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2017-09-05刘桂红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11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幼儿园数学

刘桂红

摘 要 在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增强数学活动中幼儿的兴趣,为数学活动营造生活化、趣味化的情境,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及策略进行探究,以期为幼儿园数学教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 幼儿园;现代信息技术;数学

中图分类号:G6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1-0074-02

1 前言

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数学知识问题。幼儿园通过数学活动,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数学学习兴趣,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在这个过程中,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将生活场景以丰富的表现力带到活动中,使幼儿在直观、真实的环境下接触数学、学习数学,对数学产生直观的感悟。

2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各学科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具体到幼儿园教学中,反而体现得并不明显,因为许多情况下,幼儿园教学更倾向于直观的游戏教学。但是幼儿园教学实践表明,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活动中,能够极大增强活动的表现力,提高活动效率。

首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在教学过程中,生活带入的过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与成年人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语言交流障碍,单靠教师的描述,很难使其处于生活场景中。因此,如何将生活带入活动——即使是幼儿熟悉的场景,也成为教师面对的一个问题。

其次,数学教学从内涵上强调逻辑性、抽象性,但在形式上,又具有数、形、量等多种表现。只有通过丰富的形式表达,以直观的形式将这些内容展示给幼儿,才能使幼儿以最直接的方式接触到需要认知的数学知识,消除其陌生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数学。加之信息技术所特有的交互性特征,能够使幼儿在教育活动中轻松地形成互动,将自己的想法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幼儿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师的“教”,而是能够得到更多的幼儿的反馈与互动。

3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为数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幼儿的数学活动属于幼儿的学习活动,更大的意义在于认识、接触,并且与生活相联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幼儿营建生活情境,将生活情境带入幼儿数学活动中,消除幼儿对数学活动的抵触情绪,在短时间内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投入其中进行大胆思考。

在带领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人民币和重量单位如千克、克等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将幼儿带入商品琳琅满目的商场中,并且摆上幼儿喜爱的食品等,让他们进行选择,然后到教师设置的“收银台”进行“结账”。可能一开始幼儿完全不清楚自己手中的食物需要支付给教师多少钱,经过操作,可以逐渐了解到原来每斤蛋糕需要支付这样的价钱,每块儿糖果可以值这样的价格。当然,为了配合课程,教师可以用真正的糖果、糕点等作为奖励分给幼儿。

在教学中,这样的形式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认知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并且形成印象,与日常生活实践相联系,在生活中自觉地进行尝试。

另外,在开展数学课程的时候,游戏教学是活动中重要的因素,教师完全可以在开始组织教育活动之前,将课堂进行“包装”,用幼兒所熟悉的动画场景、生活场景进行设计。如在活动时,教师可以说:“今天我们都变身羊宝宝,一起和喜羊羊去探险。”这样的方式使幼儿更轻松地接受,短时间内进入活动状态。

为幼儿设计游戏情境 数学活动是当前幼儿园中数学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需要渗透不同的数学内容,相应数学教学的目标更为明确与具体。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先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出发,制定适宜进行集体教学的目标。且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带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游戏教学。且借助信息技术还可以再现出幼儿所喜欢的情境,创建出生活氛围浓郁的学习环境。

首先,可以为幼儿设计不同场景下的游戏情境。对于一些幼儿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借助自然物进行测量的经验,也接触过首尾相连等测量方法,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也会涉及一尺、一米以及一寸等长度知识。但是对于具体的长度来说,他们难以掌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绘本《一寸虫》来进行教学,通过为幼儿设计出三个不同的场景来引导其学习。

在第一个场景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寸虫与知更鸟的情境,让幼儿结合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对知更鸟尾巴的长度进行测量。同时,要组织幼儿之间进行交流。

在第二个场景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寸虫与蜂鸟等的画面,以此来引导幼儿借助新学习的方法测量长度。

在第三个场景中,教师可以设计一寸虫与夜莺的场景。借助这一场景来鼓励幼儿进行思考,启发幼儿的思维,借助声音的测量方法来结合文章中的内容,帮助幼儿更加深入地掌握这一知识。

通过信息技术来为幼儿展示不同的场景,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学习知识,而且可以启发幼儿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掌握知识技能。

其次,可以为幼儿设计特定对象的游戏情境。对于特定的对象来说,就可以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形象出发,以此来激发出幼儿的学习兴趣。如在集体数学活动“看图列算式”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创建“蓝精灵乐园”的情境,通过事物数量上的变化来引导幼儿掌握事物的变化。所以也就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同时要主动发现数量的变化关系等。在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可以满足幼儿的思维发展规律,也可以凸显事物数群等知识,让幼儿在好奇心的带领下主动去发现知识。

教师也要结合课堂教学的需求来进行适当的调整,通过转变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来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只有正确运用信息技术,才能转变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看法,从而也就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实现学习目标。

便于知识的讲解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实际上可以方便知识的讲解,使许多知识内容变得直观、真切。如在幼儿数学活动中,涉及认识年月日、时间等知识,这时教师可以选择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幼儿展示大量的钟表、时间及其相关因素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对于幼儿而言,他们看到,但并不一定认识,充满神秘性。教师可以带幼儿进入特定的环境中,如“偷时间的人”“时间宝宝”等,带领幼儿熟悉时间、认识时间。还可以将一些时间信息打乱,如时、分、秒、年、月、日,并将这些因素分给幼儿,使他们进行自主的归类,考查他们是否真正地认识时间。

现代信息技術运用在知识讲解过程中,能够以最直接的形式将生活中的数学内容展现给幼儿,便于知识点的讲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精心组织,将幼儿需要掌握的知识以最直接、最丰富的形式展现给幼儿。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师生教学互动 在幼儿数学活动中,单纯由教师组织,幼儿只能被动追随教师的脚步节奏,缺乏自主的反应;或者说在有限的活动时间内,教师没有给幼儿留有反应的机会。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幼儿内心所想直接反映并展现在屏幕上,形成幼儿与教学内容的直接互动。在幼儿教育中,限于幼儿语言成熟情况,以及幼儿对世界的认知情况,很多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是很难表达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策略性思考,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解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图形展示出来,分享给幼儿,并且与幼儿共同发现生活。并且通过这种展示,将不同的图形以不同的颜色标记出来,以丰富的色彩赢得幼儿的关注与兴趣。在活动结束后,教师仍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与幼儿形成课堂的互动,最终实现活动的延伸。例如:教师与幼儿一同玩虚拟的七巧板,将儿童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拼凑出一个图形;给幼儿一个命题作图的机会,要求幼儿用有限的图形拼凑出一座房子、一只动物,让幼儿的每一个想法都能够对应成大屏幕上图片的移动,使幼儿感受到图片一点一滴的挪动。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不仅要帮助幼儿认识基本的数、形等知识,还要培养幼儿的数学意识。数学意识体现在逻辑思维能力上。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上是空白的,他们根据自己的感性经验认知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产生思维意识,而这一过程是缓慢的,但始终未停地进行着,因此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将生活场景直观地展示给幼儿的同时,也简化了教师的教学步骤,便于逻辑思维的培养。幼儿在用图形堆积起一个个画面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逻辑性,比如他们知道大的要在小的下面。

除此之外,现代信息技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表现的丰富性,借助于这种丰富的表现,夸张的色彩、声光电的配合,使幼儿快速进入其中,在幼儿心中埋下数学是有趣的、丰富的印象,使其在日后的学习中逐渐提高对数学知识探究的兴趣,不断地做出努力。

4 结语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全面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智力发展。事实证明,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技术与教育的结合将日益紧密,而且应用效果也会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斯苗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春雷.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幼儿园数学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