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2017-09-03杭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310053胡慧美王妮妮陈定湾
杭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310053) 胡慧美 王妮妮 陈定湾
浙江省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杭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310053) 胡慧美△王妮妮 陈定湾
目的 了解浙江省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探讨影响工作满意度关键因素,为制定浙江省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基层临床医生的工作满意度进行研究,寻找对浙江省基层临床医生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医院管理、职业诉求、自我认同、外界影响、认可与归属感和用药自主权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工作满意度时,应向上述六方面倾斜,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基层临床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及满意度。
基层医疗机构 满意度 因子分析 影响因素 激励措施
“十三五”期间我国卫生计生事业进入攻坚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全科医生签约制度等政策陆续颁布,都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医疗机构同时承担着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健双重重担[1],但限于绩效工资制度的“封顶”[2-3],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往往面临工作负荷与工作收入不成正比的窘境[4]。加之临床医学毕业生选择就业时倾向于大城市、大医院[5],故当前基层医疗机构的人员流失相对严重。为在“十三五”期间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缓解人员流失窘境,本课题组对浙江省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医生的工作情况及满意度进行调研。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从浙江省经济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县各随机抽1个县,对所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
2.问卷设计
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由被调查者基本资料和工作满意度量表两部分构成。工作满意度量表包括32个测量项目。具体是:X1为工作有意义,X2为专业兴趣,X3为自身性格适合医疗工作,X4为工作有挑战性,X5为职业风险,X6为本职工作胜任情况,X7为人际关系,X8为病人的认可,X9为对医院的认同感,X10为对医院的归属感,X11为自主决定药物的使用情况,X12为工作环境,X13为能力发挥情况,X14为业务培训机会,X15为职务晋升情况,X16为科室人员配备情况,X17为医院专业信息资源查阅情况,X18为科室学术氛围,X19为福利待遇,X20为收入与付出成正比,X21为收入水平,X22为社会地位,X23为医患关系,X24为司法机构对医疗事故的判决公平,X25为医疗体制改革情况,X26为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X27为医院的行政管理工作,X28为医院的制度实施效果,X29为上下级沟通情况,X30领导的素质和能力,X31为领导从职工角度考虑问题,X32为医院的发展前途。量表采用Likert量表5级记分法,依次为“很不满意”、“较不满意”、“一般”、“较满意”、“很满意”,分别赋值1~5分。正式调查之前进行预调查及咨询相关专家,并根据结果对问卷进行修订。
3.调查实施
本次共调查380人,有效问卷370份。
4.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问卷均采用双人分别录入,并对录入结果进行一致性核查,数据导入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多重回归分析等。
结 果
1.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被调查的医生中,男性117人,占31.6%;女性253人,占68.4%。<30岁者214人,占57.8%;30~39岁者95人,占25.7%;40~49岁者44人,占11.9%;≥50岁者17人,占4.6%。大专及以下学历245人,占66.2%;本科及以上125人,占33.8%。高级职称16人,占4.3%;中级56人,占15.1%;初级及以下298人,占80.6%。
2.满意度因子分析
(1)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进行因子分析的适用性检验。KMO统计量为0.944,大于0.9。Bartlett球型检验的统计量χ2=7967.3,P<0.001,两项检验的结果表明,原始变量间具有较强相关性,资料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
(2)提取公因子:因子提取的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方法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提取的标准为特征值大于1。最终提取6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9.92%,特征值及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1。
表1 因子分析总方差变异解释
(3)因子的命名及解释
除条目X8外,其余测量条目的共同度均大于0.5,表示每个条目的大部分方差均可由公因子解释。为方便对各因子进行解释,本研究对公因子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结果(见表2),对各个因子进行命名。因子1在以下7个项目载荷较大,包括X31,X29,X28,X27,X26,X30和X32,该因子主要体现医院的领导方式、管理体制等内容,可命名为“医院管理”;因子2在以下9个项目载荷较大,包括X17,X16,X14,X18,X13,X19,X20,X15和X21,该因子主要体现设备、职务、工资、待遇等,可命名为“职业诉求”;因子3在以下8个项目载荷较大,包括X2,X1,X3,X4,X5,X7,X6,X9,该因子反映认为工作有意义、有挑战,适合自己和能胜任等自我认知情况,可命名为“自我认同”;因子4在以下4个项目载荷较大,包括X23、X22、X24和X25,该因子主要涉及医患关系、医生的社会地位、医疗事故判定是否公正等,可命名为“外界影响”;因子5在以下3个条目载荷较大,包括X8、X12和X10,该因子主要反映病人的认可和对医院的归属感等,可命名为“认可与归属感”;因子6包括在以下1个条目载荷较大,即X11,该因子主要体现个人自主决定药物使用的情况,可命名为“用药自主权”。
3.基层医生综合满意度评价
因为各因子对满意度的影响大小不同,若要获得基层医生对工作满意度的综合评价情况,应对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再进行综合评分。本研究应用因子分析确定问卷中各指标的权重。
在上述因子分析过程中,通过回归法测算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如表3,可建立相应的因子得分模型。
由因子得分的表达式可计算出各因子得分,见表4。以各因子的贡献率为权重得到综合得分的表达式如下:
表2 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
表3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表4 各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名
讨论和建议
本研究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的综合满意度为60.75%,处于中等水平。基于旋转后因子载荷的贡献率求得的6个公因子中,基层医生在认为工作有意义、有挑战,适合自己和能胜任等自我认知情况的“自我认同”因子和反映病人对医生的认可以及对医院的归属感的“认可和归属感”因子较为满意,综合满意度为3.259和2.602,折合成百分率为65.18%和52.04%,表明当前基层医生评价自身职业特性时具有较为积极的态度,从满足工作兴趣和获得病人尊重认可等方面感到较为满意。“医院管理”、“职业诉求”、“外界影响”和“用药自主权”这4个公因子的满意度得分相对较低。
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在考虑基层医疗机构人员配备问题时必须考虑如何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建议如下:
(1)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自主权。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很大程度受限于行政管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自主权较弱[6-7]。基层医疗机构一味依赖于上级机构颁布的制度和标准,无法提高职工对医院管理水平的信赖感和满意度。建议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充分调动基层医疗机构管理者的积极性,下放权力给基层,盘活基层管理的僵局。
(2)提高基层医生的收入、福利,解决职称晋升问题。基层医疗机构面临“事多人少”的问题,付出和收入的不成正比,职称晋升一味苛求科研成果等都是降低基层医生工作满意度的关键问题[8-9]。建议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收入,调整职称晋升条件,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扩大基本药物名录,适当提高医生的开药自主权。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降低了群众的看病负担,但也产生了基本药物名录偏少、上下级机构基本药物名录不一致等问题[10]。同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生的开药自主权,容易造成病人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不信任感,进而驱动病人选择上级医疗机构就医,进一步加剧“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建议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生开药放开一定的自主权,可适当考虑使用一定比例的基本药物名录以外的药物。
[1]田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与要求.吉林医学,2014,35(3):671-672.
[2]朱月伟,葛承辉,章菱,等.基层卫生机构“绩效工资”背景下考核机制研究.中国乡村医药,2013,20(1):59-61.
[3]杨肖光,代涛,王芳.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绩效工资的政策分析.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6(5):15-20.
[4]林颖韬,陈烈平,徐旭亮,等.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实施前后效率评价中的应用.中国卫生统计,2015,32(1):130-133.
[5]林振涛,杨秀红,董兆举.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10:775-776.
[6]赵云,曹军.财政养医体制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制度的转型.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8:567-570.
[7]赵云,许世华,潘小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制度比较研究.卫生经济研究,2013,4:14-18.
[8]王雪君,刘士懂.我院临床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11,28(4):446-447.
[9]朱颖.基层医疗机构现行职称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8):969-971.
[10]范海平,尹文强,于倩倩,等.基于系统动力学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社区卫生机构服务功能的影响.中国卫生统计,2016,33(5):785-788.
(责任编辑:刘 壮)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5XSA03)
△通信作者:胡慧美,E-mail:2014034029@hzm.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