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中的民间音乐元素*
2017-09-03吴娜娜
吴娜娜
(淮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论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中的民间音乐元素*
吴娜娜
(淮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作品,在旋律写作、调式调性布局、和声配置,曲式结构的安排等方面都体现了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特征,学界对其作品的研究角度多是基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然而,格什温作品中融入的大量黑人民间音乐元素却经常被忽略。本文试以格什温的代表作《蓝色狂想曲》为例,从中古调式的使用,拉格泰姆节奏的展示、布鲁斯风格的体现、爵士元素的融合等方面进行阐述,进一步对格什温的音乐创作做不同维度的探究和思考。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西方艺术音乐;民间音乐
美国作曲家格什温被认为是西方艺术音乐走向通俗化方向的先驱人物,他的代表作品《蓝色狂想曲》独具一格地将民间音乐与西方艺术音乐相结合,其作品无论是旋律写作、调式调性布局、和声配置、曲式结构的安排都充分运用了西方艺术音乐的传统创作技法。除此之外,格什温作品中的融入的大量黑人民间音乐元素的创作方法亦值得重视。下面,文章将从中古调式运用、个性化节奏特征、特殊旋律处理、装饰音的巧用、特殊音色处理五个方面对格什温《蓝色狂想曲》这首作品中融入的民间音乐元素进行阐述。
一、中古调式运用
通过对作品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作曲家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音阶模式。
1.布鲁斯音阶:
谱例1
这段带有典型爵士乐特征的旋律出现在乐曲开始部分,由降B大调的属音开始至主音结束,从吹奏上来看,快速跑动的音阶经过句将带有布鲁斯风味的音阶式旋律,演绎的别具一格。
2.多利亚音阶:
谱例2
如谱例所示,带有降三音和降七音的十连音,明显是多利亚音阶的运用,这样的处理使得音乐明显有别于大小调的风格,增添了乐曲的独特魅力。
3.依奥利亚音阶:
谱例3
音乐进行到此处,调式转入A大调,降三、六、七级音的使用,显现出作曲家在手法上的变化,显然,此处使用了依奥利亚音阶。音乐情绪也在逐层递进,张力也逐渐增强。
谱例4
4.米克索利底亚音阶:
谱例5
谱例第一小节中降VII级音的使用,说明作曲家在此处是使用了米克索里底亚音阶。
5.利底亚音阶:
谱例6
第三小节降IV级音的使用,也同样说明了此处的音乐使用了利底亚音阶。
二、个性化节奏特征
在格什温《蓝色狂想曲》的创作方面,艺术音乐与爵士乐的结合不仅体现在音阶的使用上,还体现在节奏的运用上。具体表现如下:
1.拉格泰姆节奏
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借鉴了拉格泰姆和布鲁斯等一些传统的爵士乐形式,而拉格泰姆的切分节奏是这首作品的主要特色。
拉格泰姆的“音乐特征是由两种各自富有特点的节奏配合而成的,由低音部分的常规节奏来对应高音声部弱音位置,由此获得重音的强化节奏音型。最常见的是在低音部分有规律的出现强有力的四分音值的两拍子,或是由八分音符组成的有规律的高低起伏、跳跃性的低音。同时,高音旋律部分用‘错位式’的弱拍变强拍的手法造成切分节奏来进行呼应。”例如:
谱例7
这种节奏形态的使用,往往体现的是一种忧郁、愁苦或悲鸣的情绪。在这里它表现了美国黑人内心的一种情感。
谱例8
2.布鲁斯节奏
布鲁斯节奏由黑人灵歌发展而来,带有一种悲苦、愁怨之情。布鲁斯节奏通常分为切分或者是带连音线的节奏型,这种节奏性打破了原有的节奏强弱,给人一种摇摆不定的感觉。例如谱例(原总谱第138小节)
谱例9
谱例第一、二小节中萨克斯声部的主旋律,在连音线的使用下形成的切分节奏,使得音乐风格在这里得以淋漓尽致展现。
三、特殊旋律处理
格什温在《蓝色狂想曲》创作中对民间音乐元素的汲取上,还表现在旋律的特殊处理方面。
谱例10
作曲家在乐曲开头部分经过上行的十七个音符之后的旋律,明显具有典型的民间音乐爵士风格,这种处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定位了该作品的风格——带有民间元素(或流行元素)的古典音乐。
如谱例(原总谱第37小节)所示,这是由钢琴所演奏的A大调的主题变形。
谱例11
爵士乐的另一大特点就是音乐的即兴性。为了防止频繁的反复所造成的音乐过于单调这一问题的出现,格什温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多个主题贯穿于全曲,不断地反复,通过对主题的变形——音程的转换、节奏的转变及调性的改变等手法增加音乐作品的吸引力。”
在《蓝色狂想曲》这首作品中,在乐队停止演奏的时候插入了钢琴的独奏,例如乐谱第24—37小节、第49—71小节等都有钢琴的即兴独奏,其中乐队也不断地重复演奏着各个主题。而有时相同的主题由不同的乐器演奏,时而是单簧管,时而是钢琴,时而又是长笛,有时甚至是低音贝斯,这种主题由不同乐器演奏得层出不穷。这种轮流应答式的演奏,使得音乐生动活跃,正当人们欣赏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之时,钢琴的华彩骤然出现,令观众产生迷乱的错觉。
这种手法的使用,突出说明了格什温在旋律处理方面的特殊手法,将民间音乐的手法与专业音乐的创作相结合,带给作品非同一般的风格。
四、装饰音的巧用
一般来讲,装饰音的使用并不能成为一部作品显著的手法,但在《蓝色狂想曲》中,格什温大量使用倚音,他将倚音与带有爵士味道的节奏、旋律处理、调式等融合使用,增加了作品的爵士韵味。
1.半音式的倚音
谱例12
短小的半音式的倚音使得这个乐段的拉格泰姆节奏型更具有动感,更有爵士韵味。
2.经过式倚音
谱例13
这种经过式倚音,从音头到它所修饰的音都是以半音阶或全音阶的方式进行的。
3.颤音式的倚音
谱例14
此处是在倚音被修饰音之间增加了一个上波音,带有颤音的感觉,股成为颤音式倚音。
五、特殊音色处理
格什温在《蓝色狂想曲》创作中对民间音乐的汲取和运用上,还体现在对音色的特殊处理上。他用强有力的重音来模仿工业革命中的机器轰鸣,用管乐的合奏来表现美国社会的繁荣景象。
还以乐曲的开头部分为例,在单簧管的颤音后十七连音的上行音阶的音色处理,明显不同于传统管弦乐队中单簧管的吹奏,它更多的是从音色上模仿爵士乐的特点,模糊固定音高,不突出固有调性。钢琴声部的第一主题和圆号的第二主题,同样是要求演奏者模仿爵士乐的音色,将民间元素——爵士乐风格充分突现。
六、结语
正如科普兰所说:“二十年代的艺术家们充满了活力和生机”,这种“活力和生机”也反映在了格什温的作品当中,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音乐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蓝色狂想曲》创作中特殊的旋律处理,极富个性的黑人音乐节奏,装饰音的巧妙使用等使得这部作品熠熠生光。另外,这首乐曲“拓宽了钢琴音色,增加了钢琴音乐的表现范围。这首作品不论是在演奏技巧上还是音乐表现上都具有一定的深度,尤其是其中对爵士素材的运用,对演奏者在乐曲风格的把握以及演奏技巧上都提出了考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将民间音乐、流行音乐与古典专业音乐相结合,不仅为美国流行音乐增添了一抹亮色,而且也开辟了美国专业音乐的另一条路径。■
[1] 尹航.浅析乔治·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中的爵士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7,5.
[2] 潘龙华.试析《蓝色狂想曲》的“爵士”情缘[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3] 黄雅.爵士乐与《蓝色狂想曲》[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03.
[4] 藤头.“交响式”的爵士乐——《蓝色狂想曲》[J].乐器,2003,06.
[5] 辜爽.论格什温《蓝色狂想曲》音乐语言及其演奏[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10.
[6] 张慧.简析乔治·格什温与他的爵士情结—《蓝色狂想曲》[D].西安音乐学院,2011,6.
[7] 郭昕.爵士乐语言在格什温作品中的创造性运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5,4.
[8] 金晶.浅析爵士交响《蓝色狂想曲》的钢琴艺术蕴涵[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9] 宋婧.《蓝色狂想曲》中的几种爵士因素[J].音乐生活,2008,06.
淮南师范学院校级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多元文化视阈下的西方艺术音乐研究——以R.施特劳斯音乐为例》研究成果(2012WK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