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路者俞白眉

2017-09-02郭旺

时代人物 2017年4期

郭旺

沉寂两年之后,俞白眉带着旗下团队出品的电视剧《复合大师》回来了。在宣布进军电影行业之后,俞白眉已经很少涉及他熟悉的电视剧领域了,这一次,俞白眉的身份从电影导演兼编剧变成了电视剧监制。

从《西安虎家》到《东北一家人》再到《閑人马大姐》,对于俞白眉来说,但凡是经他手编剧的影视作品,在观众中都收获良好的口碑。这些耳熟能详的影视剧,曾给千家万户送去了无数的欢笑,也让俞白眉这个名字跟着家喻户晓。

在编剧界,俞白眉属于风格鲜明的那一类,他擅长的插科打诨、离奇剧情、各色夸张的喜剧人物。在他的作品中,都市情感类喜剧是他拿捏得最为娴熟的一个的系列,其中,邓超不计形象,女装反串卖力演出的形象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也是其作品中最具标志性的特征之一。

从电视剧编剧转型为话剧编剧之后,俞白眉也交出了不俗的成绩单。由他编剧的话剧《分手大师》一直复排至今,连续在全国21个城市进行巡演,成为巡演城市最多的舞台剧,并在全国创下最高的票房纪录。

一路走来,从网络写手成功转型为职业编剧,再从电视剧编剧成功转型成为舞台剧编剧,俞白眉这一路走的坚定而平稳,在编剧界,像他这样长期活跃在电视剧、话剧、电影舞台上的例子并不多见。

中国第一代网络作家

俞白眉1975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父母是原陕西第三印染厂的职工,6岁时,他被父母从长安区斗门镇接到位于西安西郊的印染厂一起生活。

高中时,因为怕被人说“成绩差的才学文”而选择理科,大学专业学的是计算机,因为“本身对编程是毫无兴趣”,大学四年郁郁寡欢的俞白眉最大的收获是,在“全国人民还不知道网络为何物的时候”学会了上网。

毕业后,俞白眉进入了中国航空工业第631研究所工作。在研究所里,“看不到前途,只有生活气息的日常。”“我灵魂自由就是打牌、打球、旷工,单位开除不了我。”事业暗淡让俞白眉一度很焦虑,业余时间他开始写东西,把自己的无奈都写进稿子里。

在他的一篇小说《欢乐麻将》里俞白眉描述当时的状态:“就讲我每天在研究所上班,某天打麻将,牌友意外死掉了,然后牵扯出一个连环的杀人案,不断有人在死,有人在死。最后事情真相是所有人都是自杀,所有人看到自己生活一周的录像,都被拍下来——会发现自己生活太无聊了”。

1997 年,美籍华人朱威廉在上海创办的“榕树下”网站成为了最早的网络写手聚集地之一,最多拥有 450 万的注册人数。知名出版商路金波(网名李寻欢),编剧宁财神,作家安妮宝贝、慕容雪村当时皆活跃在这里。在“榕树下”,他也用“俞白眉”换掉了现在很少有人记得的那个再普通不过的本名,武涛。

1999年前后,一篇名为《网络论剑之刀剖周星驰篇》的文章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作者正是俞白眉。2000 年,俞白眉的这篇《刀剖周星驰篇》被收录进了《周星驰不完全手册》一书中,周星驰在该书的序言中指名道姓地写道:”俞白眉先生很理解我。”这篇曾名噪一时的网络文章,至今仍可在贴吧里找到。

2000年左右,当时的中国几乎是没有职业编剧。俞白眉从小就是影视剧迷,赵宝刚导演的《过把瘾》、英达导演的《我爱我家》,剧情他都能倒背如流,这些作品深刻影响了俞白眉的价值观。“我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编剧,在我看来,编剧这个事儿太牛了。”

在网上出名之后,俞白眉接到了到北京当电视剧编剧的邀请。在俞白眉看来“这种人生诱惑无法抵挡。”在接到邀请的第二天,俞白眉“坚决不再干计算机行业了。”这一年夏天,俞白眉和宁财神等人一起到了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代的网络编剧。

职业编剧就是“木匠”

刚到北京的时候,因为“一天的专业知识都没有学过开始干编剧了,从写第一部戏开始,俞白眉想的最多的是,自己能不能在这个职业中坚持下来。“我刚来北京的时候背包里面是带着电脑专业书的,如果被行业淘汰了,随时准备回去继续写程序去。”

2002年的一天,俞白眉遇到了电影《秋菊打官司》的编剧刘恒,两个人聊得很投机,刘恒询问他对未来的规划,俞白眉把自己干不好就回去写程序的想法告诉了刘恒。刘恒对他说:“我看了你写的东西,你不用回去写程序了,我觉得你可以一辈子干这一行。”听完刘恒的话,俞白眉回家把计算机书扔进了垃圾桶里,“我觉得我应该能在这个行业能活下来了”。

从2002年开始,《网虫日记》《无敌三脚猫 》《房前屋后》,平均每隔两年俞白眉就能写出一部口碑良好的电视剧,高效的像个暴发户。“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来当编剧,我们都身处生活的戏剧之中,当我把编剧变成职业之后,戏剧就来源于其中。”俞白眉说。

在俞白眉早期的作品中,2004年的西安方言电视剧《西安虎家》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该故事发生在古城西安顺城巷的一个普通的大院里,主要围绕聚居在一起的兄弟邻居家庭展开, 讲述了一个大家族在新时代下的喜怒哀乐。该剧的喜剧结构经过了精心设计,角色的选择和定位十分精准,场景的布置也十分考究。

虎大爷是一家之主,性格急躁,为人厚道朴实热情,是典型的西北人。大毛(虎大爷的大儿子)最为形象,经典台词就是“困成马了”,动不动就是“早中晚,三个倒”将西安闲人又懒又精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其中最有女人味的当属邱小春(二毛的媳妇),每次穿着睡衣,披头散发的出镜总能让人联想起城中村那些不修边幅、不洗脸就出来买早餐的妇女。

“《西安虎家》中的那几个人物,我都想不来原型是谁,但生活中你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喜剧形象就是张三的脖子,李四的腿,就是由生活中熟悉的形象拼凑起来的。”俞白眉说。

除了自己擅长的情景喜剧,俞白眉也写过几部和喜剧没有关系的剧本。在他看来,“职业编剧就是‘木匠,不管是明式家具还是清式家具,我都可以打。”

创作电视剧《延安爱情》的剧本,属于喜剧拿手的技法都不能用了,剧本的创作要遵循另外一套创作规律。“我需要去了解延安的生活条件,当时的生活环境具体到當时边区的币值,一块银元能换多少墨西哥鹰洋,这些都需要去查资料的。”俞白眉说。

在剧本的选择上,一直以来俞白眉奉行的宗旨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就是人的需求,有时候写什么样的作品看起来是我们决定的,其实实际上是由观众决定的,我们也在思考观众到底想看什么戏的问题。”

在中国传统的电视体系中,编剧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尴尬”的岗位,相对于导演、明星,编剧一直处于从属地位。2009年左右,随着民营小剧场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始发展壮大,吸引了影视等各行业的人才和资金流入。

因为不满电视剧编剧在行业内没有话语权,这一年,俞白眉转行去做了话剧编剧,他与邓超合作推出的《翠花》《分手大师》《分娩大师》等一系列爆笑舞台剧,成为了京城知名舞台剧品牌。

毁誉参半的电影从业者

2013年中国电影产业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呈现出更加迅猛的发展势头,相比2012年电影市场新增了近47亿元票房,以《西游降魔篇》《小时代》为代表的IP改编电影走上大银幕成为流行趋势,再次引发了公众对IP改编电影的热议 。

在电视剧和话剧相继取得成功之后,2014年,2015年,俞白眉与好友邓超合作,先后将同名人气话剧改编为电影《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和多数IP改编成电影一样,《分手大师》和《恶棍天使》两部影片狂揽超6亿元票房,在票房火爆的同时,两部电影,特别是《恶棍天使》,在观众中落下口碑糟糕的评价。

针对两部电影上映后受到的质疑,事情过去一段时间之后,俞白眉和他的团队对整部电影做了认真的复盘,他并不认同一些人关于电影制作水准不高的看法。“就电影的拍摄能力和技巧而言,相比以前的作品,他们的团队在拍摄的水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行业内的共识,但“电影终归是要观众去评判。”俞白眉说。

网络上对于他编剧能力的吐槽,也让俞白眉思考决定电影品质的因素。“编剧最重要的是有集情能力,有了这个能力之后,还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看片,如果一个编剧看的作品少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你毕竟是要为大家制造精神产品,编剧的基本功要扎实,比如说,叙事手法,镜头语言,这些可能都是一生需要学习的东西。”

观众的批评给了俞白眉很多的启示,在他眼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用作品和观众的交流中收获经验。“观众的评价也给了我们很多珍贵的东西,我们也准备把过去两部电影得到宝贵的观众意见和建议用到第三部电影里去,这种经验会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现在,每当看到好的片子,俞白眉会把片子拿过来反复研究。在电影制作方面,俞白眉觉得自己才刚刚上路。“我深知我们和世界级电影的差距,我现在最大的困惑是如何缩小和人家的差距,怎么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怎么才能有进步。”

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俞白眉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充满感激。“我对自己的要求不是特别高,我一直说当编剧是我的梦想,我只想着我能生存下来就可以了,比较幸运的是我的作品都变成了观众比较熟悉的影视剧,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了。”俞白眉说道。

从网络作家转型成为职业编剧,再从电视平台跳入话剧平台,然后试水电影行业,俞白眉的经历无疑是成功的,他的每一步选择其实都顺应了中国文化娱乐业市场发展的趋势,在他身上有着无数文化娱乐从业者因适应行业发展而转型的缩影,区别于其他传统行业,中国电影工业的成熟或许还需要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为一个小试牛刀的试水者,在未来的某一天,俞白眉势必还将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