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索

2017-09-04郭明亮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民主监督

【摘 要】 十八届六中全会历史性的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征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各项工作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必须夯实。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担当及现实障碍进行了分析,从构建服务型组织设置体系、加大城乡党建资源统筹力度、开源节流提升经费保障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民主监督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担当

1、学理分析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扎实,坚如磐石。”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伟大工程的坚强根基,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面对新形势下农村社会分层分化和农民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提高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事关党的事业青春永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国家的执政党,作为公共政治权利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在增强民众认同、政治输出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力量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策略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民意政治诉求的合理表达。在我国,农民仍占人口绝大多数,“三农”仍是各项工作重中之重,农业现代化仍是四化建设的短板。因此,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牢牢把握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与其面临的特殊时代环境,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作为根本遵循,把提高为民服务能力作为最终落脚点。

2、历史担当

党之瑰宝《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础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村委会组织法》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进行工作,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照宪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开展自治活动、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因此,按照党的章程,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壘,主要功能包括民主建设、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公共事务管理、利益协调等诸多方面。

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把握新的发展格局。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日趋明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利益格局深度调整,群众民主政治意识加强与农村基层党组织传统功能弱化并存。面对“四种威胁”、“四大挑战”、“四种危险”,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在“四个全面”的总体框架下,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进行功能转型,切实担负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脱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

二、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实障碍

1、组织模式创新不足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经济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从封闭到开放的发展历程。相应地,农村经济事务的管理也经历了从政社合一到政社分开、从人民公社制度到村民自治制度的历史演变。经济新常态下,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纵深推进,合村并居、农民工反流导致农村社会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阶层分层分化日益明显,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复杂化趋势加强,传统的以行政村(组)设置党组织的单一模式功能有限,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面窄、组织控制力下降、群众对党的依赖性减弱,这就倒逼基层党组织在功能设计上要更加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变化的新趋势、新特点,在制度上作出新的安排,这同时也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2、党建资源基础薄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导致农村与城市资源配置不均衡,农村发展滞后,大量优秀人才外流,反映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就是农村基层党建资源基础薄弱,优秀党员发展困难,后备力量补充不足。虽然党中央做出了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但是由于城乡发展结构性不对等,农村发展空间狭隘,体制机制运行不畅等原因,导致城乡党建资源整合难度大,统筹效果不理想。虽然在优惠政策鼓励下有所改观,但是也难以长期保证农村基层党建资源的内生性发展,甚至有时会造成短期行为或资源浪费。另外,由于信息化程度低,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普通党员,尤其是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手段有限,致使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政治教化职能淡化。

3、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制度”。经费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良好运行的核心要素,经费保障的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能否常态化运行,党内政治生活能否正常开展。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基层党组织经费保障主要依靠县和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经费渠道收窄、变少。在经费的管理上,由于实行“乡管村用”和“村有乡管”制度,一定程度上确实预防了贪污浪费,但在实际运行中也出现了乡镇借用、扣留等乱象,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另外,由于缺乏完善的审计监督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事权财权不匹配,账目管理混乱,经费使用效率低下,造成了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削弱。

三、加强和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建议

1、构建服务型组织设置体系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是一项基础工程,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新问题倒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从“领导型”向“服务型”进行转变。以服务统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就必然要求党的组织设计、体制机制、领导班子、村民自治、活动阵地都围绕“服务”进行转型,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例如有些地区按照产业分类为依据创新设置了产业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协会党组织,以适应农村市场化进程;有些地区按照地缘关系探索创立了村居合并、村村合并、村居同建、村企共建等党组织,科学界定隶属关系服务广大群众;有些地区针对农村党员大量外出等现实特点,与流入地党组织共同设置流动党支部等实践创新,取得了较好效果。

2、加大城乡党建资源统筹力度

2016年我国人均GDP超过8800美元,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城镇化率达到57%,距实现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从未来看,优秀资源要素(资本、人才、优秀党员)向城市流动短期内不可逆转,要想打造农村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大城乡党建资源统筹是基本实现途径。首先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整合资源要素搭建统筹平台。例如山东省莱芜市以产业园区和农村社区为载体,探索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重庆市借助城乡联动机制,对设立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整合重组。其次要创新体制机制补齐短板,在城乡党建资源的共享上有所突破。例如有些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城市社区党组织开展的“联帮促”活动;有些地区为发挥农业科技人员技术优势开展的“周末工程师”活动;有些欠发达地区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与先进地区牵手共建网络党支部,开展的农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活动,真正做到了以城带乡,以发展促党建。

3、开源节流提升经费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稳定的经费保障作为基础。因此,构建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界支持为辅、自我筹措为补充的经费保障体系至关重要。首先,应加大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财政投入力度,将每年列支的党建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形成稳步增长机制。同时,合理界定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财权、事权,解决结构性不匹配矛盾。其次,要积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紧紧抓住土地确权流转加速,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村全面脱贫等政策红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多途径保障经费收入。同时,还要建立严格的民主监督、财务村务公开和收支审计制度,将全面从严治党的理念渗透到农村基层党建的角角落落,确保各项经费账目明晰,各项费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 [美]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商务印书馆.2016.

[4] 王长江主编.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郭明亮(1983-)男,中共德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政治经济学.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民主监督
韩启德在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上建言
关于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策略和方法研究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政策演进及完善建议
积极主动全力配合政协民主监督
村民自治中的民主参与问题及对策研究
党组织怎样下好“基层治理”这盘棋
少数民族宗族制度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分析
论村民自治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当前我国农村村委会选举探析
提升民族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公信力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