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
2017-09-04吴平张德兰
吴平++张德兰
体育首先是教育,要抓好体育,首先要认识体育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价值。学校体育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解放自己、完善自己、认知自己,更要让身体活动进入到精神活动领域,潜移默化,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襄阳市荆州街小学基于这样的理念,把体育工作放到学校教育的基础地位,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在体育教育综合改革中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探索,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体育教育。
实现学校体育、传统体育游戏与竞技体育的贯通
一是将学校体育教育和传统体育游戏结合起来。十多年来,荆州街小学大力挖掘体育教育的内涵,拓宽外延,将传统体育项目及游戏吸纳到体育教育中来,把儿童与生俱来喜欢游戏活动的天性和体育理想结合在一起,丰富体育教育内容,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实现体育形式与内容上的古今贯通。
跳皮筋、捉迷藏、滚铁环、跳房子、抽陀螺……从2005年开始,人们惊喜地发现,荆州街小学校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各种各样的传统游戏开展得热火朝天,成了学生课间活动的新亮点。传统游戏曾是几代人儿时的快乐所在,其游戏工具简单,有利于就地取材和动手制作;游戏有目的、有规划、有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
学校把每年的四月和十一月作为学校体育节,并把体育节的竞赛内容确定为传统游戏大比拼。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竞赛内容:一年级跳房子,二年级放风车接力,三年级转呼啦圈,四年级踢毽子,五年级滚铁环,六年级跳大绳。
让传统游戏重回校园不仅让孩子体会到了“玩”的真正乐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身体,“每天一起做运动”成为学生们最快乐的事。传统游戏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充分展示了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勇敢拼搏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为校园生活增添了绚丽多彩的一笔。
现在,“传统游戏体育文化节”不仅是荆州街小学的体育特色项目,还形成了一种体育文化。
二是将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结合起来。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不仅在管理形式上分离而且在认识上也有偏差。荆州街小学在强调“快乐体育”“阳光体育”活动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竞技体育,学校成立了“少年业余体校”,设有乒乓球俱乐部、蓝球俱乐部、跆拳道、足球队、围棋队等与国际接轨的竞技体育团队,在学生中选拔有体育天赋的儿童在体育领域一展才华。荆州街小学在全体学生健康、体魄强健的基础上为竞技体育输送了大量人才。近五年来,学校培养的运动员在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胡玮睿入选国家跆拳道队;郭柳池、吴曼云、陈宇浠在省十三届学生运动会中分获单打第一、双打第二、第三的好成绩;刘志远获得省围棋比赛第一名;郭柳池在五年级就获得“全国二级运动员”荣誉称号;乒乓球、足球、围棋、篮球等在全市比赛中近五年获奖更是达500多人次……
这里要着重说一说学校的足球项目。
学校一直把足球作为特色来办,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经是襄阳市传统足球学校了。我们有一个标准的7人制足球场地,基本能满足校足球队的学习和训练需要,目前全校一至六年级共有32个班级,2500名学生,各班学生对足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学校建立了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工作机构,制定有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初步探索出以学校为依托、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呈現出以足球环境熏陶人、足球比赛锻炼人、足球文化感染人、足球精神鼓舞人的生动局面。
同时,学校结合实际,不断创新思路,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涌现出许多特色和亮点。
足球纳入教育国策以来,我们从课程、活动、文化、保障四个方面强化足球运动。一是把足球运动作为课程纳入校本课程。全校每班每周安排一节体育课开展兴趣足球课。
二是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开办了“足球兴趣班”,经常举行“班际足球比赛”,同时加强校园足球活动交流,派出校足球队到其他优秀学校参加足球交流活动;音乐老师利用音乐课组织学生唱“足球歌”,举行“足球歌”比赛,美术老师利用美术课组织学生画“足球”,德育组在各班开展“我为足球添光彩”演讲比赛,等等。
三是加强学校的“足球”特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确立“足球健体、足球立德、足球养智、足球育美”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四是落实师资与经费保障。学校切实加强专业队伍建设,重视校园足球教练员、指导员队伍建设。每年举办校园足球指导员、教练员培训班,选派优秀的指导员、教练员到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好的地市州学习交流,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加大对校园足球活动的经费投入,积极倡导社区支持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鼓励企业、社会团体、足球爱好者,从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给予赞助和支持。2015年,我们学校被遴选为全国第一批足球特色学校。
实现体育教育的课程活动与学科教育的贯通
荆州街小学对体育教育的重视还体现在课程活动的贯通上,“课程即活动,活动即课程”是我们的体育课程观。荆州街小学把班主任作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每年秋季学生军训,每天两次路队队列行走,每天不低于1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每月一次远足郊游,每季度一次年级赛,都由班主任作为领队参与。我们把师生的共同锻炼变成了特色课程,坚定不移地执行,形成了深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如班级之间的联赛,从体育老师到全体师生,大家精心制定方案,制作徽标,选拔拉拉队,很多家长也投入其中,充当教练员、志愿者,学生的体育兴趣越来越高,身体素质得到增强。学校体育还影响了社区体育,经常有单位与我校师生打联赛,学校正考虑建成学校、家庭、社区协作的青少年体育参与模式,有利于实现时时处处皆有体育课程,拓宽学生的强身渠道。
时时处处皆有体育课程毕竟只是一种理想,学校体育活动中我们一直做到三个确保。
一是确保教育部体育目标的落实,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推行每天早操、晨跑、早锻炼、跑步,课间体育活动的落实,严格按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让每个学生得到锻炼。
二是确保各类项目比赛、运动会、体育文化节的顺利开展。多年来,学校坚持开展篮球、足球班级联赛,春季、秋季运动会、传统体育文化节。每学期全校一次大型运动会,五个年级联赛,以及传统游戏体育节,全员参与活动5000多人次,竞技活动达2000多人次。
三是确保特色体育课程的开发实施。课间体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学生身心,强化学生组织纪律性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学校因地制宜,开发了形式多样、效果明显的特色体育课程。例如,融合舞蹈艺术开发健美操,融合传统武术开发武术操,融合楹联教育开发楹联韵律操。
2011年,学校结合省教育厅开展的“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决定改革大课间,我们成立领导小组,体音老师齐上阵,制定大课间活动改革方案。我们本着务实的态度,初步确定创编几套新操充实到课间操,如武术操、校园集体舞等。采用从点到面,交叉传授的方式,体育老师负责教武术操,音乐老师负责教集体舞,这样立体交叉的传授方式很快在学校营造出一种学习大课间操的氛围,也掀起了课间活动改革的高潮。
从2012年2月13日开始,学校把中国楹联学会制定的六条基本规则、作联三忌、楹联发展简史创造性地编成《联律三字歌》,又把《联律三字歌》创编成一百多个肢体语言动作,请专家作曲,配上悠扬婉转、典雅优美的音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联律操”,让全体师生每天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反复听,反复练,实现了楹联教育与艺术教育、阳光体育的珠联璧合。如今楹联韵律操成了学校传统文化与体育文化的一张名片。
学校还多举措鼓励教师开发简便易行的体育小课程,如课前三分钟,学生一边背古诗一边配以简单的律动,调节身心,音乐课上拍手唱歌,语文课击桌朗诵,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登山比赛,袋鼠跳等等,实现了体育特色课程与学科的融合。
现在,荆州街小学的大课间活动丰富多彩,成为孩子们强身健体的多彩舞台,放飞身心的快乐驿站。
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贯通
体育的本质是教育,根本目标是育人,育人就自然要遵循国家的育人目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一个人的心灵并非受限于身体,身体毕竟是心灵的寓所。卢梭说过,虚弱的身体必使精神衰弱。身体强则利于强其精神,精神强则利于强我种族。强国之梦,从强民开始,强民则需从小学体育开始。
体育与德育贯通。健全人格,首先在体育,体育精神就是拼搏精神、团结精神,体育中的规则意识、吃苦耐劳、流汗流泪有助于培养各种道德品格。
六年级足球队是全校最为瞩目的一支球队。队长精力旺盛、坐不住、自律很差,还喜欢跟别人打架。参加足球队后,教练有意识地对他进行体育规则教育、團结合作教育。现在的他俨然成了球队领袖,关心队员,团结队员,并且变得成熟冷静。变化也发生在其他孩子身上。身体一贯瘦弱的张智浩变得勇敢了,强壮了;曾经性格内向的周泽宇变得开朗自信了,他现在可是最厉害的前锋;孩子们团结互助,组织协调有序,勇于拼搏,不怕失败,一帮本来让老师和同学头痛的孩子,由于敢打敢拼,勇敢团结为学校足球比赛屡立战功,也成了同学们的偶像,他们的法制规则意识、团结互助意识、竞争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在足球活动中得到了培养。
体育与智育贯通。体育的创新无处不在,每一个项目、每一个运动技术都能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自然获得创新精神的启迪,我们经常看到校足球队队员们在一块研究琢磨怎么进攻、怎么防御,我们有意识地将体育实践与智育开发结合起来,使体育由身体的物理运动进入精神建设领域。
五(4)班有个孩子作文一直是老大难,可是如果你让他描述一场体育比赛,他会说得眉飞色舞,精彩处不亚于优秀解说员。于是,教师让他把说的内容写下来,并教他什么是点面结合,什么是详略得当。后来,他的作文写的越来越好了,语文成绩稳步上升。
襄阳市乒乓球冠军吴子衿同学后来以优异成绩考进了北京大学。她说:“打球让我精力旺盛,能以很好的状态学习,同时体育思维很奇妙,让我有意外之得。”
可见,体育运动不仅直接促进儿童身体机能发展,还会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张伯苓说得好,“教育没有体育,教育就不完全”。体育的外在实践与德育智育的内涵发展从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有机统一。
荆州街小学的体育教育改革,只是基于本校的一些尝试,对体育教育形式与内容的细微创新。碎片化的时间利用、游戏化的传统体育项目、特色课程开发、德育智育体育的相互渗透……一系列体育教育改革探索的背后,是我们朴素的教育理念:改变我们能改变的,用教育者的智慧。
体育,不能只走寻常路。
(作者简介:吴平,襄阳市荆州街小学校长;张德兰,襄阳市恒大名都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 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