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途径探索

2017-09-05田丽

未来英才 2017年12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途径小学数学

田丽

摘要:新一轮课改后,将以往课堂上表现得过于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依托于现实情境进行教授,并更为重视学生学习到有價值具备实用性的知识。可以说,新课改给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进行有效情境创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途径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实践探究能力的目的,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好数学,使学习更为有效。

一、有效的教学情境

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可以诱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深入探索的渴求知识的情绪;是一种积极正面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促使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在交流中得到发展,并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二、创设情境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应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水平,将数学问题放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2)实用性原则。教学情境创设中不能贪图热闹,单纯刺激学生的热情,而丧失了情境创设的本来目的。情境创设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量,保证其内涵性。(3)高效性原则。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以高效地完成知识的汲取,顺利达成教学指标。因此,高效性原则要求的是开门见山,排除他方的干扰因素。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创设的途径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联系现实生活。小学数学不仅要教授学生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方法,而且要传授学生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说,一味地讲授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使他们感觉十分枯燥,会造成课堂氛围不活跃等后果。因此,想要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就必须联系实际生活,营造一种现实而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2)情境创设要务实且有实效。情境创设要务实,不仅要突出数学味道,还要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首先,情境要有“数学味”。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其次,情境要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情境的创设并不一定要在课的开始,也可以是在课的中间和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只要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情境创设在时间上是可以灵活安排的。(3)情境创设要具有挑战性且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好情境中蕴含的问题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并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坡度,要能够使学生的认知产生“不平衡”,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感到自己现有的知识并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产生学习的渴望,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要正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而不是摘不到桃子。(4)通过有效的问题设置创设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探求新知。设置这种问题,在于从兴趣入手组织注意力,使学生进入情境,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充满童趣的问题情境,激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浓厚兴趣,同时激发了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产生了“我要学”的动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5)给学生制造悬念创设情境。一堂数学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疑问,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下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山西到首都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会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因为距离太远,路程太长了。”此时,教师设置悬念:“那么,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好的计量单位呢?下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短短几句话,使学生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6)创设游戏情境,寓教于乐。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方式。”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一,符合小学生注意力时间短的特点,可以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在游戏中可以激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多方收集资料,以游戏活动的形式将数学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游戏情节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计算课比较单调、乏味,如果教师教法不当,就很难激起学生参与的兴趣,从而无法取得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如果采用游戏法,会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进行深入钻研和精心设计。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让他们在愉快的环境下积极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并能做到学以致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情景创设能够运用得更好,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习,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代存宪.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问题的反思[J].成功(教育),2010,(9).

[2] 洪美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与思考[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4).

[3] 刘增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6).

[4] 柳桃珠.小学数学利用生活情景教学策略浅议[J].吉林教育,2010(14).

[5] 陆荣.试析情景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0(32).

[6] 王蔚.创设情景 激趣乐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以趣促学例谈[J].数学爱好者(教育学术),2008(2).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途径小学数学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