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作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7-09-04尹晓妤
尹晓妤
摘 要:快速作文就是在课堂上写作文,从“快”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素质。文章从实施课堂快速作文的益处、以“快”为主的课堂快速作文实践、完善课堂快速作文的评价体系三方面对课堂快速作文教学进行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快速作文;课堂同步;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2-0065-01
作文教学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难题”。作文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不理想,与传统作文教学方式有关。传统作文教学分为“命题指导”“学生写作”和“批改讲评”三个环节,这本身是非常完整的教学程序,无可厚非,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教师指导比较笼统,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下笔,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写作。评改以教师为主,学生往往重视作文分数,而对教师的评语却很少关注。因此,有必要对快速作文教学进行探索。
一、实施课堂快速作文的益处
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素质。有滚动训练的制度做保障,学生可以快速大胆地写文章,甚至可以“胡写”。因为后面的修改会保证他们不再胡写,而是逐步按照作文要求来写,以达到创新的目标。这样,从“快”切入,从“胡写”“有话可写”到“按要求写”“写出好文章”,学生的写作素质逐渐得到了提高。其次,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在素质。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的潜能是巨大的,在一定外力的影响和刺激下,未开发部分的潜能可以被唤醒和激发。经过课堂快速作文训练后,学生的写作速度可达每分钟30字到50字,甚至更快,思维的敏捷度也会得到提高。也可以说,开展课堂快速作文训练是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二、以“快”為主的课堂快速作文实践
(1)挖掘范文的训练点,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课堂快速作文训练一般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指导,第二课时写作。教师应挖掘课文中蕴含的写作训练点,并根据班级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适时、灵活地进行分层教学,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写起来。例如,教完《黄山奇松》一文后,教师可依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挖掘课后训练点——黄山奇松的命运。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它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教师点拨之后,绝大部分学生能迅速动起笔来。有一位作文基础较差的同学迟迟难以下笔,于是教师适时降低要求,该生丢掉思想包袱,终于畅所欲言。
(2)指导过程采取“放大细节,全息解剖”的方式,提高实效。课堂快速作文包含的因素和环节很多,问题往往出在一些并不被关注却十分重要的细节之中。因此,教师需要将这些细节放大,让学生在“放大镜”下进行全息解剖,发现问题,以使学生看得更清楚,认识更到位。
(3)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写作活动中去,实现对作文的有效指导。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写作活动中去,一边巡视学生写作情况,一边提醒写字姿势。有些学生缺乏持久的注意力,很快就会忘记正确的写字姿势。他们有的背脊歪着写,有的斜着写,有的趴着写,这既不利于身体健康,又影响写字质量。教师要及时加以纠正,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在誊写作文时,有些字不会写,教师可以教他们写;有些词语使用模糊,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和学生一起推敲。特别是那些写作中的“弱势群体”,出现遣词造句上拿不准的情况时,教师应该耐心地点拨、引导,帮助他们体会用词的精妙,从而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在学生誊写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多多交流,能弥补批阅作文的缺陷,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师生同作文,能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写作文,学生用一节课,教师可用15分钟,并当堂朗读,然后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进行讲解和指导。要讲清楚为什么这样写,曾经想怎样写,为什么不那样写,还可以怎样写。这样的指导,比空讲理论有用得多,实效性更强。
三、完善课堂快速作文的评价体系
学生对作文有没有兴趣,这和教师的评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学生快速成文的作文,教师一定少打80分以下的分数。每一次习作,都要选出优秀的学生和进步比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优秀的作文,不仅要在班级进行展示,还要推荐到报刊进行发表。这样的激励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要切实取得课堂快速作文评价的实效,多批少改、重在讲评是一条快捷高效的途径。包括多做多批,略批为主,尽量少改;当堂点评,分层批改,尽量面批;批语个性化,讲评有重点,提倡习作自改。具体而言,批语应有针对性,尽量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要表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也要指出不足。在讲评时,一定要面向全体同学,指出共同的进步,加以表扬和鼓励,还要用委婉的语言说出学生存在的不足,让学生进行改进。教师应把自改提高到重写一次作文的高度,把二次作文的修改完善看成是更高的起点,使学生作文越写越快、越写越好。
四、结束语
经过两年多的强化训练,85%的学生可以在35分钟左右的时间写出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达到了教学目标。尽管课堂快速作文的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个别学生因快而字迹模糊,少数学生对写作仍相当吃力,多数学生还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这些都是要强化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荣维东.我国写作教学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
[2]陆彩萍.基于生态理念的小学作文教学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5(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