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就业指导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17-09-05徐晓滢
徐晓滢
摘要:我国高校中,其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学习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有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对不断完善高校自身教育系统以及实现整个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整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主要针对高校职业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进行问题的总结以及分析,提出相关的职业指导策略,以期不断地促进高校毕业生为社会真正地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等学校;职业指导;职业指导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8001003
引言
我国国家当前处于一种火力全开的态势,是世界上增速最为迅猛的发展中国家,这种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成就,也就在客观上对于一些较为综合的,且知识面较为广泛的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但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实际的就业情况和当前的社会需要不相吻合,一方面,由于劳动市场的供需关系所致,另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的弊端在不断地暴露出来。相关的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社会岗位结构性矛盾和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出现了一定的错位问题。因此,我国当前的高校中,关于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关键。
1高校职业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分析
1.1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存在一定的漏洞性问题
职业指导在我国高校存在的历史不是很长,在当前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当前,我国高校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主要就是对高校的毕业生提供就业的指导以及相关的服务。其机构的设置,人员数量有限且很多都是辅导员兼任职业教师,结合自身对学生的事务性的工作,为学生针对就业政策以及就业信息等方面,提供一些相关的服务,并结合相关的就业指导中心,进行市场的开拓以及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因此,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具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一般情况下,由于高校毕业生的各项杂事较多,例如高校毕业生的户口问题、毕业生的档案问题、毕业生的协议书的问题等各项事务,使得他们疲于事务性工作的展开。从而导致他们在开展工作时,认为职业指导工作仅仅是一项不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在重视程度上就会减轻。因此,就导致专业化的指导出现了严重的欠缺,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中,由于相关专业知识不深入,对于职场经验以及系统培训没能真正地落实到位,甚至在某些时候,容易对学生的指导产生误区[1]。因此,总结来说,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学习助益最多的教师,反而在求职中的作用较为微弱,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提供的指导知识源于自身的经历,职业指导说服力较为薄弱,与当前企业的实际需求不相吻合,不能真正地实现就业质量的提升。
1.2高校就业指导内容以及指导形式,与提升就业质量的作用不相吻合
1.2.1职业指导内容和当前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出现了偏差
通过相关的研究,我们得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其内容无外乎于“职业指导课的开设”“就业信息的发布”“就业指导专题报告讲座的召开”“校园招聘会的召开”等,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可知,当前大学生对于职业指导内容期望值最高的是“实习实践的针对性”“求职技巧相关培训”“获取最新职业信息的有效方法”“个性化的职业指导以及职业咨询”“就业心理调适能力的培养”等。这些都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需求,以及当前大学生的职业指導服务,有相当大的偏差。这些偏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就业率对于学校教育的质量的评价,以及对于办学效益的评价,作为重要的指标具有关键的指挥作用,很多高校单纯地将就业率作为中心,将其作为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对其进行就业质量的衡量,这种做法,忽视了就业质量的真正内涵,以及当前的背景下对于职业指导的真正需求。此外,很多就业指导人员,自身都没有指导资质以及不断提升就业质量的内在动力。因此,就会在指导中拘泥于传统观念,以及自身较为狭隘的指导工作,对当前社会的变化熟视无睹,对学生的个性化以及阶段化的指导,欠缺一种针对性,从而影响了就业质量的提升。
1.2.2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形式欠缺灵活性和实践性
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其主要方法就是授课形式、讲座形式、报告会形式以及校园招聘的形式,整体而言,就是单纯的灌输、间接的教育、大量的思想教育、平庸的一般化教育,而欠缺与学生的互动、缺少自身的体验、欠缺一些心理测量以及欠缺一些个性化的咨询等方式[2]。同时,职业指导,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项目,其指导理论一般都是通过实践得出的,由于实践的欠缺,导致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实践环节的不足,影响了学生职业生涯的整体发展以及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威胁就业质量的提升。
2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策略探析
2.1进行学科化的职业指导,不断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就业指导需要进行学科化的开展,就是需要对职业指导的学科归属进行明确的规定,从而制定专业化的标准以及精准的职业目标,这种方式就会有一个较为先进的职业指导观念,从而会更好地树立科学的职业指导观念。
2.1.1充分利用相关学科背景
职业指导,作为一个复合的综合性的学科,在进行应用中,要保证其指导的专业性,除了一些必备的学科化要求,同时还要充分地利用相关的学科以及利用相关的专业化知识。例如心理学的应用、教育学的应用、社会学的应用以及管理经济学的应用等多种学科,例如,在进行就业形势的分析中,需要综合经济学、社会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指导,在进行学生的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职业以及对人才进行测评,提供相关的专业化的服务。在提供就业服务以及对毕业生进行指导中,需要利用管理学的知识,对职业指导工作做好相应的管理。
2.1.2认清职业指导理念
长久以来,就业率是高校的一个脸面,是对于高校教学效果考评的重要指标,家长以及学生根据就业率来对高校以及专业进行考评。在这种被曲解的背景之下,就业指导就单纯地停留在就业信息的提供上,对将要毕业的学生讲解一些求职技巧,临时性地引导学生产生就业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规划等,这种观念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3]。应当以长远的眼光,将这种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化工作来抓。
2.2对就业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方向,提升整体就业质量
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对于整个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是一个坚实的保证。专业化的高校就业指导,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首先要有一个自身的定位,这样才能在指导中提升学生接收的效率,进而提升高校就业的质量。我国当前在就业指导上存在一个大的瓶颈,就是专业化程度明显欠缺,很多高校对于这个问题,明显意识不清。结合相关的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1)提高就业指导人员整体素质,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的技能水平。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从事就业指导咨询工作需要有一定的资质,在从事工作过程中需要从业人员有相关的证书。并且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的背景,同时,对一些诸如市场领域以及财务领域有一定的了解。我国可以借鉴这种形式,结合我国当前的就业指导人员的现状,不断地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的素养,进行就业指导人员队伍的建设,严格持证上岗的制度,来对就业指导的队伍进行专业化的规划。对于就业指导人员,其素质的提升,要兼具学历层次的提升、人员选拔的提升、相关实践经验的提升等的层层把关。对于就业指导人力资源的整合提升,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对于校级职业指导中心和各个院系的职业指导中心,要加强沟通协调,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连通。各个院系的就业指导中心,可以与行业内部的部门之间,进行各项关系的整合,以此提升整个行业以及人员素质,进行更为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第二,需要充分地发挥辅导员在整个就业指导中的优势。对于辅导员而言,应当提升专业的知识的培养,提高相关专业知识的普及度。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指导人员的培养,要着重对此部分加以培训,更好地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从而在针对性和细致度上提升就业指导的质量。(2)采用专业化的手段,进行职业指导,将团体辅导和个体辅导相结合。职业指导,其具有教育活动的属性,但是和一些较为常见的理论教学或者一些常见的实务课程的教学,都是不同的,这种教育更多地倾向于一种体验式的活动。团体辅导,是学生职业培训的一种形式,其在体验式活动上,优势较为明显,使得大学生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或者困惑具有一定的共性,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团体辅导可以大大地提升工作效率。此外,学生在团体辅导中,在其中有一种共鸣,可以就相同的话题以及相同的问题,进行话题的展开,可以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定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进行价值观拍卖这一主题的团体辅导中,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对于价值观有了相应的明确,自身也对职场中的价值观有了一定的理解。同时,由于团体现场气氛的烘托,学生才有一定的积极的正面的体验,职业指导效果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效果。在团体辅导的基础上,尽管有一定的共性的存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此,在团体辅导之外,个体发展也应相应地结合,这样整体的就业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2.3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提升整个就业指导的质量
用人单位以及高校毕业生,对于就业的质量愈加关注,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学习期间就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与一些校企合作企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尝试,例如,全球知名企业同某高校采取合作方式,将一些先进的技术加入到实际的课程教学中,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际的操作中, 也会出现一定的现实问题。(1)当前高校推进社会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各高校采用各种形式为学生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但是在具体的实施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为:第一,实践基地不稳定,由于实践工作中,其会牵涉到学校、企业以及学生等多方的关系,因此,在管理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合作的长期稳定性受到一定的制约。第二,实践岗位的数量有限。僧多粥少,对于一些学生的实践岗位不能全部满足。第三,实践岗位和学生的主观意愿存在一定的偏差[4]。(2)推进学生社会实践的改进措施。结合上述存在的具体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第一,需要各个院系在专业领域的优势以及毕业生的校友资源,以此进行社会渠道的打开,也可以利用一些院校的专业技术优势,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地走出校园,学生可以更多地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一些数据资源的挖掘,自己寻求实践机会。第三,对校企合作和实践工作,进行及时的跟进以及沟通管理,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的长效机制的运行。
2.4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就業指导对象不同,其对于职业的需求也就会存在不同。因此,也就会拥有不同的特征,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这对于就业指导的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1)针对直接就业群体采取就业指导。直接就业的群体,是就业指导的重点工作对象,工作重点就是要积极地引导大学毕业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要全方位地认识并加以目标的明确,以此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同时提供一些细致化的就业服务,使得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职业竞争力能够占据优势地位。在这个基础上,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自我有客观的认识和了解,这些认识包括职业兴趣、性格特征、能力特征以及价值观等要素,不断地引导学生对客观环境进行分析,在必要时提供一些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职业的行动路径。(2)针对创业意向群体进行职业指导。我党在会议中,多次对大学生创业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从党和国家的战略高度上,指出了创业对于就业的重要影响。在内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之下,广大学生对于创业的需求,其积极性呈现了高涨的趋势,但是,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实施,却层次不一,就业指导的缺失,对于就业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创业教育,其目的就是对有着创业梦想或者是进入创新企业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结构以及知识技能提升的教育。创业不但为社会提供了一些新的就业岗位, 同时对于一些新产品的创新等,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并且,创业教育对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培养,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说,创业教育的培养,是一种提高生存能力的培养。高校应当在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创业实践的指导上,以及政策的宣传上,都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规划。例如,很多高校成立创业学院或者成立创业中心,这些组织的成立,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在具体的实践上,可以采取诸如创业比赛、创业者协会、创业咨询、励志讲堂、建立创业校友QQ群等措施,进行创业教育和社会创业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就业工作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当前社会,我国的各项事业,在经过了迅猛发展阶段之后,趋势逐渐趋于平缓,此时,很多项目、产品的发展也就逐渐地趋于理性,对于知识的需求以及高素质的人才要求,更为精准。在现实中,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战略出现了结构性过剩,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强化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大学生找寻适合自己的职业,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瑛.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创新探索[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3):84—85.
[2]杨建洲.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3]郭丽萍.社会学硕士研究生就业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6.
[4]唐菡悄.云南普通高校大学生返乡就业状况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5]卢迪.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研究[J].科技风,2016(21):197.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Employment Guidance
XU Xiaoying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Nanjing 210023, China)
Abstract: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plays a key role in transforming learning achievements into social benefits, and also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ducational system,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social human resources as a whol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s relevant employment guidance strategies in order to constantly push college graduates to truly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ety.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guidance;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責任编辑:朱岚)2017年8月第36卷第8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Aug.2017Vol.36 N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