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2017-09-04兰芸
兰芸
【摘要】在经济社会对大学生人才要求逐步呈现多样化的背景下,易陷入技术化、工具化训练的“实用主义”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着严峻问题。本文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改革理念,提出应用型高校在落实学生选择权、改革课程教学、加强素质教育等方面可推行的具体举措,以此改变应用型高校原有单一化、技术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接地方行业需求,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增加竞争实力的现实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顺应了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成为各应用型高校积极探索的改革之一。在这一理念下,将学校资源切实运用到促进学生成长和满足学生需求上来,开展分层次、多样化人才培养,进而满足高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的需要。
一、“以学生为中心”本科教育理念的提出及主要内涵
1952年,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20世纪中期,美国学者将其应用到本科教育层面。“1998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巴黎会议上,18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共同通过了题为《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的大会宣言。宣言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这标志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理念逐渐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中心”主要体现了以下内涵:一是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兴趣,注重个体差异,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给予理解和关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的课堂——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合理引导,有效激励;三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最大限度发挥学生潜能,拓宽知识视野,提升创新意志,延展能力空间。
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现实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转型,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才的需求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要求大学生具备较高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其综合素质和复合能力愈来愈关注,使得我国高校专业化教育的弊端日益凸显,而对更容易陷入技术化、工具化训练的“实用主义”的应用型高校来说,面临的问题也更加严峻,如人才培养趋同质、趋单一,课程体系“重专业素养、轻综合能力”,“知识本位”的课程模式与“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新要求的衔接不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国际视野有限,产教融合简单叠加、人才培养效果差强人意等等。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成为解决应用型高校上述问题的一剂强心针。应用型高校可以通过增加学生在选拔录取、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方面的选择权,改进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加强素质教育等途径,纠正专业化、技术化的教育倾向,改变一成不变的培养模式,将学校资源切实运用到促进学生成长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自由发展的需要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复合需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在各级各类高校中可采取不同做法。笔者认为,对应用型高校来说,应着重突出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能有效获得的个性化、多样化“选择机会”,改变单一化、技术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能力本位与综合素养。
(一)多环节落实学生选择权,满足学生个性化兴趣需求
第一,擴大招生自主权。将改革“关口”提前到招生环节,在自主招生之外,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通过科学评估学生综合素质状况,促进科学选才,增强高等学校与学生相互选择的多样性和匹配度,着力选拔和培养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第二,提升模式选择权,丰富层次主线,打造“多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普世性培养的基础上,学校可增加种类多样的“特色餐”,开发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提升发展的需求。例如,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龙头组建独立学院,探索本硕连读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提供成才平台;对接国际高端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开设特色化、专门化的实验班,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搭建创新和实务能力的平台;探索综合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孵化园,满足具有创业意识的学生个性化需求等。
第三,增加专业选择权,设置学科大类,按同等条件招生并进行前期培养。入学一至两年后,以学生个人兴趣和专长为基础,在本学科大类内选择适合自己的主修专业进行专业分流。为指导学生真正选好适合自己的专业,学校可开设专业导论类课程,引导学生把功利性要求转化为自我成长性需求,帮助学生根据特长和兴趣确定各自的个性化成长方案。与此同时,学校要提高转专业资格比例,激发有该类需求的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四,丰富课程选择权。课程选择权是学生涉面最广的选择权之一,而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学生享有课程选择权的重要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充足的课程可供选择,有选择余地才谈得上有选择权”,但对应用型高校而言,难以像综合型、研究型高校一样设置大量课程供学生选择,“在解决升学与就业矛盾时,可以通过在陈述性知识模块或基础理论课程中设置可选择性课程,以多样化、高选择度的课程设置,灵活的实施方式满足变动不居的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要求”。应探索实施完全学分制,在应用型特色或优势学科带动下,加大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修读学分及开设力度,扩大选课范围,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和教师。开展“学分银行”工作,鼓励学生修读各类职业资格证书类课程,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及科技作品竞赛、海外游学、访学、交换学习等多渠道多途径的学习和实践活动。
(二)课程教学着眼学生发展,注重学生能力本位教育
一方面,改变应用型高校“知识本位”的课程模式及“教师中心”的教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开设新生研讨课,注重探究式、合作式、研讨式学习;推广与国外大学合作的PBL、Seminar、Capstone experience、 Case Study等教学模式实践;开展项目引导式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双语教学、多种形式组合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构筑“翻转课堂”“微格课堂”“移动课堂”等多种教学方式,打破思维定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分析研究的能力。
另一方面,激励高水平教师,特别是学科带头人、教授为低年级本科生开设学科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承担新生研讨课、学科前沿类课程,亦可以通过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大学生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項目、开展社会实践等方式,为本科生提供最优的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创新意识激发,锻造思维能力。
同时,开展学业综合考核评价方式改革,采用多样化、个性化考核方式,将开卷考试、实验报告、课程设计(论文)、口头答辩、小组作业及基于项目(问题)等考核形式相结合;重视学生课堂发言、小论文、读书报告、实验评定等平时学习表现的形成性评价,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展现,促进其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学养与人格兼进
加强素质教育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全面发展的需要,除了通过课内教学获取各类显性的专业技能之外,隐性素质如创新能力、人文素质、科学思维、职业素养等的获得可以使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内涵与外延得以拓展。应用型高校应探索完善具有学校历史特点、专业特色、时代特征的素质教育体系,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注重学生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的陶冶,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学生的自我行动,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和就业创业软实力。
开展通识教育改革,将其贯穿于整个应用型专业教育的始终。“专业教育教会学生能做什么和怎样去做,通识教育教会学生需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需要。通识教育是对事物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认识和理解赋予专业教育意义。”作为一种明德启智的教育,通识教育不仅对专业教育进行补充,还对学生在四年教育里的所有方面(包括学术、能力、品德、社会适应性等)进行培养锻造,达到学养与人格兼进,最终实现形成睿智、达于至善、成为全人的教育目标。
为学生配备导师,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导师应帮助学生在低年级时了解所学专业,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其在高年级时参与社会实践和科创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教育发展研究,1998.
[2]胡文亚,任初明.学生享有课程选择权的条件[J].江西教育科研,2003.
[3]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113.
[4]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54.
(作者单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