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水系青虾交配苗种繁育及成虾养殖试验

2017-09-03滕功名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幼虾青虾体长

滕功名

(泗阳县农业委员会,江苏宿迁 223700)

不同水系青虾交配苗种繁育及成虾养殖试验

滕功名

(泗阳县农业委员会,江苏宿迁 223700)

对不同水系的青虾进行交配,能使青虾养殖规格得到改善。文章利用长江和太湖2种不同水系的青虾开展交配苗种繁育及成虾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性成熟青虾亲本交配得到的虾苗规格整齐,成虾养殖体长平均可达6.4 cm,能够使青虾种质得到明显改善。

不同水系 青虾交配苗种繁育 成虾养殖 试验研究

青虾作为著名的虾种,在我国多个地区的水系均有分布。而江苏地区的青虾养殖业一直较为发达,主要由于各水系的青虾性状较为优良。但随着集约化强度的提高,该地区也出现了青虾性状退化的问题。因此,要通过对不同水系的青虾进行交配,实现品质改良,进而更好地推动青虾养殖业的发展。

1 不同水系青虾交配苗种繁育试验

1.1 试验条件

在开展不同水系青虾交配苗种繁育试验时,选取的试验地点为江苏省宿迁市水产养殖试验示范基地。试验时间为2016年7~11月。试验选用了面积为0.2 hm2的长方形池塘。幼虾分别来自于长江水系和太湖水系。

1.2 试验方法

1.2.1 幼虾培育

2016年4月,从苏州太湖采集了250 kg体长平均达到4 cm的青虾。5月,从长江完成了250 kg体长平均达到4 cm的青虾采集。从太湖和长江运输青虾到基地,运输成活率分别达到97%和99%。在青虾交配繁殖试验中,每667 m2投放30 kg青虾种。在幼虾养殖中,水体透明度始终控制在30~35 cm,使用的饲料为青虾颗粒料,粗蛋白含量为32%。同时,为青虾安设了网片和部分水花生,以供其栖息[1]。每隔3~4 d,需进行1次新水注入。每隔半月,需进行1次追肥,肥量控制在30~50 kg之间。在试验过程中,还要进行杀虫剂的局部泼洒,从而将水中的轮虫杀死,以提高青虾出苗率[2]。根据水色,则可以进行杀虫剂泼洒量的调节,一般以泼洒完2 d后,水色加深为宜。养殖时间长达20 d后,可进行体长5 cm以上的性成熟青虾的捕捉。交配试验时,雄虾与雌虾比为1∶4。其中,雄虾为步足长至少为体长的青虾,雌虾为III期[3]。经过6 d的捕捉,共获得30 kg太湖雌虾和30 kg长江雌虾,并获得各8.5 kg的雄虾。在面积为0.2 hm2的试验池中,需将2种水系的雄虾和雌虾交换,并进行强化培育。2016年6月中旬,共获得20尾抱卵虾。经过观察发现,如表1所示,虾卵颗粒较大,子1代幼虾规格不整。

对虾苗规格进行测定发现,体长在0.5~0.8 cm的幼虾数量为2只,比例为6.6%;体长在0.8~1.0 cm的幼虾数量为4只,比例为13.2%;体长在1.0~1.5 cm的幼虾数量为11只,比例为37.1%;体长在1.5~2.5 cm的幼虾数量为8只,比例为26.4%;体长大于2.5 cm的幼虾数量为5只,比例为16.7%。在7月底完成捕捞后发现,长江雌虾与太湖雄虾共完成600万尾虾苗繁育;长江雄虾与太湖雌虾共完成60万尾虾苗繁育。

1.2.2 亲本试验

表1 交配虾受精卵发育情况

在进行青虾交配幼虾繁育的同时,于2016年5月分别从太湖水系和长江水系完成了50 kg青虾雌虾和10 kg雄虾的采集,并进行雌雄交换,同样在0.2 hm2试验池完成驯化养殖。在2016年6月初,青虾就已经抱尾,在6月中旬同样完成了20尾抱卵虾的采集,发现无橘黄色交配虾产生,青灰色和淡黄色交配虾数量分别达到了12只和6只,已经孵化的交配虾有2只,分别占总比例的30%、60%和20%。由此可见,此次试验性成熟交配的受精卵拥有基本相同的发育情况,而获得的子1代幼虾则拥有整齐的规格。经过观察可以发现,90%的卵在7 d时间内孵化出来。经过25 d,绝大多数虾的体长在1.5~2.5 cm范围内。在7月底完成捕捞后发现,长江雌虾与太湖雄虾共完成140万尾虾苗繁育;长江雄虾与太湖雌虾共完成165万尾虾苗繁育。

2 不同水系青虾交配繁育后的成虾养殖

2.1 试验条件

在成虾养殖方面,主要开展了土地流水高产试验。试验开始的时间为2016年7月中下旬,共完成22万尾太湖雄虾和长江雌虾的投放,投放虾的体长在1.0~1.5 cm范围内,试验池0.08 hm2,每667 m2约18万尾。与此同时,完成了32万尾太湖雌虾和长江雄虾的投放,试验池0.12 hm2,每667 m2约18万尾。此外,完成了32万尾养殖虾的投放,对照池0.12 hm2。

2.2 养殖方法

在成虾养殖过程中,采用了沙质气头充气机进行增氧,分别于虾池四周距离岸边1 cm的位置完成了400个气头的均匀安装,并在试验池完成了一些轮叶黑藻和少量聚草的种植。在后期养殖阶段,水草覆盖率能够达到40%。为给青虾提供栖息地,进行了网片假设。为降低秋季繁育对成虾养殖的影响,还在试验池出现幼虾时,加强排水,从而将幼虾排出试验池。

在成虾养殖上,主要进行人工配合饲料的投放。从开始养殖到8月中旬,虾苗平均体长约为2.5 cm,需进行微颗粒饲料投放,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6%。从8月中旬至9月上旬,虾苗体长在2.5~4.0 cm之间,需进行小号颗粒饲料投放,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4%。在虾苗体长4.0 cm以上时,需投放成虾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2%。在日常饲养中,要在每日上午8时,完成全天1/3饲料的投放,并在每日下午5时,完成剩余饲料的投放。要按照池塘虾体重的3%~4%进行日投饲料量的计算。在养殖期间,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 cm左右。

2.3 养殖情况

从每月的测定情况来看,养殖虾的体长最短,除了第1阶段与其它青虾一样在1.0~1.5 cm范围内,但在后续养殖过程中,一直生长缓慢,在最后捕获阶段,体长仅在3.1~5.9 cm之间。相较于养殖虾,天然抱卵虾的生长情况稍好,但仍然不如幼虾交配虾和性成熟交配虾。在7~8月的养殖阶段,天然抱卵虾与其它2种交配虾的生长情况并未出现明显差异,但在之后的3个月却开始明显落后,在最后捕获阶段,体长仅在3.3~6.7 cm之间。对比幼虾交配虾和性成熟交配虾,二者在9月15日测定中,体长规格差异并不明显,前者体长范围在3.3~4.7 cm范围内,后者体长在3.2~4.6 cm范围内。到了10月,二者生长规格差异仍然不明显,前者体长在3.8~5.9 cm范围内,后者体长在3.7~6.0 cm范围内。在最后捕获阶段,前者体长在4.0~7.9 cm范围内,后者体长在4.1~7.5 cm范围内。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幼虾交配虾的养殖状况最佳。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开展不同水系青虾交配苗种繁育及成虾养殖的试验可以发现,利用长江水系和太湖水系的青虾进行交配,完成苗种繁育,可以使青虾的品质得到改良。相较于普通养殖虾和天然抱卵虾,交配虾的体长得到了明显改良,平均能够达到6.4 cm,天然抱卵虾和养殖虾的平均体长则分别为5.7 cm和4.7 cm。所以,改良后的虾体长分别高出天然抱卵虾和养殖虾9%和36%。而在实际进行交配苗种繁育方法选择时,尽管幼虾交配虾的成虾体长规格要高一些,但其受精卵同步发育程度却比性成熟交配虾要差。从生产角度来看,还应选择性成熟青虾作为交配虾,以便为青虾苗种繁育和成虾养殖带来便利。

4 结论

从江苏地区的长江水系和太湖水系中进行性成熟青虾的采集,并将青虾作为亲本进行交配苗种繁育,然后进行成虾养殖,则能得到体长规格得到明显改善的青虾。由此可见,相较于天然虾和养殖虾,对来自于不同水系的太湖虾和长江虾进行交配繁育和养殖,能够获得经济和生物学性状优良的青虾,进而为青虾养殖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1] 陶雯.农户青虾新品种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农业大学,2012

[2] 何奇.“太湖1号”青虾繁育技术总结.科学养鱼,2012,(03):5~6

[3] 颜慧,丛宁,魏文志,等.杂交青虾“太湖1号”繁育池塘水质监测及分析.河北渔业,2012,(10):44~46,68

猜你喜欢

幼虾青虾体长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不同环境因素对克氏原螯虾后代幼虾生长状况的影响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北方高寒地区淡水青虾孵化育苗试验
Autosomal recessive 333 base pair interleukin 10 receptor alpha subunit deletion in very early-onset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饵料类型、遮蔽比例与养殖密度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的影响
湖北地区温棚养殖与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生长特性研究
不同隐蔽物环境下红螯螯虾幼虾的生长研究
青虾有价无市,塘口价卖到看120元/斤!这个小品种为何没有得到重视?
爱美的小青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