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017-09-05王万玉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

王万玉

摘要:小学生语文学习是掌握语言、提高交往能力和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而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又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观念,因势利导,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 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它带有典型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之一,但在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总是想把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感悟、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理解,被动接受,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只有加强词句训练,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重视课外阅读,才能真正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一、要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个体作为中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文本的意义,让学生学会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洛斯?罗杰斯认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其首要条件就是要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的本质就是追求与众不同,它要求人们在心理上必须有足够的“自由”和“安全”,从而帮助人们发挥最大的潜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也应该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使学生在心理空间上有足够的安全和自由,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二、教师善于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人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的探索,就会投入精力,心驰神往。小学作为语文阅读起步的初级阶段,阅读兴趣的培养对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众所周知小学生是最没耐性的,兴趣也缺乏持久性,鉴于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空间。教师平时可以收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报纸等,也可以推荐一些他们喜欢的阅读材料给学生读。如果时间容许可以开设阅读课和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讨论阅读的心得体会。鼓励、奖励学生在学习阅读中所表现出的每一个优点和进步。积极的表扬使学生喜爱语文,喜爱阅读,喜爱祖国文字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乐于阅读,在阅读中得到乐趣,在乐趣中得到知识。

三、多样朗读,培养语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实际上是让学生用自己的口说作者的话,学作者的语言,学作者的遣词造句,学作者的神气、音韵,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大量的朗读,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其中蕴藏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学生对课文中准确优美的词语,生动鲜明的语感,奇特严谨的结构,都能留下一定的印象。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反复读课文,特别是通过一些重点语句的朗读,使学生感受黄山石头的多而奇,读着读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就自然而然地用语气表达出来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感情朗读不仅是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有效方法,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的激发。如:在读了课文中描写春天的句子后,给学生播放春天的画面,引导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再读课文。这样,使学生在读中体会文字的内容,培养了语感,受到了美的熏陶、情感的熏陶。

四、改变原来词、句、段、篇的分析思路,注重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从静态分析的角度,课文内容的构成及其构成要素可以这样分析,基本单位是词,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但是,从学生的学习来说,至少有两个因素决定了学习顺序正好应该反过来。首先,从课文作者的写作过程而言,有了表情达意的需要才创作,在写作的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如何把自己的情意充分地表达出来。其次,从学生阅读过程而言,学生首先关注的是课文的整体。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强化的是部分,强调各个部分相加构成整体,就会引导学生和教师走入阅读的误区,至少造成学生忽视对整体的认识。

五、重视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不得少于95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内阅读而言,是指学生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内阅读的补充,也是丰富和深化课内阅读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1)课外阅读的作用通过深处阅读,可达到以下目的:①有效地弥补了课堂阅读的不足。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现代知识信息。③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和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2)内容和方法阅读课外书籍对学生的益处很多,但要让学生识别书的好坏,让学生读一些思想性、知识性、文艺性较好的、积极向上的书籍。教师应提供他们参与书目的范围。题材上,如:名人轶事、历史传记、民间故事、寓言、童话、幽默小品、史地常识及科普文章,并且篇幅要适当、内容丰富、难易适中、生词较少。农村条件差的地方,班里可以成立“小小图书室”,收集全班同学的课外书籍,以便于交换阅读。课外阅读不必像课内阅读那样仔细,可根据爱好、篇幅和需要,进行浏览、略读、精读。阅读过程中可做一些笔记,如名人名言、格言、谚语、优美片段的感受、体验等,不但使之学习知识不断积淀,同时还提高了自己的分析、写作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学能力,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實效性。

参考文献

[1] 罗爱萍.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研与幼儿教育,2001(5).

[2] 宋正义.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2).

[3] 胡培培.小学中高年级课文阅读的层面浅探及操作策略[J].江苏教育,2007(9).

[4] 辛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现状分析及其改革构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 江平.试析小学语文学科教育学的三个层次[J].课程?教材?教法,2002,(12).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语文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