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精品之作

2017-09-02郑润良

神剑 2017年4期
关键词:后卫题材长征

郑润良

《绝命后卫师》自在央视热播以来,好评如潮。它在思想性、艺术性、可看性等方面的较完美的融合使它成為新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又一部经典之作。它既承继了以往新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优点,又有自己的诸多创新之处,令人拍案叫好。

作为一部向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的电视剧,《绝命后卫师》具备得天独厚的题材的独特性及其优势,《绝命后卫师》的成功首先是题材的成功。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段华美的篇章,两万五千里长征挑战了人类意志力的极限。在两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三名红军战士牺牲。红军要摆脱数百万的国民党军队、反动民团等武装势力的围剿,实现战略大转移,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他的《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里写道:“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被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可以说,长征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正是因为它的艰难、壮美及其表面上的不可完成,预示其中包含着无数的传奇与戏剧性,为艺术虚构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可惜的是,在以往的长征题材作品中,很多艺术家满足于重复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等长征中胜利的经典桥段,但是对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困难、挫折书写得远远不够。事实上,没有这些挫折,就没有后来的胜利。对这些挫折、失败以及失败的英雄形象的书写有时反而能起到更加振奋人心、汲取历史教训的作用。比如,对于湘江战役,迄今为止,电视剧中只有《长征》等寥寥几部作品有少量提及。这一战,对于红军及中国革命意义重大,经此一战,红军摆脱了战略被动,实现了战略转移,但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红一方面军从出发时的8万6000人减员至3万多人。而在这一战中,担任后卫任务的红五军团红34师更是遭遇了最终全军覆灭的悲剧。但是,没有红五军团特别是红34师四天五夜的顽强抵抗,中央机关及红星纵队不可能完成这次战略转移,中国革命可能就此夭折。因此,通过红34师的战斗历程来侧面表现湘江战役,是一个绝妙的选择。红34师虽然最终全军覆灭,但它胜利完成了后卫任务。通过它所完成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既可以包融主旋律作品所需要的各种正能量,也可以预见其中的惊险、曲折与戏剧性,从而保证其可看性。同时,红34师师长陈树湘也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1905年生于湖南长沙,早年是一个菜农,后来追随毛泽东等人参加革命。湘江战役后,他率部突围时伤重被俘,在押送途中,掏肠自尽,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年仅29岁。这样一个人物的英雄传奇也是这部作品能够出彩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形式,电视剧在题材领域一般滞后于文学作品,但这次,《绝命后卫师》在长征题材的开拓方面走到了“前卫”。

《绝命后卫师》的主题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正如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最终意义也是在于从历史中发掘可以与当代人思想对接的精神资源。从34师中出身闽西农民的战士最终成长为合格的红军战士的历程,作品反复强调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强调“党指挥枪”这一历久弥新的原则。红34师主要由闽西子弟组成,因此这部作品也是首部正面反映闽西红土地和闽西人民对中国革命所做重要贡献的作品。作品由此提醒我们要牢记革命先辈的功绩。同时,这部作品也是一部关于“不忘初心”的上好的教育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并且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全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绝命后卫师》所反映的长征时期正是我党我军初步成长的时期。陈树湘、程翠林、苏达清等人之所以能够舍生忘死、义无反顾地投入几乎是去送死的战斗,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让普天下老百姓过上幸福、平等的日子”这样一颗初心。就像片中陈树湘在英勇就义前送走三个少年时所说的,“如果你们以后有孩子,和他们讲讲红34师的故事”。这样一部作品,能够让我们记住先烈们的牺牲与我们今天的生活的直接关联,也能够激发所有的中国人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当然,题材的优势以及主题思想的时代性等都不能确保作品最终的成功,很多主旋律作品就是因为宣教色彩过于浓厚、人物形象过于单薄等问题而让人敬而远之。《绝命后卫师》则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惊心动魄、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牢牢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作品重新塑造了陈树湘、程翠林、苏达清、韩伟、李云杰等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同时又虚构了老赖、赖娇娇父子,张桂雄、李满玉夫妻,林金香三兄弟等普通红军战士形象。在众多的人物中,作品把男主人公陈树湘作为焦点集中加以塑造。与李云龙、姜大牙等人物的草莽英雄式形象不同,作品把陈树湘塑造成一个文武兼备、儒雅俊朗的红军将帅。通过他与政委程翠林、与部下苏达清等人在思想观念、作战方针等方面的矛盾突出他开阔的政治视野、杰出的指挥才能,同时,通过他与战士们的谈心、交往以及最终送走三个小战士,表现了他“以人为本”的带兵理念和他公而忘私、胸怀大爱的崇高情怀。他对母亲陈傅氏和妻子陈江英的愧疚之感更使得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更为立体可感。当然,作品也没有把他塑造成十全十美的形象,比如在一次指挥作战中他也曾因为一份错误的地图贻误战机差点犯下重大错误。他也和他自己带领的队伍一起摸索成长。这种贴近人物历史境遇的叙述手法并不会降低我们对主人公的敬意,反而使得观众对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更多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作品对与他演对手戏的国民党将领李云杰的塑造也是非常成功的。与通常同类作品对国民党将领的一味否定不同,《绝命后卫师》遵循客观、真实的历史逻辑,力图还原历史中各派人物的真实面貌与复杂性。作品对李云杰的塑造从军人的角度对他给予了足够的敬意。除了政治立场的否定外,剧中的李云杰没有我们印象中的国民党将领骄奢淫逸的恶习,他足智多谋,不在仕途上计较个人得失,对自己一手带出来的李家军约束甚严。他知道妻子与陈树湘有亲属关系,因此内心中对陈树湘的“误入歧途”深感遗憾,得知陈树湘就义的消息也感到惋惜。正因为没有刻意矮化、丑化对手,才使得整部作品更有历史的真实感,也使得陈树湘与李云杰的博弈更为紧张、扣人心弦。另外,陈树湘的幽默风趣、赖老石头的“护子心切”、少年赖娇娇的女性化倾向、李满玉的“女扮男装”等都为作品增添了不少“笑点”和几分喜剧元素,使得作品节奏上张弛有度,也为作品营造了一种革命的浪漫主义与乐观主义色彩。

正如罗马诗人贺拉斯在他的《诗艺》一文中说:“谁能把使人提高的东西同使人高兴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既娱乐听众又教育听众,那么他将赢得普遍的欢呼。”《绝命后卫师》正是这样一部既能娱乐观众又能教育观众的佳剧!

猜你喜欢

后卫题材长征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智珠二则
智珠
篮球的由来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二则(1)
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