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48例肺癌患者体会
2017-09-05苏成冬
苏成冬
河南邓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邓州 474150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48例肺癌患者体会
苏成冬
河南邓州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邓州 474150
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96例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全胸腔镜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实施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全胸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短或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肺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2014-01—2017-01间,我院对96例肺癌患者分别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并对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患者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41~68岁,平均57.24岁。病理分型:鳞癌44例,腺鳞癌36例,腺癌16例。术前均行胸部CT、全身骨扫描、头颅及上腹部CT或MRI检查,确认无远处转移,病变直径<5 cm,并均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心肺功能评估尚可耐受手术。术前未行放、化疗,无心、肺、肝等脏器功能不全。随机分为全胸腔镜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全胸腔镜组:健侧卧位,全麻双腔气管插管,患侧单肺通气。胸下部放置软垫,保持胸部略隆起,肋间隙增宽。常规消毒、铺巾。患侧第7肋间作1.5 cm切口为观察孔,腋前线第4~5肋间作3 cm切口为主操作孔,腋后线至肩胛线7~9肋间作3 cm切口为副操作孔。置入无损伤卵圆钳及分离钳,探查胸腔并分离胸腔粘连,再次确定病变部位。仔细游离病灶肺叶动静脉血管和支气管。支气管、肺和血管的切割均应用腔镜切割缝合器进行切除、结扎和缝合。常规清扫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对照组:健侧卧位,选择后外侧4~5肋间15~20 cm切口,扩胸器撑开肋骨,进行淋巴结清扫和肺叶切除。2组术后均常规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的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 结果
2.1 2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的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全胸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的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
12.2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全胸腔镜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气胸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16%。对照组术后出现肺部感染4例,切口感染4例,肺不张1例,血胸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肺癌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中西医药结合及射频热疗消融等多种方式,其中外科手术仍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1]。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患者痛苦大,并发症多,恢复慢,增加住院时间,严重影响治疗效果[2]。近年来,随着腔镜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因切口小、创伤小,且对心肺功能影响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并可通过内镜放大术野、不使用胸撑开器、实施肺叶解剖式切除等优势,已在临床广泛开展。本文全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与杨世兵等学者的[3]报告一致,效果肯定。但胸腔镜手术仍存在无法三维角度观察术野及无手感等缺陷,尚不能完全取代开胸手术。对于中央型肺癌已侵及主支气管、腔静脉及肺动脉主干及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钙化,或胸腔内呈现出大范围的致密粘连,或病灶较大(直径>5.5 cm,与隆突的距离<2 cm)等患者,均不宜采用胸腔镜手术。
[1] 朱代峰,桂淑玉.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3):372-374.
[2] 王江波.完全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近期生活质量影响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3(6):141-145.
[3] 杨世兵,胡杰伟,周海宁.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及疗效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6):969-974.
(收稿 2017-05-11)
R734.2
B
1077-8991(2017)05-0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