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地膜花生综合种植技术研究
2017-09-03杨光辉
杨光辉
(重庆市大足区珠溪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2360)
双季地膜花生综合种植技术研究
杨光辉
(重庆市大足区珠溪镇农业服务中心,重庆402360)
花生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也逐渐提高,对农产品也有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以往的花生种植一直受技术限制,产量低而且质量不高。在花生种植新技术的应用下,部分种植户实现了种植质量的提高和增产,但是目前仍然有农户种植处于品质差和产量低的状态。结合地貌、地形、土壤,对双季地膜花生综合种植技术进行了研究。
花生;双季地膜;种植技术
花生适合生长在温和的亚热带气候区域,且要求土地有较厚的沙土,光、水、热、气资源都比较丰富的生长区域是双季地膜花生良好的种植基地。花生本身具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在较大的市场需求下,如果能提前上市就能通过高产量获得更高的价格。以往的单季花生种植不仅产量低,价格也不高,严重影响了种植户的积极性。经过试验表明,双季地膜花生种植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花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1 花生生长的总体情况
南美洲中部是花生的起源地,在北纬40°至南纬40°之间的地区,全球大约有90多个国家在种植花生。目前中国、印度和美国是世界上种植花生的三大国家。
2 花生的生长期和特点
2.1 花生出苗期的特点
花生播种后,当一半种子发出幼苗后,第一片叶子展开的时期便是萌发出苗期,这一时期胚芽和子叶都在向地表生长,花生出苗可以用第一片真叶伸出地表作为标志。出苗需要以地温12℃为基础,有效积温达116℃。温度的高低对出苗期有很大影响,正常情况需要日均温10℃以上,有效积温300~350℃出苗期结束。另外最高温度为26~30℃,最低温为14~16℃是苗期生长的温度范围及要求[1]。
2.2 花生开花下针期
下针期是花生植株从最开始开花直到一半植株开出鸡头状纱果花,下针期日平均气温不得低于22~28℃,花针期需不低于10℃,以及290℃有效积温才能正常生长。
3 花生的种植条件
通气、疏松的土质和肥沃的地力是最适宜花生生长的土壤条件,有利于根瘤菌固氮和根发育产量,更有利于果针入土。花生生长的肥量和水量都与花生产量的上涨成正相关比例递增。其中每生长1 kg的花生需要浇水450 kg,而肥量以100 kg莫果为例,吸收肥量见表1。
表1 100kg莫果所需各种肥料数量表
4 用双季地膜种植技术种植花生的注意事项
4.1 注意整地精细度和选择良好品种
优质的土壤和品种是花生能否高产的关键,农户应该以抗逆力强、增产潜力大、花多针多的优质品种为最佳选择。生长期一般为130 d的比较适宜,选择沙壤土或者沙土为主的土地种植花生。在冬菜收割后,深翻土地消毒1~2 d后,精细平整后喷除草剂,为花生种植做好一期准备。
4.2 合理密植,适时早播
合理密植和适期早播是花生高产的决定性因素。当花生进入适播期后,尽早播种可加长生长期,这样果实会更饱满。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春花生的播种季节,在整理过的地块上以窝距20 cm、每厢7行的规格打窝,同时注意底肥要施足。2 d以后按照播种量18~20 kg/667 m2的规格在每一个窝里播种2粒种子,然后用腐熟杂肥覆盖土窝,最后进行薄膜覆盖,用细土将膜周围压实,在膜上用细土适当压盖,防止大风揭开。当花生幼苗长出后,用湿土覆盖膜防止幼苗烧伤。这样从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杂草丛生和保水、保温,提高土壤抗旱能力。6月底收获后,秋花生应当及时播种,在7月份采用同样的种植和盖膜技术,10月进行收获[1]。
4.3 合理施肥
对花生种植来讲,底肥很重要,主要以钾、磷、氮成分为主。在播种花生的前两天打好窝以后,需要猪粪1 000 kg/667 m2、土杂灰或灰火土1 000 kg/667 m2、复合肥(不含氯、45%总含量)10~15 kg/667 m2或过钙30~40 kg/667 m2。以上肥料用水搅拌,上在花生窝里,然后淋猪粪水。在花生出苗期用尿素进行追肥,用量为5~10 kg/667 m2,用草木灰50~100 kg/667 m2在初花期追肥,用磷酸二氢钾在开花后进行补钾。
4.4 防治病虫害
青枯病、枯萎病、锈病、叶斑病都是花生常见的病害。首先要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用50%比例的多菌灵,按照0.5%药剂进行浸种和拌种,用5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在开花前喷雾,可防治病虫害。
4.5 及时清除残膜,适时收获
过早或者过晚收获都会影响花生高产,过早花生果实不饱满,减重太大;过晚籽粒在土壤中重新破壳生长,无法达到丰收的效果。因此观察花生植株成熟度很重要,荚果不再生长便应该及时收获。收获后要彻底、及时地将残膜收回,防止污染土壤不利于花生种植。
5 结语
适时按要求进行双季地膜花生种植,能够提高花生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1]赵素敏.地膜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2).
1005-2690(2017)08-0047-02
S565.2
B
2017-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