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洋渔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管理初探

2017-09-03黄振东

中国农业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海洋渔业海洋生物栖息地

黄振东

(即墨市田横镇农业服务中心,山东青岛 266211)

海洋渔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管理初探

黄振东

(即墨市田横镇农业服务中心,山东青岛 266211)

海洋渔业捕捞为人类生存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文章通过对海洋渔业发展的概述,深入探讨海洋渔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并讨论其相关管理措施,以维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和长久发展。

海洋渔业 海洋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影响 管理

海洋渔业泛指海洋水产业,是海洋经济与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海洋为依托,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及相关生理活动的产物来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及以此衍生出的其他生产活动。随着海洋渔业的不断发展,在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增长和发展的同时,大量海洋渔业活动引起海洋物种品质下降,自然海域海洋生物量急剧减少,海洋生物栖息地受到破坏,使得海洋生物的群落结构产生变化,影响食物链传递,从而导致一些海洋生物种类濒临灭绝,降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1 我国海洋渔业发展概述

1949年之后我国海洋渔业开始发展。渔业发展初期,海洋捕捞占主要地位,海水养殖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以后,海水养殖受到国家重视与支持,海洋渔业走出国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十五”、“十一五”期间,海洋渔业继续坚持走以养为主的方针,稳步发展,在此时期海洋渔业结构产业链发生本质性转变;21世纪以后,在政府的支持下,休闲渔业得到蓬勃发展[1]。近年来,我国渔业发展从传统捕捞模式转变为养殖、加工为主,发展海洋休闲渔业为辅的模式。海洋渔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渔民增收、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渔业捕捞技术日益更新,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2 海洋渔业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2.1 生物量及生物种类减少

海洋捕捞会导致海洋里目标生物的生物量急剧减少。由于目标生物分布区域和回游路线相对固定,有目的性或者大强度的海洋捕捞会导致目标生物快速减少甚至枯竭。世界范围内,被开发种类遭受过度捕捞程度达到25%~30%,充分捕捞或者大量捕捞占40%,而这些被充分捕捞或大量捕捞种类经过发展都会进入过度捕捞状态。在中国,只要经济价值较高或受欢迎的种类都会遭受过度捕捞,使得很多渔业生物量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众多主要经济种类都将成为或正在成为濒危物种。

2.2 物种品质的退化

渔业过度捕捞不仅影响目标生物的生物量减少,同时还影响其性成熟年龄、寿命、个体大小和群体的遗传。通常来说,个体大的物种其生殖能力强、怀卵量多、卵径大,因此产出的卵细胞含有生长因子及能量物质更多,连续、强大的捕捞压力,会导致种群个体变小[2]。持续性捕捞大个体生物对性成熟早和生长速度慢的基因群体是有利的,能使群体进化过程发生性成熟年龄变小、生殖能力下降、年龄结构降低和生命活力降低等现象。但这种商业性捕捞经常针对某个特定群种,对于一些雌雄同体或存在性别转换种类来说,必然会使其群体内性比发生改变。

2.3 栖息地的退化

海洋地质结构复杂为其相应生物提供合适的生活场所,并且通过反馈作用来提高生态系统功能,使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栖息地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近年来海洋渔业的迅速发展,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底拖网渔具,极大地改变了海洋生物栖息地的形态、物理结构等。海洋生物栖息地结构的改变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快速下降及物种快速灭绝的基础因素。这种底拖网作业对各类型栖息地都有急剧性与积累性的破坏力,同时这类渔具的强烈干扰会破坏生物地化循环路径,改变沉积物颗粒的直径,使得沉积物中污染物再度浮出,增大水底的营养盐通含量。

3 生态环境系统管理办法

3.1 改变传统的渔业管理制度

要改变生态系统现状必须从改变传统渔业管理制度开始。传统渔业管理制度在具体实施中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制度层面存在问题是其主要原因。因此,需要不断健全海洋渔业法律法规,以适应海洋渔业生态系统管理方式及要求;不断完善渔业管理与协调机制。海洋渔业管理原则应本着适应现实基础,而不是简单的集权和分权,应该加大地方分权及让利益相关者一起参与的力度,以此提升管理透明度,减少政策执行阻力,保证管理制度顺利运行。

3.2 恢复生态系统的状态

只有恢复生态系统平衡,保持种群最大可持续产量水平,才能长期满足人们需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降低资源捕捞量与渔获努力量;(2)减少渔获物的弃补与兼补现象;(3)通过设置人工鱼礁和采用增殖流放的方法以提高资源产出力;(4)努力恢复物种的多样性,运用特定养护措施,保护濒临物种;(5)预防海上污染,清理污染物[3]。

3.3 建立海洋保护区

海洋保护区的建立能完整地保护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原本面貌,海洋保护区能为恢复、发展、保护、繁殖生物资源,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减少人类行为带来的破坏产生极大的作用,为保护海洋环境、海洋资源开辟新道路。当前需要建立的保护区包括:海湾生态系统保护区,海岛生态系统保护区,珍稀动物自然保护区,重要渔场生态环境保护区等。

4 结论

综上所述,改变海洋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方法是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科学化管理。在实际运用中,完善管理体制,实现多元化管理,保证海洋生态系统平衡,满足生态系统发展需求,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曹英志,翟伟康,张建辉,等.我国海洋渔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中国渔业经济,2015,(5):41~46

[2] 赵淑江,朱爱意,吴常文,等.海洋渔业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3):93~97

[3] 房可倩.基于生态系统的我国海洋渔业管理问题研究.中国海洋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海洋渔业海洋生物栖息地
神奇的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动起来
北极新海冰制造项目
什么样的海洋生物会发光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演变与海洋渔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内容价值的海洋渔业生产管理视频数据压缩方法
海洋生物
提升海洋渔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渠道探索
BEAN SCENES
浅谈浅议如何提升海洋渔业档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