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血小板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

2017-09-03长治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046000

中国卫生统计 2017年4期
关键词:搭桥术冠脉阿司匹林

长治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046000) 张 伟 常 春 申 剑 杨 强

抗血小板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

长治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046000) 张 伟△常 春 申 剑 杨 强

冠心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冠脉搭桥术、经皮冠脉介入疗法及药物治疗等,冠脉搭桥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据调查显示,对于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预防桥血管栓塞[1]。为此,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94例进行研究,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行冠脉搭桥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其中实验组50例,对照组44例。实验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为(65±16.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的22例、高脂血症的15例、糖尿病的13例,其中LM病变5例、单支病变4例、双支病变9例、三支病变7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7例,年龄47~81岁,平均年龄为(64±16.7)岁,其中合并高血压的23例、高脂血症的有11例、糖尿病的10例,其中LM病变4例、单支病变3例、双支病变10例、三支病变8例。纳入标准:(1)年龄在55~75岁。(2)冠脉造影示狭窄>70%;(3)心绞痛分级3级。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2)消化道溃疡及糜烂性胃炎的患者;(3)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功能差的病人;(4)合并瓣膜病的患者;(5)对本组抗血小板药物过敏或者不耐受者;(6)患者及其家属拒绝参加此项研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血管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片,每日1次。

实验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方法: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每次1片,每日1次。

3.疗效评价标准

随访患者2年,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2个月、1年、2年内的桥血管通畅率。桥血管通畅的评定标准:患者的桥血管未见狭窄或狭窄直径低于50%;血管狭窄标准:患者的桥血管狭窄直径在50%~99%之间;血管完全闭塞标准:患者的桥血管完全闭塞。桥血管通畅率=(血管通畅例数+血管狭窄例数)/总例数×100%[2]。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后2个月、1年、2年内的桥血管通畅率,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其差异性。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2月内的桥血管通畅率

术后2个月,实验组的桥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2月内的桥血管通畅率

2.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1年内的桥血管通畅率

术后1年内,实验组的桥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的桥血管通畅率

3.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的桥血管通畅率

术后2年内,实验组的桥血管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2年内的桥血管通畅率

讨 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冠脉搭桥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是将主动脉根部和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连接起来,从而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达到缺血的部位,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起到改善心功能的作用[3]。不停跳冠脉搭桥术有效避免了传统体外循环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降低对人体各器官的损害。据研究表明,冠脉搭桥术后的患者,桥血管狭窄或闭塞时常会发生,这与早期血小板介导血栓形成有关,导致了中期移植物内膜的增生,晚期动粥样硬化的出现。据调查显示:对于冠脉搭桥术后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干预治疗,可有效抑制血小板的集聚,保持移植血管的通畅,避免血栓的形成,有利于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病情的恢复[4]。

研究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术后2个月、1年、2年内的桥血管通畅率(82.0%、86.0%、 8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2个月、1年、2年内的桥血管通畅率(56.8%、63.6%、6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桥血管通畅率,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凝聚疗效显著,为保证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桥血管通畅率提供了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1]詹冀.抗血小板治疗对冠脉搭桥术后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血栓与止血学,2016,22(2):130-133.

[2]黄国晖,陈伟,孙广龙,等.冠脉搭桥术围术期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和血小板活化研究.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614-1616.

[3]王武军.对冠脉搭桥术几个问题的商榷.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1:1-2.

[4]池一凡,陈晓伟,牛兆倬,等.冠脉搭桥术后炎症反应与心肌标志物的关系.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23(6):4474-4478.

(责任编辑:郭海强)

△通信作者:张伟,E-mail:39784796@qq.com

猜你喜欢

搭桥术冠脉阿司匹林
心脏搭桥术后,该不该进行运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灯盏乙素在抑制冠脉搭桥术后静脉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