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刺激ABR的反应特点分析
2017-09-05王国强宋伟伟李雪华
王国强 宋伟伟 李雪华
河南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漯河 462000
成人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刺激ABR的反应特点分析
王国强 宋伟伟 李雪华
河南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漯河 462000
目的 分析成人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刺激ABR的反应特点。方法 将2014-08—2016-08收治的28例(56耳)成人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来院体检的28例(56耳)同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均进行纯音测听及高(55.1次/s)、低(11.1次/s)刺激频率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观察2组检测结果及I-V波间期差值(△IPL)异常率。结果 刺激频率为55.1次/s时观察组ABR波Ⅰ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PL异常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人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刺激率ABR波Ⅰ潜伏期显著延长,△IPL异常率显著增加。
成人突发性耳聋;ABR;高刺激
成人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制包含膜迷路积水,内、外毛细胞损伤、螺旋韧带或耳蜗供血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及Corti器缺氧损伤等,各种机制均与内耳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1]。内耳微循环障碍导致的听力下降以平坦型或全聋型为主要表现,由于两种类型的预后均较差,因而对内耳微循环障碍导致的听力下降的准确鉴别意义重大。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展,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作为内耳循环障碍的敏感性指标,逐渐广泛应用于成人突发性耳聋的诊断。但国内有关成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高刺激ABR特点的相关研究较少[2]。为此我们开展临床对照研究,以探讨成人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刺激ABR的反应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08—2016-08收治的28例(56耳)成人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25~46岁,平均35.68岁。将同期来院体检的28例(56耳)同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男14例,女14例;年龄26~47岁,平均36.58岁。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2组均进行纯音阈及ABR测试。(1)纯音听阈测试:采用纯音测听仪,用上升下降法分别测定0.25~8kHz的气骨导纯音听阈。(2)ABR检测:采用chartr EP脑干诱发电位系统,前额发迹皮肤上置入记录电极,而同侧乳突区置入参考电极,鼻根部接地线,极间电阻小于2.0kΩ,检测过程中嘱托受试者平卧,闭目,保持安静,呼吸平稳;同时给予患者短声交替波刺激,刺激强度为80dB nHL,平均叠加次数为1 024次,且分析时间为10 ms,与此同时记录低刺激率(11.1次/s)及高刺激率(55.1次/s)时的ABR波Ⅰ、Ⅲ、Ⅴ潜伏期,波间期、波Ⅴ反应阈。记录高低刺激率下Ⅰ~Ⅴ波间期差值(△IPL),以高低刺激率下ABR的△IPL>0.28为异常标准。所有测试均在双间隔声电屏蔽室内完成,且每耳至少重复测试3次。观察2组ABR检测下各波潜伏期、波间期及△IPL。
2 结果
2.1 2组ABR检测下各波潜伏期、波间期比较 刺激频率为11.1次/s时,观察组ABR波Ⅰ、Ⅲ、Ⅴ潜伏期及Ⅰ~Ⅲ、Ⅲ~Ⅴ、Ⅰ~Ⅴ的波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激频率为55.1次/s时观察组耳波Ⅰ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ABR检测下各波潜伏期比较
表1 ABR检测下波间期比较
2.2 2组△IPL比较 观察组高刺激率下△IPL异常25例(89.29%),对照组为3例(5.36%),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由于成人突发性耳聋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及时诊治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3]。目前临床主要是利用间接手段对内听动脉的供血情况进行检查[4]。我们所选用的高刺激ABR便是一种间接检查内听动脉供血情况的手段(电生理检查)。常规的ABR检查是由Ⅰ~Ⅴ波组成,依据Ⅰ~Ⅴ波PL、IPL的改变,对患者的听神经功能状况能明确了解,这一优势也是专科门诊常规检查及颅脑CT及MRI等所无法替代的。ABR可尽早从电生理角度反映听神经及脑干的功能异常,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内耳或中枢性病变的直接定位诊断均有较高价值。而存在ABR的PL及IPL延长主要原因为内耳迷路及脑干等听觉通路病变发生缺血及发生水肿时,部分神经传导阻滞及纤维脱髓鞘所致[5]。本组结果显示,刺激频率为55.1次/s时,成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耳波Ⅰ潜伏期较健康人群显著延长,且△IPL异常率较健康人群显著增高;同时ABR检查可客观、敏感反映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听神经功能康复情况及治疗前后听神经病变的转归情况,为临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和科学评价预后奠定了坚实基础。
[1] 熊景鹏,何丽萍,雷兰芳,等.不同频率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17):2020-2021.
[2] 叶星,王晓宇.以突聋为首发症状的颅内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1,09(3):296-299.
[3] 孙亮.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及预后因素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3, 24(13):1967-1969.
[4] 赖闻,钟时勋,钱怡,等.双侧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征与治疗(附8例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29(4):597-602.
[5] 艾毛毛,于锋,周枫,等.高刺激速率ABR对突发性耳聋预后评估的价值[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6,14(1):82-85.
(收稿 2016-10-19)
R764.4
B
1077-8991(2017)05-0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