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南阳儿歌的艺术特征
2017-09-03康莹
康 莹
(河南省驻马店泌阳县教师进修学校,河南 驻马店 463700)
浅谈河南南阳儿歌的艺术特征
康 莹
(河南省驻马店泌阳县教师进修学校,河南 驻马店 463700)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南阳儿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内容简单,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形成了多种倍受儿童喜爱的特殊的传统艺术形式。
南阳儿歌;特色方言;艺术特征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是民歌的一种,全国各地都有。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等形式。一首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就像是一对对翅膀,带着纯真的孩子们在色彩缤纷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南阳,古称宛,位于中国河南省的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以汉族居多,民风朴实,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南阳儿歌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内容简单,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形成了多种倍受儿童喜爱的特殊的传统艺术形式,如字头歌、游戏儿歌、颠倒歌、催眠儿歌等。
作为一种艺术体裁,南阳儿歌在语言方面具有多种特点,主要体现在韵、特色方言、节奏几个方面。
“韵”——是指押韵。不论是诗词文化还是儿歌艺术,“押韵”必是创作宗旨之一。所谓“无韵不成诗”、“无韵不儿歌”正是此意。有韵的语言材料,往往更易引起我们的兴趣,也就更容易学会,乃至终身不忘。比如在民间常流传一句话叫“想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广为流传,很多偏远的地方都知道要想发展经济就得先解决交通问题。这六个字除了揭示了一个因果关系外,更重要的是它还很押韵,两句话的末字“富”和“路”都押“u”韵。因此人们一听就记住了,并逐渐流传开来。《元素周期顺口溜》也是一例,正是因为它押韵的特点,同学们很快就记住了化学周期表,再比如南阳儿歌“肚子疼,叫王营,王营有个好先生,又是掐,又是拧,看你小儿疼不疼”。共有六句,全歌都押“eng”韵,说唱起来非常有趣。
方言——南阳儿歌作为一种地方性文化,在语言内容上自然会有地区语言的特点。如南阳方言中常以“枯楚”代表普通话中的“有褶皱、不整齐”,以“嗝贻人”代表“讨厌人”…方言,也可指相同的文字发音不同,这是相比京音而言。如南阳方言“绿”发音“lu”,“色”发音“shai”,“没”发音“mu”等等,质朴幽默,别有一番趣味。
在我所收集的南阳儿歌中方言是随处可见,如“板凳板凳摞摞…叫个小虫…”中的“小虫”其实是“麻雀”的意思;“山老鸪,黑黝黝,俺上外婆家住一秋…”中,“住一秋”的意思是说“留宿一晚”;“老表老表,下河洗澡,洗哩白,上不来,洗哩黑,气哩哭”中的“哩”字代表的是“的”的意思。方言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因素,有一部分是古代词汇在当地民间留传,并得以保留至今,因此南阳方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节奏——将时值长短不一的音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音长和音强),称之为节奏。节奏与押韵一样,是儿歌创作宗旨之一。儿歌常常伴随一定的游戏动作,想要使作品能与游戏过程相配合,必须呈现出音乐美和律动感。如孩子们在跳皮筋时所唱的儿歌:“小皮球,香蕉橘,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它的节奏如下:
每三个小节一反复。
再如“美丽的公主是华峥,爱蹦爱跳的老顽童,爱吃烧鸡的洪七公......”它的节奏图示如下:
这里出现了十六分音符,因为唱词中的“的”字为轻声词,需要快速带过。
再如一个游戏儿歌:“野鸡翎,砍大刀,你的人马叫俺挑,挑谁?挑玉梅,玉梅不在家,挑恁姊妹仨,姊妹是谁?”节奏图示如下:
这八个小节的拍数分别为:2拍、2拍、4拍、2拍、2拍、3拍、3拍、3拍,我们把它进行组合,前三小节组合(2+2+4),第四、第五小节组合(2+2),第六、第七小节组合(3+3+3),组合后我们会发现每一组中相邻的两小节拍数相同。因为儿歌押韵的特点,使整首歌曲有明显的、对称的音乐美和律动感,呈现出欢快活泼的效果,这就是儿歌能够吸引孩子的一个主要原因。
民间儿歌作为民间艺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儿童训练语言的方式、启迪心智的教材,更是儿童情感教育的一位良师。儿歌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种体现。保护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合时代特色,彰显民间儿歌的艺术魅力,从而使我国的民间艺术在创新中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