅读。读完这本书后,我又将这套书的另外三本《风景名胜篇》、《古建筑篇》、《艺术鉴赏篇》介绍给学生。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自然的兴趣。其次,组织读书活动,检查阅读效果。组织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外阅读深入持久地开展。如:开展读书竞赛活动,看谁读的书多;举行故事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巩固加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谈体会,谈收获,相互启发;还可以举行诗歌朗诵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检查读书效果。检查后,认真总结,表扬认真阅读的学生,鼓励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四、选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选取教学方法时,既要结合文本,又要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顺利地收获知识。例如,在给学生讲解那些已有大量感性认识的知识时就不必再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只需注意联系实际即可。反之,对于那些学生缺乏感性认識的知识,就教师要尽量采用直观的方法进行形象地教学。新老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存在诸多不同,新教师敢于尝试新方法,老教师更倾向于沿用老方法,不管怎样,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不仅要开创特色,更要保证教学质量。

总之,阅读是增进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一个主要渠道,在阅读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也要适当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写作水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变化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长学生的见识,拓宽他们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学习方法,增进师生交流,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严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4,硕士.

[2] 张丽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

[5] 王瑞芳.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初探.快乐阅读,2011(14).

[6] 高姗姗.为学生点亮阅读的明灯――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四部曲[J].新校园:理论版,2009(02).

[7] 黄晶.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J].教育改革与实践,2013(8).

[8] 杨静.浅议做好两个结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水平[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55).endprint

猜你喜欢

阅读水平提高小学语文
重视非连续性文本,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素质教育下如何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
影响初中学生阅读水平的主要因素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