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麻竹丰产栽培技术

2017-09-05李陈斌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母竹漳平成林

李陈斌

(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福建 漳平 364400)

麻竹丰产栽培技术

李陈斌

(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福建 漳平 364400)

采用不同无性繁殖方法培育的麻竹幼苗进行造林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试验营造的麻竹林均可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1 a可发2~3代,2~3 a即可成林。不同造林方法效果依次为育苗移栽>扦插造林>埋节造林>母竹移栽造林,其中育苗移栽造林的麻竹林平均高可达7.2 m,平均胸径可达5.0 cm,且造林成本也较为经济可行;同时适量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辅以施加适量的尿素、草木灰,栽植后在穴周围盖上25 cm左右厚度的覆盖物,更能促进麻竹的生长。研究结果可为营造速生丰产林提供参考。

麻竹;天然移植;栽植方法

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Munro)为禾本科竹亚科牡竹属大型丛生竹。性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对土壤要求很高,喜肥;丛生,竹秆直立,秆高12~18 m,最高可达25 m;胸径6~10 cm,最粗可达20 cm;叶片长25~40 cm,最长可达50 cm;叶宽4~8 cm,最宽可达12 cm,叶色深绿;笋期为5—12月,笋重达1~5 kg,最重可达10 kg。麻竹是我国南方主要笋用竹种,笋期长,产量高,5—10月都能长竹笋,丰产麻竹林每年可产麻竹笋7.5万kg·hm-2[2]。漳平市是麻竹的一般产区,近年来,在麻竹的速生丰产以及栽植方法领域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5],鉴于此,福建省林科院于1996年在漳平五一林场官田工区进行了麻竹和绿竹引种栽培试验,定期调查采集数据进行分析,以期选择出更适宜本地区栽植麻竹林的技术方法,并予以推广应用。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漳平五一林场官田工区3大班7小班,面积1.33 hm2,地处东经117°35′、北纬25°15′,海拔400~600 m;年均温20.3 ℃,1月均温超过10 ℃;年均降水量1509 mm,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坡向东南,为山地红壤,土层厚度40~100 cm;立地质量为Ⅱ级。

2 试验方法

2.1 栽植技术

2.1.1 埋节造林 选2~3年生粗度≥6 cm且竹壁厚度≥8 mm的健康粗壮母竹,用修枝剪剪去多余的枝条,仅留1节中心主枝即可,然后每隔2节断开,注意要用利刀以防止竹节破裂。在每段的中央破1个小口,开口不宜太大,以方便灌水为宜,然后灌入水或10~25 mg·kg-1生根剂溶液,并用农膜或竹片封口;埋节过程中小口应朝上,枝条朝左右两侧平放入穴中,覆土5~10 cm即可,夯实后盖上草等覆盖物。埋节造林时间2—3月最佳,成活率可达85%以上。

2.1.2 扦插造林 用于扦插造林的穗条应选用鲜绿、枝龄为1~2 a、芽饱满且健康粗壮的主枝或者次生枝为宜;采下穗条后需尽快扦插,修剪枝条的方法与扦插育苗方法相同,剪好的穗条基部一侧用1号ABT生根粉50 mg·kg-1溶液处理,扦插时以每穴3根辐射状插入,深度约9~13 cm,扦插好后应夯实并覆土,留1节露土即可。以2—3月隐芽萌发前扦插效果最佳,成活率90%以上。

2.1.3 小竹苗移栽造林 选用1年生根系健全的新竹苗于2—3月隐芽萌发前定植;起苗前1 d要在苗圃地内淋透水,在竹苗秆上2~3个节上1 cm处剪断并剪去所有叶片和大部分枝条,封顶留高60~100 cm;成丛带土挖起,每10~20丛用草席包扎运输;造林时将竹苗解开包扎草呈放射状铺于穴底,使竹苗保持在苗圃中的态势,用细土压住稻草,分层填湿润泥土与竹苗带的泥土紧密衔接并分层踏实踩紧,最后覆1层松土呈馒头状,并撕开薄膜袋覆盖窝面以保墒,再加盖一些稻草更好,淋透水。

2.1.4 竹头苗造林 选择割笋后的1~2年生壮龄竹笋头,笋目饱满新鲜,竹蔸上着生1活枝,在活枝蔸向上1~2节上1 cm处斜向截断,刨开泥土,露出竹头,在竹蔸秆柄与母竹连接处用利斧砍断,挖出备栽;栽植前先将取出的竹头集中置于清洁无污染的流水中浸泡24 h,让其充分吸收水分,捞出运到造林地随拿随栽。挖好明穴,深10~20 cm,将竹头置于坑内使切口紧贴坡土壁,分层填入湿润细泥土踏紧,要求三埋三踩栽紧,再盖1层厚1 cm的疏松土壤掩没竹头,露出秆上的枝芽即可,并用稻草、杂草等覆盖窝面,浇透水。

2.1.5 分蔸小母竹移栽造林 选1~2年生健康粗壮竹,竹秆胸径约1~4 cm,在竹秆基部以上留4~5个节(长度1~1.3 m,节下呈马耳形)处用快刀截断,以竹筒不破为宜,确保秆上的枝芽尽量平均分布在马耳形筒口的两侧,在与母竹连接的秆柄处用利斧切断,取出备栽,根部尽量带泥土。挖明穴,深15~20 cm,将竹蔸放于穴内使马耳形筒口向上,竹秆与地面呈30°的夹角,竹秆上的枝芽向两侧,分层填入湿润细泥土,从两侧向中间的竹蔸用力踩紧,要求三埋三踩栽紧,上面盖1层厚1 cm的疏松土壤(以没过最靠近根部的芽为宜),并用稻草、杂草等覆盖,最后将马耳形筒内灌满水,浇透定根水。

2.2 调查方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调查分析,每种栽植方法随机抽取30丛为1个大样本,然后进行定点观测,对高、地径(或胸径)、每丛株数、发笋数等指标进行测量分析[6]。

3 结果与分析

3.1 麻竹小竹苗成林及竹笋2 a时的数据分析

运用无性繁殖育苗进行麻竹林造林,具有育苗成林速度快、林分更加整齐等特点。造林2 a后选择一丛在整个林分中长势处于中等水平的麻竹林,挖掘测定其各生长参数(表1)。

由表1还可看出,各个生长指标随代次的不断增大(由F1~F5)而逐代增大,到F4已基本接近甚至超过母竹水平(如平均高、平均根数以及平均根粗等)。表明利用无性繁育技术进行小竹苗培育,移栽造林后,加强管护,第1年就可发2~3代,第2~3年就可以成林。麻竹的发笋数量随着代数快速的增加,到F5发笋株数已达到18株。F5时留6株长势好的进行养竹,其余12株挖笋,若以每株产笋2 kg计算,每丛麻竹林可以挖笋24 kg,产量可达14400 kg·hm-2。说明无性繁殖的麻竹小苗移栽造林的麻竹林笋产量在第3年可达到丰产指标,4年后可实现丰产稳产。

表1 麻竹成林平均生长指标与笋产量

3.2 麻竹栽植方法对比

对育苗移栽、扦插造林、埋节造林以及母竹移栽4种造林方法的麻竹林的生长状况进行对比,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栽植方法对麻竹林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看出,平均丛数,主干平均粗度、平均高等指标大小排序均为:育苗移栽>扦插造林>埋节造林>母竹移栽;造林成本显示,母竹移栽>育苗移栽>埋节造林>扦插造林。因此,结合福建省近年来营造麻竹林的实践经验,麻竹林营造应以育苗移栽为主,实现低投入高产出,提高投入产出比。

3.3 不同栽植坡位对麻竹成林的影响

在同一批长势均匀的苗木进行移栽造林的麻竹林中,按上坡、中坡、下坡3个坡位分别抽取3个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坡位与麻竹林成林的关系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无论是每丛平均株数,还是主干平均粗度、平均高,麻竹林的生长指标都呈现相同的规律,即生长指标大小排序均为下坡>中坡>上坡。因此,山地营造麻竹林时,应优先选择下坡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的阴坡,这样更容易使麻竹林达到速生丰产的效果。

3.4 不同肥料种类对麻竹成林的影响

从育苗移栽的麻竹林中抽取生长环境及长势基本相同的7个大样本,分别对其施用尿素、草木灰、复合肥、人畜粪(尿)、钙镁磷、绿肥6种肥料进行施肥对比试验,以不施肥料作为对照,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对麻竹林施肥都能促进其生长,从每丛平均株数,主干平均高、平均粗度均可以看出,其中施用尿素和草木灰后生长效果尤为明显,施草木灰最为显著,复合肥和人畜粪(尿)的丰产效果次之,绿肥、Ca、Mg、P肥的效果不太明显。

3.5 麻竹林地表覆盖厚度对其生长的影响

在麻竹林中选取生长环境及长势相近的样本,对其地表分别进行10、25、40 cm厚度的覆盖。以不覆盖为对照,试验结果见表5。

表4 不同肥料对麻竹成林的影响

表5 覆盖厚度对麻竹林生长的影响

由表5可以看出,对麻竹林地表进行适当覆盖,以厚度25 cm为最佳,这样能保温保湿,增强麻竹地下茎的生理活性,从而促进麻竹笋芽分化,使竹笋能够更好的生长,最终达到麻竹丰产的目的。但是,覆盖过厚使土壤通透性降低,麻竹笋长期见不到光而发生退笋。

4 讨论

麻竹林的栽植方法有埋节造林、扦插造林、小竹苗移栽造林、竹头苗造林以及分蔸小母竹移栽造林等,其中以育苗移栽方法为最优,最适合麻竹造林生产的推广。采用无性繁殖培育小苗移栽营造竹林,2~3 a可以成林,4 a后麻竹笋产量可达到丰产稳产。

由于麻竹喜肥的特性,下坡土层厚,土壤比较肥沃,因此在坡的中下部营造麻竹林,同时适量施以草木灰,更能促进麻竹的生长。山地营造麻竹林,可以就地铲草或用竹(树)叶覆盖,覆盖物厚度以25 cm左右为宜,这样能更好地保温保湿,增强麻竹地下茎的生理活性,从而促进笋芽分化,达到麻竹林丰产的效果。

[1]南京林产工业学院.竹林培育[M].北京:农业出版社,1974:164-168.

[2]何均潮.笋用竹丰产培育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5-17.

[3]黄克福.竹林培育技术[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邹跃国.麻竹笋用林高效培育的密度与施肥效益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2006,2(2):21.

[5]林电,程宁宁,封宝林.平衡施肥对麻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341-344.

[6]汪奎宏.竹笋栽培新技术[M].浙江:浙江科技出版社,1999:19-28.

Study on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DendrocalamuslatiflorusMunro

LI Chenbin

(ZhangpingWuyiNationalForestFarm,Zhangping364400,Fujian,China)

Through asexual seedling to buildDendrocalamuslatiflorusMunro forest,the purposes of fast-growing and high-yield could be create,1a can send 2~3 generation,through two or three years can be a forest.Among several afforestation methods,the annual growth amount,the seedling and transplantation>the cutting and afforestation>the buried section afforestation> the parent bamboo transplanting afforestation.Among several afforestation methods,the seedling and transplantation is the best method (the annual growth amount:average height of 7.2 m and the average DBH of 5.0 cm).The cost of afforestation is more economic and feasible.In afforestation,the use of appropriate growth agent and applying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urea and plant ash,after planting in the hole around the cover around the thickness of 25 cm,can create a fast growing and high yield forest lay a good foundation.

DendrocalamuslatiflorusMunro;high yield cultivation;seedling and transplantation

2016-06-23;

2016-08-19

福建省林业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8-10);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96-8)

李陈斌(1971—),男,福建漳平人,福建省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工程师,从事营林技术研究。E-mail:binchen710808@163.com。

10.13428/j.cnki.fjlk.2017.02.023

S795.5

A

1002-7351(2017)02-0113-04

猜你喜欢

母竹漳平成林
龙岩市永定区母竹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距离母竹不同位置长叶苦竹的生长发育特征
传承
力争上游
天高云淡
期盼
积极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漳平第二中学为例
厚朴林下金佛山方竹母竹分蔸种植技术
漳平:干部挂钩精准扶贫全覆盖
一方力量 漳平水仙的推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