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下,智慧医疗中的“大智慧”
2017-09-03编辑整理张晓利
编辑整理/本刊记者 张晓利
互联下,智慧医疗中的“大智慧”
编辑整理/本刊记者 张晓利
医院是骏马,互联网让医院变成一匹飞马。智慧医疗恰是借用互联网为医院赋能。
在互联时代,各行各业都受其影响,发生变化,医疗也不例外,智慧医疗已成为医院发展炙手可热的工具已是不争的事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各地医院纷纷结合医院周边大环境,探索“本土化”的智慧医疗。6月23日,在中国医院院长年会“走进大西南”天府峰会上,来自宁夏、喀什、成都、上海、江阴等物理距离跨度很大城市的医院院长,分别带着他们的思考和探索共聚一堂。
“互联时代,医疗信息化建设呈现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的现状”“互联时代智慧医疗‘以人为本’”“云医院开启健康的手动模式”……5位院长慷慨解囊,分享了他们在内因驱动下,智慧医疗的做法及其逻辑中的智慧。
以集团化打破“信息孤岛”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院长杨银学曾多次表示,医院是骏马,互联网让医院变成一匹飞马。那么,他是如何借用信息化为医院赋能的呢?
“目前信息化建设存在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的弊端,多数医院关注系统采集,而忽略了信息共享与利用,同时,医院信息系统缺乏专业的梯队人才。”做了多年医院院长的杨银学,深谙目前信息化的弊端,也结合当地特色进行了考量。
于是,杨银学带领囊括了37家成员单位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院管理集团”建设了宁医大医疗集团信息交换平台和集团数据交换中心,衔接总院、分院,协作医院、患者,将“信息化孤岛”集成在一起,实现集团内互联互通。
据杨银学介绍,在医疗集团内部,实现了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信息、检验检查结果信息等的交换和共享;实现了统一预约、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电子病历检验检查结果共享和互认。
杨银学表示,大数据创新应用平台的建立,打通了医疗“信息孤岛”,实现了患者、医院、政府三赢:对于患者,在集团内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就医,都可以避免做重复的检验、检查项目,从而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减少了医疗费用支出;同时,患上慢性病,也可得到持续性闭环管理。
对于医院,在数据的驱动下,一是实现了区域性医疗资源的调动+患者健康管理手段、诊疗合理性分析+医保成本控制能力、病案挖掘+诊疗活动智能化水平、集团服务质量效率评价+运营管理决策的四个升级。
二是以集团化将“信息孤岛”集成在一起后,集团内医院降低了软件投入,数据中心机房投入,服务器、存储、各种安全设备的采购投入以及运维投入。
三是利用共享平台,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各级各类培训、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加大基层教学培训力度。
对于政府,有利于分级诊疗的推行、实现医疗信息统一管理、提供决策的数据支撑。
2015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互联互通标准成熟度四级甲等的测评,也是西北唯一一家通过该等级测评的医院;同时,与微医合建宁夏互联网医院。
然而,这一切的努力均以“改变宁夏省、区、县、乡四级医疗架构尚不完整,基层卫生机构的配置无法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的现状,助力分级诊疗落地”为初心。
除了大数据创新应用平台的建立,该院通过“派、训、讲”,做到管理输出、技能输出、人才培养、质量控制、信息共享、多点执业、双向转诊让优质资源下沉。同时,建立了高血压病联盟、糖尿病联盟、脑卒中联盟、儿科联盟等专病联盟推进分级诊疗;构建了全民疾病与健康管理体系,实现了院前、院中、院后的闭环管理;建立了宁夏医学远程会诊中心、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远程无创心电诊断中心……这一系列举措为“医院管理集团”带来不少的转变,从而使集团内实现同质化指日可待。
信息化助力医疗“重中之重”
如今,云计算、移动医疗、大数据是时髦的话题,但走好信息化建设的“本土化”之路才会事半功倍。对于接壤多个国家、地域广阔、优势医疗资源匮乏的喀什地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邹小广认为,远程医疗、应急医疗领域、全民体检健康大数据,是当地医疗的“重中之重”,更需要信息化和智慧医疗助力。
据邹小广介绍,在喀什地区,现有三甲综合医院2所,县级综合医院12所,乡镇卫生院167所。据新疆统计年鉴2011年的数据,平均每万人床位数为41.33张,平均每万人医生数为12.45人,人均床位数和医生数也均比较低,医疗资源严重匮乏。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其中的一家三甲医院,邹小广认为,在互联时代,人+科技(技术)+帮助人=智慧。在注重“打铁还得自身硬”强自身的同时,他同样推崇“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地助基层。
该院在智慧医疗关键技术的探索中有众多可圈可点之处。首先,进行了内部医院信息化建设,打造了数字化医院、数字化手术室,引入掌上医院,检验、检查报告及胶片自助打印机系统等移动助医平台……
在强大了自身后,邹小广考虑到喀什地区地广人稀,以及“县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50%左右,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率15%~20%”的现状,开始以智慧化助力远程医疗。
该院投入1000万元,构建了极具“普惠性”的地县乡三级远程服务平台,先后开通了喀什地区、克州两地州14个县医院,123个乡镇卫生院,形成跨越行政区划,覆盖喀什、克州、和田、兵团第三师等地的远程网络格局,得到了当地广泛认可。
目前,该院已与县乡医院完成近1.2万例远程会诊;与疆内、疆外30余家上级医院开展了1.7万多例远程会诊。
与此同时,结合喀什地区交通事故多、暴恐事件多的情况,该院还把智慧医疗运用到了应急医疗领域,建立了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重症于一体,以复苏、创伤、急危重症等为特色的应急医疗管理体系。
该体系基于物联网、移动医疗技术,实现了地县乡医疗机构三级联动,多次在重大突发医疗紧急救援事件、暴恐事件中应急救治。如今,“应急综合实力强、实战经验丰富”成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大特色。
同时,该院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医疗等技术,建立南疆远程医学诊断中心、南疆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以及全民体检健康大数据管理平台。
在规划中,该院还将建设智慧医疗体系以及在“组团式”援疆模式下共建引智工程。
此外,在传统帮扶上,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秉承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原则,开展了“帮助县级医院培养院长、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人员”之路。
云医院开启健康“手动模式”
在发达的上海,医疗信息化也走在全国前列。处于上海最繁华地段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于2015年12月16日,成立了上海首家云医院——徐汇云医院。运行至今,徐汇云医院得到了更多病患的接受和认可,仅2016年年服务人次达33万,院外布点600余家,注册用户7万余。
据徐汇云医院执行院长朱福介绍,徐汇云医院以徐汇中心医院为纽带,将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站点的专家、全科医生,与养老机构、家庭病床、社会药房、工会会员、远程医疗机器人及每一位个体使用者互联互通。同时,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线上,通过视频音频,医生与患者“掌上面对面”“视频面对面”,完成诊疗、双向转诊及健康管理;线下,基于网上预约实现到院优先就诊,为患者提供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的便捷、经济、规范、标准的智慧医疗服务。
“云医院调集了全院各科40多位专职、专家医生团队,通过视频音频与用户‘视频面对面’。”朱福在演讲时说,云医院以诊疗时间8分钟、服务时间24小时……等十项规定,使云医疗走向了标准化,实现了视频看医生、远程医疗、实时远程会诊、全程云随访、全程云健康管理、云支付、云配送、云预约、云挂号九大功能。
据朱福介绍,患者在社区医疗服务点内,登录电脑上下载的“云医生”软件,进入网上诊室,通过摄像头就可以和医生实现视频通话。由于服务点内备有包括血压计、血糖仪在内的8种常用医疗设备,在服务人员的指导下,患者的检查报告可立即上传到医生端。医生在询问患者日常情况之后,可以为患者在线预约徐汇区中心医院的专家。整个诊疗过程不超过20分钟。
如此一来,老百姓在遇到普通感冒、心血管病或高血压门诊随访、皮肤病等常见病的时候,可以省去来回医院、排队的时间成本,几乎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第一步诊疗。即便是需要到医院继续看病或是转院,也可以在前期处理后实现电子预约。
上海徐汇云医院计划通过简化分级诊疗流程、构建医联体内信息一体化、提升基层医生诊治水平、均衡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最终实现分级诊疗;还尝试了送药到家和社会病房,助力医药分开。
朱福表示,徐汇云医院实现了健康医疗模式创新、“医院+互联网”模式创新、云架构下医改落地模式创新、居民就医模式创新、服务运营模式创新,得到了广泛认可。目前,已有不少老百姓形成了一有健康问题,手点“上海徐汇云医院”视频看医生的模式。
重投入+广覆盖赢机遇
信息化需要资金支持,有时资金投入被视为是否重视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江阴市人民医院可谓花重金建设信息化。
“从2004年至2016年,我院平均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占年平均业务收入的1.15%。”江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陈国强在演讲时表示,医院信息化全面建设早在1997年就开始进行,如今已实现万兆主干网、千兆到桌面的医疗局域网,终端已达1700余台,所有终端全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在陈国强看来,在江阴市人民医院的发展进程中,信息化功不可没。据陈国强介绍,该院信息化建设可谓无处不在。首先借用信息化改善了服务流程,开设了电话预约挂号、网上预约挂号、自助预约挂号、微信预约挂号、现场预约挂号、省平台预约挂号、诊间预约挂号、出院复诊预约挂号八种预约挂号方式,实现了预约挂号分时段预约。
2016年,该院还引进了集自助挂号、充值缴费、发医疗卡、发病历卡、预约挂号、预约取号、报告打印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医疗多功能自助机,可通过银联、支付宝、微信移动支付。目前,该院的掌上医院也在建设中。
“只要信息化真正服务了一线,一线人员自然会支持信息化。”陈国强表示,在江阴市人民医院,分别引入移动门诊输液系统、移动查房系统、移动心电系统、移动护理系统、移动护理质量管理系统、移动点餐服务系统、临床知识库等无线技术,极大地方便了一线工作人员,其工作压力也随之减少。
同时,该院打造了ICU探视系统,家属可以通过视频、电话的形式与患者实现探视与对讲;建成了远程会诊系统,实现了医院与上海、南京等地专家之间的双向视频远程会诊。随着这些举措的实施,患者满意度也呈上升趋势。
江阴市人民医院还完成了区域卫生信息化,医生工作站可以访问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获取患者在全市医疗机构的就诊信息、居民健康档案以及其他医疗机构检查信息。
最后,在体会到互联网带来机遇的同时,陈国强表示也感受到了挑战。当马云扬言互联网医疗将吞噬实体医院时,他坦然地说:“危机感不免油然而生。”
但毫无疑问,江阴市人民医院无疑是抓住了机遇,建成了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地区级综合性的数字化医院。
以迭代思维创智慧新征途
在互联网走向物联网,再一步步走向医联网的同时,在平行的维度中,医院的信息化发展之路也经历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
在成飞医院院长刘作林看来,医院院长要有迭代思维,即看准了前面这一步,马上再看下一步,用快速迭代、快速试错、快速修改的方法,小步快跑往前做。“换个角度就有新高度,拥有创新就能赢得新发展。”
在成飞医院,1996年就开启了信息化发展,20年的探索组成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树状轴。在这个树状轴上,有几个节点作用非凡。
例如,1996年,引入了第一代HIS系统;2003年,引入了第二代HIS系统;2006年,引入检验系统(LIS)……2015年,引入第四代HIS系统、全结构化电子病历、数据集成平台。
“一个品牌的形成,离不开三大元素:激情、集体智慧、有意义的创新。”刘作林以华为品牌的成功诠释着他对“互联下智慧医疗新征途”的理解。
“作为医院管理者,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努力推动‘互联网+医疗’的落地和实现。”刘作林表示,2016年,“促改革、强运营、推信息”的成飞医院发展主题和五个“互联网+”的工作目标就是在思维方式转变后的理念落地过程。
目前,成飞医院打造五个“互联网+”,即互联网+导诊服务、支付服务、自助服务、互动服务、大数据服务。
在智慧医疗探索中,成飞医院启动了基于患者体验的第三方测评,客观评判医院管理的短板,分别从流程上和管理角度促进医院品质提升。具体操作如下:通过对入院、接诊到护理、治疗以及价格认知等13个医疗环节服务体验进行分析,了解患者满意度,查找医院问题环节和主要失分因素;对17个医院内涵管理模块质量分析,客观真实反映医院内在品质得分,查找医院管理短板和缺陷,明确管理优先改进选择。
如何打破医院信息的孤岛?成飞医院建立了全景化临床数据中心,以患者为中心将HIS、EMR、PACS、LIS等各个业务系统中的历次就诊诊疗数据汇集,并标准化,形成全景病历库;并为医生提供覆盖患者就诊全过程的诊疗工具,如移动查房、多学科会诊、同屏远程会诊等。
同时,成飞医院积极涉足互联网医院。刘作林认为,应打造实体门诊+区域中心+信息平台,使线上线下全部闭环,这就要求做到院内+平台+专家+患者+第三方的高度融合。
如何做到?这就需要拆除我们在自觉和不自觉中为“创新”设置的精神壁垒。“换个思路,才有出路”,只有创新才是打造智慧医院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