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以《图像处理课程—蒙版应用》的课堂教学为例

2017-09-03季薇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8期
关键词:蒙版教学模式评价

季薇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

新型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以《图像处理课程—蒙版应用》的课堂教学为例

季薇
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

中职信息技术新课程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树立崭新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经过教育实践,发现传统教学模式的课程设计主要以教师专业知识及授课经验为依据,进行具体课程方案的设计,而新型教学模式,则是由教师主要依据学生课前学习微课视频等资源完成的情况为依据来设计课程方案,其目的就是要提高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型教学模式;探究;实践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依靠教师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它注重的是教学过程,以单一的讲授为主,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的过程则是被忽略的。它的最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而新型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将新技术和新观念引入教学实践。本文就以《图像处理课程—蒙版应用》课堂教学实施为例,提出一种适合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施方案。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一年级的中职学生,主要的教学内容为蒙版的应用,实施的教学流程大致如下:课前,我将事先录制好的微课视频(初识蒙版)和相应的学习素材下发给学生,学生观看视频完成课前测试,并填写学习评价表上交。教师通过统计分析“学习评价表”,则可准确掌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为组织课堂教学提供可靠的依据。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让一个学生操作演示“风景水晶球”的制作。随后,给学生布置三个有梯度的练习任务进行实操训练,完成快的学生,教师提前下发拓展练习题目。教师还可让课前完成练习优秀的学生参与辅导学困生。最后教师在根据课上检测反馈的结果对学生们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通过练习任务的完成,填写学习评价表。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教师在旁引导。课后,学生们可根据自我掌握的情况,完成拓展练习及拓展知识的学习。

下面,我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体会,将传统和新型教学模式进行对比,从中探讨如何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以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一、比较“课堂容量的设定”

教师必须对教学的容量进行有计划的安排和支配。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一次课应该安排内容多少是合理的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根据自己以往的上课经验来确定。而新型课堂模式下容量的设定可以根据学生课前完成的学习效果和反馈的情况,进行更为合理的设置。通过该课程内容的具体实践,将教学容量做如下调整,如表一所示。

表一

通过上述的设计,针对不同班级设置有梯度的练习任务,即解决了学困生“吃不了”,也解决了学优生“吃不饱”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学优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比较“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确定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是教学的基本前提。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知识层次及情感特点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如果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往往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而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课前学生学习及反馈的情况,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设置以下相对合理的分层的学习目标,如表二所示。

表二

通过微课学习,发现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教学微视频的指导,建立了水晶球图层蒙版,但也出现了建立的蒙版大小不合适、边缘结合不自然的情况。多数学生还能利用画笔工具编辑蒙版,但将图层的混合模式应用到蒙版的编辑下理解不深刻,几乎没有学生使用视频指导以外的混合模式。基于这些问题,设定分层学习目标后,通过学生提交微课作业的完成情况来关注难点问题,而对于学习重点的问题,是该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确立,中职学生学习重点更应该关注的是动手能力的训练,还应该研究其未来可能从事行业的特点,着重考虑对其职业发展能力有益的学习内容(比如图像处理的课程除纯粹的技术能力训练之外,应该考虑加入些可提高审美能力的训练)。

三、比较“学习活动的组织”

教学目标起着支配和指导教学过程的作用,也是教师进行课堂实施环节的依据。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主体,如何成为学生学习活动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把学生做为教学的主体,这是设计课堂实施阶段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传统课堂的实施组织流程为:1.演示讲授阶段——2.加强练习阶段--3.巩固总结阶段--4.布置作业阶段;而新型教学模式下改为:1.知识储备阶段--2.自主探究与分组学习阶段--3.成果展示、评价反馈阶段--4.归纳总结阶段--5.拓展延伸阶段。

其设计教学实施的流程如下:

(一)知识储备阶段:课前将事先精心录制好的微课视频(初识蒙版)下发给学生们,学生观看视频学习后尝试作业并上交,同时填写学习评价表。通过课前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即将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图层蒙版,通过上交作业,让学生对蒙版的操作有个基本的认识,为接下来的蒙版应用学习做好准备。

图一

图二

(二)自主探究与分组学习阶段:课上先让一个课前完成测试比较好的学生操作演示“风景水晶球”的制作。随后,给学生布置三个有梯度的实例任务进行实操训练,学生操作过程中可随时查阅PPT指导,PPT指导中教师预设了一些思考题及填空题(见图一、图二),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的教学法,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探究学习的方法亲自体验制作过程,在边做边观察边思考,发现解决的办法,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寻求教师或其他学生的帮助,以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完成快的学生,教师提前下发拓展练习题目,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完成,这部分内容不做硬性要求。

(三)成果展示、评价反馈

学生通过练习任务的完成,归纳、总结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填写学习评价表(可以按照教师自身的要求来设置),总结课上完成练习的情况。学生通过互评,不仅能正确认识自我,也能正确对待学生,学会懂得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和他人。通过师评,学生们对自己完成的情况有个纵向的比较,教师通过自己设定的学生反馈表格,也可对个别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辅导。

(四)归纳总结

先由学生归纳课前、课中完成学习的情况及遇到的问题,师生互相讨论,最后由学生总结知识要点及操作技能,教师在旁引导。通过发言、讨论、总结等形式,巩固所学,深化知识、技能的掌握,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拓展延伸

这部分内容可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灵活安排学生在课中或课后自主选择完成,不做硬性要求。通过拓展练习,不仅可以开拓学生思维,还可以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课堂组织,中职学生大都积极活跃,参与度很高,学优生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要求,学困生也能基本完成要求,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的各项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外锻炼了自主探究能力、在课堂上锻炼了表达能力、同时增进了学生间协同合作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在学习过程中有意义,更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四、比较学习评价

新课改提出:“学习评价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由“注重学习结果”转向“注重学习过程”。从以上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新型教学模式更关注的是学习过程的评价。传统教学模式下全部依靠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习情况,而新型模式下笔者采用了“课前完成情况(30%)+课堂表现(50%)+课后作业(20%)=100%评价”的方法。

经过优化了学生评价的方法,更注重了学生学习过程性的评价实施,以此来督促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缺乏对学生过程性、差异性、能力需求的关注。而新型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过程的学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实现了分层教学目标的预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有意义的是培养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

[1]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

[2]陈莉.MOOC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季薇(1981-),女,汉族,吉林省吉林人,本科,软件工程硕士,广州市市政职业学校,讲师,教学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应用。

猜你喜欢

蒙版教学模式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浅析PS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中蒙版技术运用
详解图层蒙版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