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山云勇林场两栖纲动物资源调查

2017-09-05佟富春陈丽丽李建能胡羡聪潘志坚陈仲芳肖以华

福建林业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版纳佛山林场

佟富春,陈丽丽,李建能,胡羡聪,潘志坚,陈仲芳,肖以华

(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佛山市农业局,广东 佛山 528000;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520)

佛山云勇林场两栖纲动物资源调查

佟富春1,陈丽丽1,李建能2,胡羡聪2,潘志坚2,陈仲芳2,肖以华3

(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2.佛山市农业局,广东 佛山 528000;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520)

2016年3—9月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佛山云勇林场两栖纲动物资源进行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佛山云勇林场两栖纲动物23种,隶属于2目7科13属;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南与华中区共有种(12种)占优势,其次是东洋界华南区物种(7种)和东洋界华中区物种(3种);优势种主要有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沼水蛙(Ranaguenopleura)、泽蛙(Fejervaryamultistriata)等,值得特别关注的物种为版纳鱼螈(Ichthyophisbannanicus)。

两栖动物;多样性;区系特征;佛山云勇林场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但目前全球范围内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急剧降低,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是当今生物学界的重中之重[1]。两栖纲动物是极其宝贵的野生动物资源,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不少种类具有食用、药用及科研等多方面的价值[2]。佛山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历史悠久,是一座典型的工商城市。多年以来,对佛山地区的两栖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一直很少。本文笔者于2016年对佛山云勇林场两栖纲动物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现状并探讨其保护策略,以期为佛山市政府部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案制定及合理开发利用两栖动物资源等方面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

云勇林场作为广东省内唯一的森林体验基地,也是佛山市唯一的国营林场,对于佛山市的生态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早在2004年,云勇林场建设了由风景林(观赏树种)、水土保持林(乡土阔叶树种)和水源涵养林(火力楠和杉木)组成的佛山市云勇生态公益林建设示范区[3],生态环境随之越来越好。云勇林场位于广东省高明县的西南部,东经112°40′、北纬22°43′,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均气温22.0 ℃,最高气温34.5 ℃、最低气温3.5 ℃,偶有霜冻。雨量充沛,雨季多集中在4—8月,年均降水量达2000 mm。地势属丘陵地带,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酸性赤红壤,土层深厚[4-5]。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①野外实地调查采用样线法、辅以样方法进行。调查地点主要为两栖动物典型生境,包括林地、山谷溪流、人类活动区(路边、村落、农田等)。由于南方山地的地形相对复杂,只能在调查区域可到达的地区设置样线。样线单侧宽度为10 m,步行调查,速度1~2 km·h-1。在样线范围内,采取目视遇测法(Visual Encounter Surveys),记录动物的活体和尸体、留下的痕迹,如鸣声、洞穴、卵等,并详细记录样线内的生境类型等。并对每条样线在不同时段重复调查2次。调查时间包括日间及夜间(上午9∶00—12∶00,下午14∶00—16∶00,夜间20∶00—23∶00)[6]。②访问调查法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当地林场工作人员、护林员、两栖动物爱好者等,通过指认两栖动物图谱等用“非诱导”的方法,发动民众提供线索和资料,并到当地菜市场、酒楼饭店、宠物市场等地了解当地两栖动物的种群和分布等情况[2]。

2.2 鉴定与分类

两栖动物的物种鉴定及分类主要依据《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卷)[7]、《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下卷)[8]和《广东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9]。资源量等级划分参照杨岗等[10]的方法,将两栖动物个体总数在7只以下、8~98只、98只以上,分别确定为资源稀少、一般和丰富。

3 结果与分析

3.1 物种多样性

佛山云勇林场的两栖类动物共调查到23种,隶属于2目7科13属,占全国两栖类总种数(406种)的5.67%[11],占广东省已记录两栖类总种数(64种)的35.94%[9]。其中无尾目以蛙科(Ranodae)种类最多,共9种,姬蛙科(Microhylidae)5种,树蛙科(Rhacophoridae)3种,锄足蟾科(Pelobatidae)、蟾蜍科(Bufonidae)各2种;雨蛙科(Hylidae)1种;蚓螈目(Gymnophiona)仅有鱼螈科(Ichthyophiidae)的版纳鱼螈(Ichthyophisbannanicus)1种。

3.2 区系特征

佛山云勇林场两栖类区系组成基本以东洋界为主体。其中,东洋界华南区物种7种,占总种数的30.43%,如华南雨蛙(Hylasimplex)、华南湍蛙(Amolopsricketti)、花狭口蛙(Kaloulapulchra)等;东洋界华中区物种3种,占总种数的13.04%,即淡肩角蟾(Megophrysboettgeri)、小角蟾(Megophrysminor)、大绿臭蛙(Odorranagraminea);东洋界华南与华中区共有种12种,占总种数的52.17%,如黑眶蟾蜍(Bufomelanostictus)、沼水蛙(Ranaguenopleura)、弹琴蛙(Babinaadenopleura)、棘胸蛙(Ranaspinosa)、饰纹姬蛙(Microhylaornata)、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megacephalus)等。佛山云勇林场地处南亚热带地区,两栖动物区系表现出以东洋界种类为显著优势的区系特点。

3.3 生态类型

佛山云勇林场两栖动物各物种所属生态类型见表1,流水型(R)两栖动物有花臭蛙(Odorranaschmackeri)、棘胸蛙、华南湍蛙等6种;陆栖流水型(TR)两栖动物有淡肩角蟾和小角蟾2种;静水型(Q)两栖动物有弹琴蛙1种;陆栖静水型(TQ)两栖动物有版纳鱼螈、中华大蟾蜍(Bufogargarizans)、黑眶蟾蜍等10种;树栖型(A)两栖动物有华南雨蛙、大泛树蛙(Polypedatesmdennysi)、斑腿泛树蛙等4种。

可以看出,陆栖静水型(TQ)两栖动物占优势,这反映了佛山云勇林场大多地区还是比较平缓的,但是整体地理环境还是很复杂,也有丘陵和山峰。水文资源丰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生境,为两栖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3.4 资源现状

在记录到的两栖类中,优势种9种,分别为黑眶蟾蜍、沼水蛙、泽蛙(Fejervaryamultistriata)、无声囊泛树蛙(Polypedatesmutus)、小弧斑姬蛙(Microhylaheymonsi)、饰纹姬蛙、花姬蛙(Microhylapulchra)、花细狭口蛙(Kalophrynusinterlineatus)和花狭口蛙;常见种有6种,分别是淡肩角蟾、小角蟾、大绿臭蛙、花臭蛙、棘胸蛙和斑腿泛树蛙;稀有种8种,分别为版纳鱼螈、中华大蟾蜍、华南雨蛙、镇海林蛙(Ranazhenhaiensis)、弹琴蛙、虎纹蛙(Ranatigrina)、华南湍蛙和大泛树蛙。

3.5 值得关注的物种

佛山云勇林场两栖类动物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1种,即虎纹蛙;2种属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棘胸蛙和沼水蛙。根据《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2],记录到25种两栖类,即版纳鱼螈、小角蟾、泽蛙和大绿臭蛙等。其中的版纳鱼螈隶属于蚓螈目(Gymnophiona)鱼螈科(Ichthyophiidae),是唯一一种产于中国的蚓螈,已知分布于云南、广西和广东,极为珍稀罕见,从相关的依据判断,版纳鱼螈迄今已生存了上亿年,和娃娃鱼的年代相当,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0世纪60年代以前,有数据显示,版纳鱼螈在以上地区的分布数量约为10000条[13],但随着数量的下降,多年来已极其罕见,预测已减至400条[14]。

表1 佛山云勇林场两栖动物资源统计

表1(续)

*:√为该生境有分布;S为华南区种;M~S为华中华南区共有物种;M为华中区物种;W为广布种。Ⅱ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省为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三为“国家三有动物”。Q为静水型;R为流水型;TQ为陆栖静水型;TR为陆栖流水型;A为树栖型[15]。

4 讨论与建议

佛山云勇林场地处南亚热带季风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合两栖动物繁殖栖息。本次调查记录到两栖动物23种,约占广东省已记录两栖类总种数(64种)的35.94%,呈现出较为丰富的多样性。动物区系调查是一项艰巨而需要长期积累的工作,特别是两栖动物生活隐匿及活动规律复杂多样,且大多数种类为夜行性,活动规律受季节变化和天气情况影响明显[16],因此调查过程中的疏漏在所难免。

在两栖动物区系方面,佛山云勇林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东洋界华南区,本次调查记录的云勇林场两栖动物以华南区种和华中华南共有物种占绝大多数,符合其地理区系特点。在保护价值方面,本次记录的23种两栖动物中,虎纹蛙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沼水蛙和棘胸蛙为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他20种均为国家“三有”动物,因此,佛山云勇林场的两栖动物保护价值明显。

特别是版纳鱼螈,在广东省境内的分布仅有鼎湖山有文字记载[17],佛山继2010年高明区更合镇水井村有居民发现2条外[18],张仿平2016年于云勇林场的山溪附近拍摄到,说明佛山高明区的地理环境比较适合该物种生存。版纳鱼螈数量稀少,在中国记载有限,虽然属于“三有”动物,但至今没有对该物种种群和栖息地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建议加强对这一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管理力度。因此,建议佛山在本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和监测,全面而准确地掌握两栖动物的种群状况,为下一步制定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在佛山云勇林场调查期间,道路上蟾蜍、蛙的尸体比较常见,建议在两栖动物分布集中的区域适当增建“两栖动物廊道”,并在道路两侧设置指示牌,提醒来往车辆及防止过度的人为活动干扰。建议加强对珍稀动物版纳鱼螈的保护,采取封山育林,尤其是保护水源林,防止干旱和洪水暴发;设立专项研究,摸清其具体的种群数量和分布范围;在版纳鱼螈主要产地建立自然保护区。

[1]李延梅,牛栋,张志强,等.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科学计划与热点述评[J].生态学报,2009,29(4):2115-2123.

[2]曾小飚,蒋才云.桂西两栖动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5):178-182.

[3]曹鹤,薛立,梁丽丽,等.3种生态公益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J].土壤通报,2009(1):34-37.

[4]薛立,吴敏,徐燕,等.几个典型华南人工林土壤的养分状况和微生物特性研究[J].土壤学报,2005,42(6):1017-1023.

[5]冼干标,薛立,梁丽丽,等.佛山云勇林场3种人工幼林的生长和土壤养分特征[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8(4):119-121.

[6]刘惠宁,陈辈乐.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区系及属种海南新纪录[J].动物学杂志,2012,47(1):51-61.

[7]梁费,胡淑琴,叶昌媛,等.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中卷:无尾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957.

[8]梁费,胡淑琴,叶昌媛,等.中国动物志·两栖纲·下卷:无尾目·蛙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1847.

[9]黎振昌,肖智,刘少容.广东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1-266.

[10]杨岗,李东,余辰星,等.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J].动物学杂志,2011,46(4):47-52.

[11]费梁,叶昌媛,江建平.中国两栖动物及其分布彩色图鉴[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619.

[12]国家林业局.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Z].北京,2000.

[13]蒙绍权,李桂芬.版纳鱼螈研究进展[J].四川动物,2006,25(2):423-425.

[14]赵尔宓.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两栖类和爬行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0-83.

[15]葛研,王海京,潘岽生,等.广州白云山风景区两栖爬行动物调查[J].四川动物,2012,31(1):147-151.

[16]曾小飚,苏仕林.广西大石围天坑群风景旅游区两栖动物资源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3):348-350.

[17]潘炯华,刘成汉,钱雄光.鱼螈在广东的发现[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5,1(1):111-113.

[18]李传智.广东佛山发现超亿年物种版纳鱼螈[EB/OL].[2010-12-23].http://news.qq.com/a/20101223/000219.htm.

Survey of Amphibian Resource in Foshan Yunyong Farm

TONG Fuchun1,CHEN Lili1,LI Jianneng2,HU Xiancong2,PAN Zhijian2,CHEN Zhongfang2,XIAO Yihua3

(1.CollegeofForestryandLandscapeArchitecture,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Guangdong,China; 2.FoshanMunicipalBureauofAgriculture,Foshan528000,Guangdong,China;3.ResearchInstituteofTropicalForestry,ChineseAcademyofForestry,Guangzhou510520,Guangdong,China)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amphibians,through interview and field survey,was conducted from March to September in 2016 in Foshan Yunyong Farm.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revealed 23 amphibian species were recorded,which belonging to 13 genus,7 families and 2 orders.Among these species,12 out of 23 species to both Oriental Realm South and Central China Regions and they are dominant species in this area,while 7 to Oriental Realm Southern China Region and 3 to Oriental Realm Central China Region.The dominant species are compose ofBufomelanostictus,Ranaguenopleura,FejervaryamultistriataandIchthyophisbannanicus.Ichthyophisbannanicusis a special species deserver to concern in this region.

amphibian;species diversity;fauna;Foshan Yunyong Farm

2016-11-28;

2017-01-22

佛山市野生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H2016013)

佟富春(1973—),女(满),辽宁岫岩人,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动物生态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E-mail:543594385@qq.com,fuchuntong@scau.edu.cn。

10.13428/j.cnki.fjlk.2017.02.018

S718.62;Q959.5

A

1002-7351(2017)02-0090-05

猜你喜欢

版纳佛山林场
版纳晨曦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马硕山
西双版纳
林场住宅
基于GIS的林场营林管理信息系统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