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以“感知身体”为主线的单元教学案例的分析
2017-09-04郑丹丹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321004
郑丹丹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321004)
对以“感知身体”为主线的单元教学案例的分析
郑丹丹 (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321004)
体育教学中单元教学计划的设计,一般是从一个单元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而本期研讨,则是以“感知身体”为主线,根据教材并结合运动要素技能轮,设计了以水平二(三年级)为教学对象,以原地侧向投掷垒球为教学内容的单元计划。
操作技能是一类操作或控制诸如棒、球等物体的动作技能。它包括投掷、接球、踢球、挥击等一系列动作技能。而投掷是体育活动中常用的基本动作技能之一[1]。本单元的操作性动作技能教学单元计划,将解决身体的合理运动及对器械的控制能力,在“运动学习中,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体验到身体所做的运动”是本单元的基本出发点,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投掷兴趣,“感知身体”在投掷活动中的合理运动与用力变化;提高学生侧向投掷垒球的能力;使学生体验到集体投掷活动的乐趣,并以能与小组成员互助完成任务为最终目标。
一、“感知身体”等于“学习主体”的提出
运动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身体记忆形成的过程,“感知身体”与其有相同的特性,虽然难以用肉眼察觉,但学习并巩固这个过程将为终身体育打下夯实的基础。本单元通过5个课时的教学,基于“学习主体”即学生,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感知觉的角度出发,通过视觉、动觉、触觉及身体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对原地侧向投掷垒球运动进行初步的身体感知。使学生能够在接下来的课时计划中,形成“视-动协调能力”(即视觉与身体动作相协调的能力)及“触-视-动协调能力”(即全身相协调能力)。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完本单元教学计划之后能够初步形成“视-动、触-视-动协调能力”的组合运用,并初步体会“身体感知”的能力。
1.在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中,笔者从与动作行为最相关的“视觉”出发,让学生的投掷学习从“纸球”练习开始,使学生在第一次课的学习中就学会辨别安全的投掷区域,初步感知投掷时身体的合理运动,学会一种侧向投掷的方法,并能在投掷的过程中对移动的目标进行探测、跟踪与拦截。
2.让学生体会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以“动觉”(即移动和感觉)感知,进行投掷袋球练习,使学生在投掷的过程中感知身体位置、距离、重量、力量、速度的变化,体会由下而上的用力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形成与投掷意识密切相关的其他基本动作意识,如,身体意识、空间意识、方位意识、节奏意识等,使学生形成“视-动协调能力”(即视觉与身体动作相协调的能力)。
3.由于“纸球”“袋球”与垒球有着本质的区别,想要学好原地侧向投掷垒球,单靠“纸球”和“袋球”的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用七号球和用五号球练习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在过渡到本单元中心内容时,通过“触觉”与“视动觉”结合正式接触垒球的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垒球与“纸球”“袋球”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练习。通过2个课时的正式练习,让学生学会在投掷时身体各个部位的发力顺序,使学生提高投掷能力,提高投掷技术方法,进一步感知投掷时的身体由下到上发力的过程,学会增强投远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本单元最后1个课时进行测查:通过2个自测表让学生进行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测查,并学习测查学习成果的方法,知道自己的进步幅度,并能说出测查时发现的投掷问题,这一突出“学习主体”的方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从该单元的课时安排可以发现,该单元设计者在每个课时的组织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自我反思,并通过最后1个课时的自测表让学习者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内化为一种内在的体验,形成对外在刺激的反映。本单元教学设计提出了“感知身体”这一概念,并以“感知身体”为主线设计单元教学计划,从“感知身体”出发,过渡到“谁感知身体”,再过渡到“学生感知身体”,将“感知身体”提升到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特征,让学生在学习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过程中感受身体不同部位相互协调用力、由下而上的用力顺序,将产生的力量传递于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会感知身体协调用力的能力。
二、“感知身体”的内在关联性
“感知身体”即在运动中感知“我”身体运动时所处的空间,身体运行的轨迹,动作延伸的方向、路径,球运行的高低、方向,到达的地点等,这些因素都与“感知身体”存在关联性。为方便理解投掷运动与“感知身体”的内在关联性,笔者依据鲁道夫·雷本(英国)的运动原理体系(弹性框)的不同纬度解释原地侧向投掷垒球的技术(见表1),在原地侧向投掷垒球运动原理中,身体、空间、发力、关系四要素是必须要分析的对象,而对于运动原理技能轮上四要素的其他重点也需要细化并且仔细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体育教师判断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该运动原理,以及掌握之后是否能将其合理地运用于投掷技能,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投掷运动成为一个整体,为形成大运动观打下基础。
本单元中,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要求体育教师要操控身体和器械(关系要素)两个核心要素,如果其中的一个要素出现了问题,那么,练习者的投掷技术也会出现问题。也就是说,练习者必须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合理控制[2]。该单元教学计划通过改变环境约束,即改变那些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外界因素,包括投掷环境的设置、投掷距离、球的大小,提升投掷运动与“感知身体”的内在关联性,通过设计不同的身体练习,让学习者感知身体在空间的运动,体会掷球时身体该如何发力等。
三、“感知身体”的强化
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每名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不同的,所以在学习中没有2名学习者会有同样的学习感受,换言之,使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是缺乏效果的,对此,可以进行分层教学。在各个课时的练习中,针对不同学生的练习需要具体针对学生需改进的动作技能。因此,分层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对投掷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观察,并按照学生能力的高低,利用相近性原理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具体地讲,可以将学生分为四类,即A类:一点也不会的学生;B类:会一点的学生;C类:基本会的学生;D类:动作熟练的学生。A类与D类的学生是对投掷运动一点也不会和对投掷动作熟练者,根据动作发展原理,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中基本没有,但不排除特殊情况,对于这2类学生可以“放任”他们学习,给他们安排好本节课的任务,仅在适当时加以指导;处于B类与C类是会一点与基本会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教学中居多,教师应重点对这2类组学生进行投掷动作教学。由于投掷类项目属于封闭式技能项目,它是在固定的环境中完成,该项目的操作者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间启动动作,完成投掷。由于每名学生对于动作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不同的身体练习。因为只有了解了个体在学习情境中的特征,体育教师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因此,应对体育教师需提出严格的要求:其一,具备运动技能,即展示运动技能和运动模式的能力;其二,具备教学技能,展示对动作概念、原则、策略以及战术的理解;其三,具备热爱职业、爱学生、爱自己的能力。只有在各项都满足的情况下,体育教师才能设计出适于每名学生的教案,进而达到更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四、总结
“感知身体”能力是一种个体能够体验到对自身身体的掌握和控制感的能力。“感知身体”能力包括在运动中感知自己的身体变化、力量控制等,并通过攀爬、跳跃、保持平衡和滑行以及捉迷藏、逃跑和被抓等运动方式检验自身的灵活性,可以说感知体验是学生动作行为的基础[3]。首先,本单元教学设计以“感知身体”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而“感知身体”中“学习主体”的出现是重点。其次,从“学习主体”的学习中体现了“感知身体”的内在关联性,即练习投掷运动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操作性动作技能中的投掷能力,即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与全身协调能力。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与全身协调能力从教学的进度和连续性来看,可以帮助学生为发展各项难度较大的投掷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对“感知身体”内容的强化要求教师必须掌握多种技能。总而言之,“感知身体”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对于这个学习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虽然“感知身体”并不是唯一设计单元计划的方法,但以“感知身体”为主线设计单元计划确实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思路提供了新的方向。
表1 原地侧向投掷垒球运动原理弹性框
[1]Payne G,耿培新,梁国立.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孙喜和,翟孟杰.以“我”为运动学习主体的教学思考[J].体育与科学,2016(3):24-29.
[3]宁科,沈信生,邵晓军.3~6岁幼儿移动性动作发展与”感知身体”能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12):74-81.
本期“案例研析”主持团队名单
主 持 人:浙江宁波 陈昌福
栏目指导及嘉宾主持:浙江师范大学 孙喜和博士
成 员:湖北武汉 徐仲书安徽安庆 李 莉山东青岛 于周涛广东汕头 任洪章山东高青 付国超浙江湖州 马晓敏山东肥城 李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