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公礼乐文化的渊源及其文化价值
2017-09-05唐少敏
【摘 要】 笔者从周代礼乐文化的创始地、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内容和历史作用、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四个方面对周公礼乐文化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研究。认为“仁政”、“德治”治理天下的政治理论成为其礼乐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周公旦等制定的一系列的典章制度、立法礼法、礼仪礼节就是当时规范社会各层面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中华文化之所以被称为礼乐文化,若追根求源,其模式的创发正在周代。
【关键词】 礼乐文化;渊源内涵;文化价值
岐山苍苍,渭水泱泱。三千多年前的先周时期,以诚信为本的周人先祖古公亶父因其周边的戎狄族的侵扰,带领族人由彬迁岐居于岐下的周原,《诗经·大雅·緜》记载:“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后经其子孙王季、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等四代艰苦卓绝的努力,一举灭商,入主文化先进的中原地区,随即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其中尤以文化压力最为突出。周公等西周初期的统治者们为了缓解这一压力,便着手为周王朝制定了一整套的礼仪、礼节、典章制度,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周公的礼乐制度,影响了中国长达三千年之久封建社会的礼法制度,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源头,是中华民族思想价值取向与继承的主脉和民族性格养成的源泉。国学大师王国维说,礼为“周人为政之精髓”,是“文武周公所以治天下之精义大法”。晚周公五百年后的孔子深受周公礼乐文化的影响,渴盼聆听周公的亲自指点和指导,晚年常感叹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今天的我们,面对元圣周公留给后世厚重的礼乐文化,无权拒绝历史的慷慨赐予,应以“小子安敢让也”的使命感和紧迫感,重振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涵,阐析礼乐文化的人文本质,落实礼乐文化的实践品格,以科学民主的现代意识,提升礼乐文化的人文情怀,在政治文明进程中,完成从臣民到公民的人格转化,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文明建设中重放异彩。
一、周公礼乐文化的肇创于西周王朝的圣都——岐山
岐山是周王室肇基之地,先周时期岐下周原地区北有岐山山脉作为屏障,南邻泱泱渭水,草木茂盛,土地肥美,河流遍布,横水河(当时称为岐水或漆水)、沮水河等河流横贯周原地区,为周民族的提供了优越的生产生活条件。《诗经·大雅·緜》赞曰:“周原膴膴,堇荼如饴。”认为周原土地肥沃,生长在哪的野菜也甜美如糖怡。周部族世居渭水流域,在此辗转迁徙,周人先祖公刘时期居于现在彬县一代,杂居戎狄族之间九代,在豳地周族由游牧民族转为先进的农耕民族,古公亶父因避戎狄族的侵掠,率族人迁于岐山之下的周原,以农耕为主的周人,可谓找到了理想的生存环境。岐下周原优越的地理及自然环境,周代先贤们在此建造了繁华的都市,创造了精美的无与伦比的青铜器、先进的农耕方式等物质文明,2014年周原遗址发现了罕见青铜马车。灿烂的物质文明培养了周人和谐善良、诚信礼让的优良品质,将华夏民族由血腥博杀、争斗侵掠的原始蒙昧状态引向了崇文尚德、大同和乐的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辉煌的“西周礼乐文明”就是在这块自然条件优越、社会风气良好的王道乐土上孕育的。正如清华大学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所言:“在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长河中,西周是非常重要的一段。周公创造的礼乐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宝鸡(岐山)不仅是陕西十分重要的地方之一,而且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地方之一。”周部族在岐下周原以三世之功,百年的光阴实现了“剪商”大业,同时创立了以“仁政德治,亲民至善”为核心的“先周政治文化”,周公旦发扬先祖优良传统,“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为周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待天下定后,隐居古卷阿—现今岐山周公庙制礼作乐,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影响了中国长达三千年之久封建社会的礼法制度。
周人在周原发展壮大,也留下了岐山周公庙、周原遗址、凤凰山遗址、赵家台遗址等周人在周原生存生活的历史见证。岐山周公庙位于陕西岐山县城西北六公里处的凤凰山南麓,为周人迁居岐山以后的重要活动场所。三千多年前“凤鸣岐山”的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它昭示了周王朝从岐山的崛起。《诗经·大雅》中描述:“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后世称为“卷阿”(quanwo)。它是周公家族采邑之地,周王朝宗庙所在地,是陕西关中地区最大古建筑群,总面积61万平方米。是全国历史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占地面积最大的周公庙,主要供奉有周族先妣姜嫄、中华儒家元圣周公、中华廉政始祖、兵法始祖和神仙之祖姜太公等。早在西周初期,这里便是著名的游览圣地,堪称中国有史记载最早的风景名胜区。2003年至今,在此发现了迄今为止西周时期等级最高的墓地和中国最早的陵墙;出土10000多片西周甲骨,辨识甲骨文2600余字,是全国发现西周甲骨文最多的遗址,其中一坑甲骨是元圣周公旦本人占卜所用;发现大型宫殿建筑45座,是现知先周和西周宫殿最多的遗址;发现先周文化铸铜作坊,首次确认了周人在灭商前已能自己铸造青铜器。周公庙遗址的发现,被学术界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可与殷墟发现相媲美”。同时,巍巍岐山之下的周原地区,千百年出土的60多批万余件青铜礼器,体现了周公礼乐文化的外在形式“钟鸣鼎食”。如此种种重大发现,印证了元圣周公旦周公礼乐文化的创始地是西周圣都—岐山。
西周王朝280年间,岐山周原一直是周人心目中的圣地,家族宗庙所在地,周王室贵族聚居地,这一时期周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得到了前所未有发展,周公礼樂文化在此孕育发展,更是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将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明推向了人文主义高峰,中华文明从此定性和定型,杨向奎先生在他的专著《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一书中说:“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的传统文明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此所以孔子要梦见周公,称赞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杨向奎先生一箭中的,阐述明了周公与中国文明的关系。周公生于岐山,长于岐山,岐山周公庙为他的采邑,他一生的主要时间都在岐山周公庙他的采邑之地内致力于礼乐文化的研究,为了西周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岐山可谓周公礼乐文化的发源之地。
二、周公礼乐文化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
周公礼乐文化亲民好德,实行仁政的优良传统,即是周室先贤世代继承下来的,也是在长期与商王朝斗争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商末周初,周王室正努力推行“仁德亲民”的政治策略,以笼络人心,而实现他们的“剪商”计划的时候,商纣王却专行暴政,骄奢淫靡,《史记·殷本纪》载,商纣王宠爱妲己,嬖于妇人,“以酒为池,以肉为林”,“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对于大臣的劝谏,不但不接受,反而残害大臣。商纣王的专行暴政使得民不聊生,最终丧失了民心,也就是丧失了统治的基础,公元前1046年,武王以仁义之师攻伐商纣,战于牧野(河南淇县南),“仁治”战胜“暴政”。商纣王众判亲离,只好登楼自焚。
周王室先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等礼贤下士,实行仁政。刘向《说苑·政理》记载:“文王曾问于吕望曰:‘为天下若何?对曰:‘王国富民,霸国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道之国富仓府……文王曰:‘善对曰:‘宿善(赞赏某种善言却不尽快实行)不祥。是日也,发其仓府,以赈鳏寡孤独。”《孟子·梁惠王下》又载:“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检查)而不征,泽梁(在湖泊打鱼)无禁,罪人不孥(不株连妻子儿女)。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周王室的“仁政”、“德治”策略大规模收拢民心,使天下民众归附于周,国力日强,“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西周初期,周公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进一步发展了周室先贤们治国的政治理论,极力倡导“以德配天,敬天保民”的政治伦理观,宣称“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天受命”,周朝的兴起,是由于“敬德保民”和“天命白度,治祗具,不敢荒怠”的政治努力才获得上天的眷顾,周公提出“以德配天”而保“永命”的政治伦理观,“敬德”在于“保民”,也就是把“天命”和“人德”紧相结合。《尚书》中《周书》的许多诰词,都反复强调着务必保持“保民”之德的告诫。《梓材》篇:“皇天既付中国民越(与)厥疆土于先王(文王),肆(故)王惟德用…,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无逸》篇载:“昔君,武王丕丰富(极大地富民),不务咎(不致力于责罚)”。康叔受封后,周公在《康诰》中告诫说:“惟乃丕显考文王,克(能够)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祗祗,威威显民,用肇我区夏,越我一二邦,以修我西土。”要求康叔要象文王那样“明德慎罚,爱民任贤,治理西土,兴我中夏”。由此观之,周公所言的“德”在“保民”,在于忠民,裕民慎狱、慎罚、任贤等。较之殷商,这种对民的看法和态度,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进步思想,使得“仁政”、“德治”的治理天下的政治理论成为其礼乐文化的思想理论基础。
三、周公礼乐文化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礼乐文化是周公在总结前代的基础上承袭损益修订而成,从内容方面讲,“周礼”总体而言就是维护封建宗法血缘等级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典章制度,包括西周初期有周公旦等制定的一系列的典章制度、立法礼法、礼仪礼节;由现在的观点来看就是当时规范社会各层面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作为政治范畴,周公的“礼”,实即对宗法封建等级秩序的严格规定;作为伦理范畴,“礼”的基本原则即所谓尊尊、长长、亲亲、男女有别、长幼有序。“周礼”可分为“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等不同层面,就礼乐制度的内涵而言,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地说,凡政教刑法,朝章国典,一概称之为礼;而狭义的礼则专指当时各级贵族经常举行的祀享、丧葬、朝觐、军旅、冠婚诸方面的典礼,周公的“礼”囊括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内容广泛丰富,相传有规范祭祀活动的吉礼,规范丧葬礼仪的凶礼,规范外交礼仪、交际利益的宾礼,规范征伐、讨伐等制度的军礼,规范朝贺、庆典等礼仪制度的嘉礼五类。周公的“礼”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维护西周王朝的统治,作用是“明份、树威、节民心”。“明份”指的是将处于血缘联系中的全体社会成员分别开来,使其“明份(等级身份)”,所谓“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辨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树威”就是要维护宗法封建等级制,使社会全体成员“畏大人”“尊其尊者”;“节民心”就是使民知其所当为,所不当为。“礼”的本身虽包涵着重要的社会规范和严格的统治秩序,但如果它仅仅是一种僵化的外在形势,而没有提升为人们的自觉理念和内在要求,便难免使庶民百姓接受,从而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简而言之,形之于外的“礼”必须在强调社会规则的基础上向社会全体成员公布,以取得良好的融合,交流的效果。这样才能使人们真正进入谨慎恭谨、尊规守矩的理性行为境界,在这方面,“和故万物皆化”的“乐”确有其无可替代的教化功能;它可以对基于理性层面用以“别异”的“礼”,从感性的层面上加以补充。
四、周公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
周公所制定的礼乐文化,使得礼从夏商两代以狞厉、诡秘、恐怖的饕餮为象征的神秘宗教仪式仪典中摆脱出来,礼变得合乎世俗规范的人文心态与仪式系统,并带有强烈的人伦情味与道德色彩。周公在宗教式的信仰与小农式的功利实用的伦理幻想之间,建立起一个世俗的人文理想的雏形。其礼乐文化反映的精神内涵包括敬天保民、明德慎罚、规范伦理、礼法合治、以仁为本、诚信待人、尚贤纳谏、倡导和谐、重视农业、限制权利、勤政爱民等,这些从礼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反映了一种“礼化”的力量实行着对泱泱文明大国的文化塑造,建构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素质。中华文化之所以被称为礼乐文化,若追根求源,其模式的创发正在周代。从历史角度看,周公礼乐文化无不透发着强烈的人文道德精神,使中国文明的航船拉起了人文的风帆。自此,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深广的现世情趣和入世乐观的人生态度。孔子在对礼乐文化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创立了以伦理为本、以现实为归、以务实为用的儒学体系,实乃中国文化发展史上一次具有质变意义的伟大飞跃和真正创新,它使中国文化由规范化走向了哲学时代。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2] 孔子原著,徐志刚译注,论语通译[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 杨向奎著,宗周社會与礼乐文明[m].人民出版社,1997.
[4] 文怀沙、邵盈午著,中华根与本—宝学概论[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5] 杨朝明,试谈周公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影响.
[6] 商国君,简论周公思想及其对先秦儒家的影响.
[7] 周俊玲主编,贺润坤副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8] 古代文献典籍:《史记》《汉书》《孟子》《荀子》《尚书》等.
【作者简介】
唐少敏(1978-)男,大学本科学历,文博助理馆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现在岐山县周公庙管理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