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发展战略研究
——以增长极理论的视角

2017-09-03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配套改革增长极经济特区

李 阳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发展战略研究
——以增长极理论的视角

李 阳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改革开放以来,在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的指导和实践下,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区域、城乡等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面对问题,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本文从增长极理论出发梳理并分析了中国的经济特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实践的理论依据和战略布局,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负面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增长极;非均衡增长;发展战略

一、引言

1978年以来,中国兴起了高规格大规模的开放浪潮,从创办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城市,从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全面开放沿边内陆地区,从加入世贸组织到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从参与世界各类合作组织到自主提出“一带一路”的宏伟战略。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从积极主动“引进来”到大刀阔斧“走出去”的过程,就是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应用和发展的过程。改革开发以来先后实施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城市、西部大开发、东中西发展、中原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非均衡发展战略。增长极理论在以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历程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就是打开国门对外开放的发展史。世界各国的发展史证明了一个真理:开放才能带来繁荣。每个国家、民族只有将自己的部分文明成果汇入世界文明的海洋,才能获得前进的能量。开放和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的总潮流[1]。

1.经济特区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于1979年试办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出口特区,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将其改称为经济特区,特区成为非均衡发展理论在中国应用的排头兵,是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地。后逐步设立海南、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特区,目前共7个国家级经济特区,见表1。

2.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试点)

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中央政府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动力、以全方位改革试点为主要特征,在全国设立多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见表1。相对于经济特区,试验区更具本地化特色和潜在优势。从地域分布看,试验区(试点)的批准和设立倾向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目前国务院已先后批准了12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主题上分可分为开发开放的、统筹城乡的、“两型”社会建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探索的和农业现代化以及资源型经济转型的[2]。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过程中,更多地以地方特色和前期经济发展基础为依据,更利于“市场机制下自发产生的增长极”的形成和发展。

3.自由贸易试验区

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加大开放力度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自2013年9月27日国务院批复成立第一个自贸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经过四年三次谋划布局和快速发展已形成“1+3+7”的自贸区格局,见表1。战略布局更加重视中西部等内陆地区发展,以自贸区优惠政策为导向,以航空、高速铁(公)路等交通优势为依托,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特别是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设立的第三批试验区,为内陆地区注入了更多的活力。自贸区的设立进一步激活了市场要素,更加有利于“市场机制下自发形成的增长极”的快速健康发展,也促进了老增长极扩散效应的发挥。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谋划国内发展的具体的、重大的战略布局,将有力提升中国各区域协调度,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目前中国已设立的经济特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已覆盖中华大地的15个省市区(表1),各类别试验区以“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遍布整个中国。在“一带一路”宏大战略的指引下,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东部地区继续发挥领航之力,纵深广阔的内陆地区发挥后发优势迎头赶上,潜力巨大的沿边地区借助区位优势竞相发力。

表1 分省、区、市和地区的国家级开放试点(试验区)统计

三、辉煌成就和负面效应

改革开放至今,沿海与内陆、东中西部、城市和农村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非均衡增长战略下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对外投资全球第三,经济总量和市场规模全球第二,外汇储备、吸引外资和对外出口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在创造“中国奇迹”的过程中成为中国“成长中的烦恼”。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城乡发展差距较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匹配以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有待加强[3]。

四、应对策略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四大板块指大力建设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三大支撑带指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长江经济带[4]。在西部地区开工建设一批综合交通、能源、水利、生态、民生等重大项目,落实好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政策措施,加快中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网络等建设,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支持力度,完善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相信在五大理念的引导下,以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劳可以进一步缩小地区、城乡等方面的差距。

[1]彭永岸.内陆开放与沿海开放互补研究.经济问题探索,1993(10):35-39

[2]我国已批准12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10/c_1111068893.htm,2014.6.1.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全面小康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2016.1.

[4]专家解读两会新词:“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央广网.http://country.cnr.cn/focus/20150330/t20150330_518168805.shtml,2015.3.30.

猜你喜欢

配套改革增长极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者
——评《中国经济特区四十年工业化道路: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创新实践
卷首语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论经济特区在我国非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海岸增长极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广东高校实施绩效工资改革的问题研究(一)
贵阳市实施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情况研究
南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