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60例分析

2017-09-03董智慧张玉英赵辉尉洪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医院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8期
关键词:血塞通注射用视物

董智慧,张玉英,赵辉,尉洪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医院;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

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60例分析

董智慧1,张玉英1,赵辉1,尉洪昌2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医院;2山西大同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回顾性分析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头晕、视物旋转、头痛等的疗效。方法:使用注射用血塞通静点的病例160例,作为实验组,经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静点的同期病例16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上均给予调节血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等,再分别应用注射用血塞通及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静点。[结果]比较两组静点药物在症状缓解(p<0.01)、平均治疗费用(p<0.01)上有差异。[结论]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以明显提高其症状缓解率,降低治疗费用。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静点;注射用血塞通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是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诊断要点如下: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旋转感或自身旋转感、不稳感,多因头部或(和)体位变动而诱发;2.眩晕同时伴有其他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症状,如黒朦、闪光、视物变形、复视、内耳痛、肢体麻木等;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反射和(或)咽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或者(和)辐辏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使其生活质量下降,治疗上活血化瘀、改善脑部微循环、调节血脂、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等;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主要成份是三七总皂苷,静脉给药达到活血祛瘀、通脉活络,能有效的缓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头晕、视物旋转等症状。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地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住院患者静点注射用血塞通的病例160例,作为实验组,其年龄在50-85岁,男性60例,女性100例,平均年龄63.12+3.12岁;静点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的同期病例160例,作为对照组,其年龄也选择在50-85岁之间,男性60例,女性100例,平均年龄62.12+4.32岁,所选取的320例均符合诊断《内科学》第七版[1]的诊断标准,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均表现头晕、视物旋转,每次发作>2次,有头痛、耳鸣的症状,并且无肢体偏瘫及应用静脉溶栓的必要,两组患者病例在年龄、性别、生命体征相关的临床指标无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在治疗上均给予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均未给予溶栓治疗,实验组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者0.9%氯化钠注射液250m l)+注射用血塞通0.4g;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250m l静滴,两组分别一日一次静滴,分别比较两组于第5天、第7天症状头、视物旋转症状缓解,平均治疗费用,住院天数的差异。

2.判定标准

2.1 痊愈:用药7天,头晕、视物旋转等症状基本消失,对生活无影响。

2.2 显效:用药7天后,头晕、视物旋转等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者头晕、视物眩转轻微且不伴有自身及场景的旋转、晃动感,但可以正常生活。

2.3 有效:头晕、视物旋转减轻,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

2.4 无效:头晕、视物旋转症状无缓解或者自觉加重,不能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3.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分析均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卡方检验。

4.结果

患者应用两种不同的静点药物后,观察到住院天数经统计学处理后p>0.05无统计学差异,也就是说两组的住院天数是一样的,住院治疗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症状的改变第5天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7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即是患者用药第5天症状缓解两组无明显变化,但是在用药第7天时实验组的症状缓解明显增多。两组症状的变化,实验组显效的患者是145人(痊愈98+显效47),显效率是90.6%(145/160),有效的患者6人,有效率是3.75%(6/160),无效的患者是9人,无效率5.63%(9/160),对照组显效的患者是126人/(87+39),显效率是78.8%,有效率是13.75%(22/160),无效率7.5%(12/160).在显效率上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具体数据见下表:

无效9 12实验组对照组痊愈98 87显效47 39有效6 22

5.讨论

注射用血塞通(黑龙江省珍宝岛制药有限公司)是我国名贵中药三七的芦头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分,主要含三七皂苷、黄铜、蛋白氨基酸及非蛋白氨基酸、多糖、蛋白、甾醇、无机物、挥发油和油脂等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注射用血塞通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效能,现药理学研究表明[2],注射用血塞通能降低机体耗氧量,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抑制有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供血改变;降低缺血脑组织的Ca2+含量,具有抗血栓、抗凝血的作用,能显著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及纤维蛋白原含量。由于注射用血塞通有以上的药理作用,故能够有效的改善脑供血不足,促进脑组织的微循环血流,从而缓解眩晕症状。

本次临床观察显示:注射用血塞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症状,在连续7天的观察中显效率达90.6%,能够比较迅速的缓解头晕、视物旋转、头痛、恶心等症状,进而说明注射用血塞通是一种作用快、疗效高且安全价廉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药物。

[1]傅佳,尹世杰.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性眩晕中的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3,28(4):270.

[2]上海医科大学《实用内科学》编辑委员会.实用内科学,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033-2035.

[3]王晋荣.血塞通治疗缺血脑卒中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10):605-606

猜你喜欢

血塞通注射用视物
常用电脑,眼镜度数不宜过高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骨质疏松症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的效果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
银杏达莫和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血塞通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