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中国特色文化翻译如何融入大学英语教学

2017-09-05冷锦英

赢未来 2017年4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

冷锦英

摘要:目前重视国外文化的引入而轻视中国文化的输出,这样的问题在我国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是很常见的,这严重影响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文化失语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提出了新需求。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增强中国文化翻译内容,将中国人文、历史、风俗和思想巧妙地融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在中英文化比较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翻译教学;中国文化输出

【基金项目】艾丽丝·门罗和莫言的乡土情怀对比研究,2016QN039青年项目

英语在改革开放与全球化进程以来在中国被当作第二语言,且其教学非常受到国人重视,但在中国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的作用,英语扮演的角色让人差强人意。大学英语四六级是国内目前最被承认的英语测试方式。这种测试方式如同杠杆一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前提下,如何改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提高中国文化翻译的教学。

一、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及困境

(一)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上中英比例失调

中西方文化所占的比重非常不平衡是大学英语教材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内高校许多常用教材编辑的内容都来源于英美国家的出版物,表达和关注的也是英美文化,并且很多篇幅出自英美作家之手。然而在大学英语教材中很少出现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有关中国的题材也屈指可数。

(二)存在严重的“文化失语”现象

在多项调查中,大学生中将近一半的人不知道如何用英语描述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使用英语翻译中国传统节日和生活习俗;很大一部分人在和英语国家人交流的时候,无法描述自己的周边状态,即无法完成翻译这项任务。这些类型的调查足以证明中国很多大学的英语教学并没有教会学生如何翻译中国文化,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三)中国文化的缺乏

首先,大学生英语技能的缺失。“听、说、读、写、译”是学习者必须掌握任何一门外语的五项基本语言技能。中国大学生虽然在学习英语上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比较优秀,基本可以流利地同外国人交谈,但在交谈的过程中“译”的能力则出现了短板现象。主要体现会说英语,对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性有着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却知之甚少,不知道如何使用英语表达中国的传统和特色文化,比如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政府的各项文件政策等等,在翻译中,中国学生体现出了跨文化交流能力欠缺,这一点令许多钦慕于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外国人不解。所以,这样的大学英语教学并非我们想要看到的。

其次,学生学在习英语的过程中,多少都会受西方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对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缺少理智的判断力。所以,如果学生长期被动接受英语世界中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本土的文化意识将被淡化,这样的大学英语教学没有体现出讲英语作为工具,翻译和表达自我,不利于弘扬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应注重“文化输出”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几乎没有一席之地。为了解决现状,许多专家学者都建议,在各个层次的大学英语教育之中都融入中国文化。这样既可以帮助学习英语的学生提升也能够语言的翻译能力,也能够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的交流和鉴赏能力。

(一)“文化输出”的含义

各国文化之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之下相互竞争,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超越了经济和政治的界限,对于“软实力”,文化输出也看得越来越重。中国在国际上由于经济贸易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其伴随的文化输出、交流和贸易也越来越被看重。在此之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在2000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被首次提出。而后文化部出台的《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提到文化中国新形象。最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要进一步扩大文化对外的交流能力,加强培养国际传播能力,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而树立起正面积极的国家形象。

(二)重视中国文化的弘扬

想要建设文化强国的形象,“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指引作用。在这个战略的影响下,教育部陆续出台改革大学英语教育的相关政策。首先就是以英语为专业的教学响应改革,在教学大纲和专业课程描述里都详细要求了将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相融合,力求让学生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都具備一定的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其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描述和教学大纲也都提出了相同的观点,要求学生不仅能深刻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还要能用英语去表达弘扬中国的文化,也就是翻译中国文化。

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在此已经在课堂教学方面开始了一定调整,主要体现在出版社的教材中,加大了中国文化的成分,比如在课后习题中,融入了中国人的思维和故事,并且具有中国教育背景的编辑们占了很大的比重。

本文将着重讨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风向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该考试是国家教育部主办的标准英语能力考试,能够较为准确的评测大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而自2005年到现在,国家教育部已经对考试的内容、题型、计分体制和成绩发表都陆续作出了改革和创新,在翻译题型方面改革尤其明显。

(一)第一次改革——汉译英填空

四六级考试中汉译英的独立题型在2006年首次出现,题目要求学生将需要翻译的中文翻译成英文写出,每题要翻译的英语单词约在十五到三十个,共五题。翻译总分值只有全部总分的百分之五,但题目要求对学生的英语语法和词汇量有一定的知识累积,所以在出现后便迅速得到了广泛关注。

(二)第二次改革——汉译英段落

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委员会在2013年对四六级考试的题型作出了进一步的改革,并在年底正式执行。其中汉译英翻译题型的改革最大,虽然还是将汉语翻译成中文,但是原本只要翻译五句话的题型变化成了要翻译整段中文的题型,显然在难度上有一定的提高。而段落汉字数量大约在140到160之间,分值的百分比也占到了全部卷面的百分之十五,显然在分值上也有显著的提高。不仅如此,翻译的内容也涵盖了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

(三)对比两次改革——中国文化要素的突出

第二次改革,不仅仅是题型的变化,对于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译”。在新的题型中也处处体现了中国文化翻译的迫切要求。翻译考试的涵盖的方面不仅有中国的社会、经济、教育,还包括了中国的饮食习惯、茶道、戏曲、建筑、节日等特色文化。对于考试中的中国文化的翻译内容,大学生们必须要在平时对这些英语专业词汇和语法有一定量的积累、尤其对中国特色文化有深入的了解才可以从容应对。与此同时新的翻译题型中,对于句型语法的考核难度有所降低,若学生在平时对于英语有着一定的基础并且对于这些中国元素的词汇有所累积,那么完成翻译方面的测试并不是难事。

结语:

大学英语教育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影响之下,不再仅仅是去了解西方的思想、社会和文化,也是为了能让中国的文化更好的走向全世界,与英语世界平等交流,建立一个积极的国家形象,使中国人使用英语表达中国的特色文化、培养大学生翻译中国传统文化能力就显得迫在眉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对于翻译题型的两次改革,都体现了大学英语教育秉承着“英语教育为中国服务”的态度,在传播中国文化的方向做出努力。大学英语教学在这个指挥棒的指引下,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坚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真正做到提升学生在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在翻译能力培养方面加大力度,使我国文化对外弘扬,以传播中国文化作为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郭敏.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1:135-137.

[2]彭熠.“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研究——基于大学英语四六级新翻译题型的分析研究[J].云梦学刊,2015,04:144-148.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ESP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阅读课程资源开发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