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实践改进探析
2017-09-02李媛
李媛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而从实践层面出发,分析了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医药企业应收账款实践改进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实践;改进
医药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细分行业之一,在医药行业的子行业划分中,具体包括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化学原料药、中成药、制药设备等;从产业流程方面,医药企业有专门从事生产的企业,亦有专门进行分销的企业,还包括医药零售企业。无论何种醫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收账款都是其适应现代社会商业信用体系发展,而存在的商务往来产物。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由于其可能影响医药企业获利能力的最终实现,可能对医药企业的现金流产生实质影响,需要医药企业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明确其具体管理内容,针对实践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改进与提升,以保证医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提升与企业效益的提升。
一、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主要内容
(一)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建设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医药企业所在行业市场化程度逐步深入,赊销行为必然产生。应收账款是医药企业赊销行为的必然结果,在其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一是应明确应收账款管理所涉及的部门及部门的主要职责,这里可能涉及医药企业营销部门、市场部门、财务部门、法务部门、审计部门,每个部门应有其具体职责。二是应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的具体流程,包括应收账款账期及余额管理政策、赊销审批流程、资金回收实施、资产盘活流程等等。三是应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的考核体系,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期、呆账情况,并与收入联动,建立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
(二)客户档案建立与完善
在我国医改的逐步推进过程中,医药企业数量与规模均有了较为快速的扩张。这使得医药企业面临的客户群体逐步多元,同时,伴随医药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张,营业范围的快速扩围,也对其应收账款的客户管理带来较大的挑战。基于此,医药企业应建立客户档案体系,对客户的注册地点、营业范围、经营规模、盈利能力、主要往来产品、主要产业链关联企业等信息进行建档管理,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后续跟踪与完善。通过档案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医药企业把握其客户的主要情况,便于医药企业及时发现风险。
(三)应收账款回收与盘活
应收账款的回收与盘活是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资金回收是应收账款管理的终止节点,在应收账款回收过程中,医药企业应通过财务系统建立全面的客户赊销信息,对账期严格把控,发送推送信息,快速回收款项。对于未按合同进行的应收账款回收事项,应建立预警系统,及时通报风险信息,加强资金回收管理。同时,应与金融机构加强研究,将应收账款进行证券化处理,盘活资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医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收账款风险识别问题
应收账款管理的关键在于风险识别,要求医药企业能够通过表面现象分析到其客户可能面临的风险困境,进而提前管理风险。然而在医药企业管理实践中,有的医药企业没有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市场人员在销售产品之后,即万事大吉,缺乏后续跟踪。也有的医药企业只是口头强调客户风险排查的重要性,而没有将风险识别具体到要素,如对客户的应收款的信息掌握、客户生产情况的变化等。
(二)应收账款风险评估问题
医药企业市场人员在对客户的跟踪维护中,往往会发现一些风险信息,同时,也包括医药企业对国家行业政策的判断与预估,这些信息是否构成对医药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问题的影响,需要医药企业对风险事项有较准确的评估。然而在实践中,有的医药企业对市场人员提供的信息缺乏重视,没有建立相应的控制措施,使得风险暴露时,为时已晚。有的医药企业疏于对宏观政策考量,在风险评估中,过于偏重微观风险,使得风险评估顾此失彼。
(三)应收账款风险控制问题
应收账款风险控制是医药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重点,在风险识别与评估的基础上,医药企业应建立系统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然而在医药企业实践中,有的医药企业对于识别评估到的风险听之任之,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怀有侥幸心理,导致应收账款无法回收。也有的医药企业在应收账款风险控制中手段单一,单纯采取电话催收方式,没有对应收账款回收及盘活建立有效的措施体系,与客户与市场实际情况结合相对较少。
三、医药企业应收账款实践改进主要措施
(一)持续加强应收账款风险识别管理
一是医药企业要建立应收账款风险识别机制,将风险识别的职责加入医药企业市场人员的工作职责当中,市场部门应对人员定岗进一步落实到位。二是将应收账款风险识别制度化,每月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制定相应表格,将识别要素系统化。三是建立风险识别的考核指标,将其纳入对应收账款的考核体系范围,增强应收账款风险识别的落地效果。
(二)持续加强应收账款风险评估管理
一是建立医药企业风险管理政策,对其风险偏好进行确定,制定可容忍的风险金额,并建立风险管理政策的改进机制。二是对风险识别出的因素进行量化评估,建立量化评估制度,明确量化方法,进行集体决策与上会审批。三是对风险事件评估过程中,应综合考虑风险事件的产生原因,细化分解其对未来的影响程度,以不断提高医药企业风险评估水平。
(三)持续加强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管理
一是建立应收账款风险分级制度,对评估出的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建立不同级别的风险应对措施。二是对应收账款的盘活事项建立有效启动机制,根据医药企业资金情况,适时启动应收账款融资活动,确保医药企业资金满足需求。三是对应收账款出现逾期事项,加强期限细化管理,根据金额大小,建立风险控制措施,多渠道回收应收账款,促进医药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