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探研
2017-09-04谢青
谢青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中的智障孩子,智力发育虽存在障碍,但他们不缺乏人特有的本性:真、善、美。教师利用数学教学渗透美育,能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会使他们融入社会的道路更加平坦。要注重引导他们观察书中图片,感知大自然之美;要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活之美;注重合作学习,建立友情;注重分享快乐,感恩父母和他人。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美育;生活数学;智障儿童
中图分类号:G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2-0093-01
《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这里的人涵盖所有的人,包括智障孩子在内。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智障孩子学会自我服务能力的同时,让美浸润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学会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人情的美,让这些有缺憾的孩子的内心充满美的感受,快乐成长。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教给他们简单的数学知识,还要注重渗透美育。
一、观察书中图片,感知大自然之美
智障孩子即智力发育受到阻碍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智力发育要比正常的孩子迟缓,但他们具有一定的塑造空间。现行的特殊教育數学教材内容以图画为主,里面画的都是一些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还有一些生活内容。教材编排的目的就是接近生活、贴近实际,让画面留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提高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所以,教师在执教相关数学知识的时候,要先让孩子们看一看图中画的是什么,从而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例如,在教学数字6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根据下面所给的数字,贴上相应数量的贴画。在做这道题之前,可先让孩子们观察图中画的是什么。孩子们很高兴地答道:“画的是树。”教师可问:“你们喜欢树吗?为什么?其实还有许多小动物也和大家一样喜欢树,更喜欢在树上居住。”然后出示小鸟,引导孩子们把6只小鸟贴到树上,并告诉孩子们不仅要爱护树,也要爱护树上的小鸟。
二、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渗透生活之美
有些智障学生比较自卑、孤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让他们慢慢找回自信,感受成功的喜悦,感觉到生活的美好。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进行生活化数学实践,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和价值,还可以把他们带到真实的生活中进行数学实践,让他们感到自己能做事,会做事。例如,在学生学习配对知识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学着给其他同学分发餐具。教师先给每人发一只碗(因为要吃粥),然后让学生想想还应发什么餐具给同学们(每人一把勺子),再让一个同学从餐具中找来勺子发给大家。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配对、一一对应等数学知识。这些实践活动,不但让智障孩子在生活中实践了数学知识,还使其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
三、合作学习,建立友情
有些智障孩子往往比较孤僻、胆小,对不熟悉的人存在“敌意”,不愿意相处。个别新来的学生情绪很不稳定,稍不高兴就会使用暴力手段,用手去抠对方,还有撕咬的现象。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可谓绞尽脑汁。为让这些孩子互相关爱,不伤害对方,建立和谐的关系,教师要时时刻刻把情感教育抓在手上,让课堂成为培养同学之情、师生之情的主阵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情感教育。例如,在连线贴画练习中,有的学生手指不灵活,贴画撕不下来,教师可让手好使的同学进行帮助;有的同学视力不好,在连线的时候,教师就让视力好的同学帮一帮。让他们感受同学的好,建立起友谊,他们就不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互相伤害。学生在互相帮助、合作学习中建立了良好的同学关系,许多学生还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四、分享快乐,感恩父母和他人
感恩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美好品质,智障孩子也应拥有这种品质。智障孩子往往伴有多方面障碍,父母抚养这样一个孩子比抚养一个正常孩子要花费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心血,还要承受心理上的压力。因此,智障孩子懂得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对父母最大的慰藉。在教学“比较大小”这一课时,教师让家长为孩子准备一大一小的同一种食物。上课时,先要求孩子指出手中的食物哪个大哪个小,然后让他们挑选一个作为能指出大小的奖品。在吃的时候,教师问他们,你们是吃大的,还是吃小的,为什么?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们都吃了吗?同学们都摇摇头。这时,教师告诉孩子们:是想让他们把另外一个留给辛勤抚养他们的父母,因为他们吃的、穿的和生活中所用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孩子们听教师这么一说,都愿意给自己的父母留下一个。不论是大的还是小的,只要留下一个,就留下孩子们一颗感恩的心。家长接孩子回家时,看到孩子留下的饼干、水果或者其他食物,感动得热泪盈眶。经过这样长期的教育,孩子回到家里吃东西不再独吞,知道给父母留一点,还学会和兄弟姐妹分享,邻居进来也会邀请一起吃。这样,他们懂得了感恩,学会了礼仪,真正懂事了。
五、结束语
总之,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教给智障儿童自我服务能力,也要让美住进智障儿童的心灵,让他们在接受爱的同时,学会给予爱。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自立,才能具备融入社会的能力,才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蔡清翠.低年级智障儿童数学概念教学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09(10).
[2]金玲.新课程视野下对引导智障生学习数学的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06).
[3]华恩博.低年级智障学生数学书写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5(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