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乱账:惠而浦怎么了
2017-09-02肖隆平
肖隆平
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和风险。
近日,全球白色家电龙头企业美国惠而浦集团在中国市场的运营主体——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惠而浦”)发布公告称,公司2015年和2016年度在销售折扣计提方面存在会计差错,初步估计金额约为2.5-3亿元。
上交所的监管工作函指出:“上述情况反映出你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和风险”,要求尽快核实产生会计差错的原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李百兴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财务信息存在严重失真,且是低级会计处理差错,金额又如此巨大,“如果不是有意而为的话,要么是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要么是公司财务管理混乱”。
事实上,惠而浦集团通过子公司惠而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2014年控股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惠而浦前身,下称“合肥三洋”)后,派驻的首席财务官均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
不过回顾惠而浦近年发展历程,在一系列挫折之中出现这样的“差错”,似乎并非偶然。
不愉快的联姻
合肥三洋在经历2007年至2011年连续5年的高速发展后,2012年起进入不稳定的缓慢增长期,净利润甚至出现负增长。从产品上来说,不管是三洋还是荣事达,均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2014年10月,合肥三洋发布公告称,向惠而浦中国发行非公开股份约2.34亿股,募集19.67亿元用于完成“年产500万台洗衣机变频技改项目、年产400 万台节能环保高端冰箱扩建项目建设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项目等”,并预计将在产品销售、全球运作和成本效率等5个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尽管惠而浦集团于1994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先后在上海、广东和浙江等地建立了基于全球平台的现代化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但惠而浦中国并未能交出“合格”的成绩。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的数据显示,惠而浦中国2011年~2013年的营业收入徘徊在12亿元~15亿元。3年净利润均为负数,其中2011年和2013年亏损额高达1.2亿元左右。
业界亦不看好这桩联姻。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任国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惠而浦入主合肥三洋之际,三洋和荣事达已经是日薄西山,惠而浦也难以用心经营三洋。
可以作为证明的是,三洋洗衣机的品质没有因为惠而浦的入主而得到有效改善,其质量问题仍频现于媒体。
作为低端品牌的荣事达旗下产品看上去问题更多。2017年3月中旬,安徽省工商局通报,在对黄山、合肥和蚌埠等地的厨房用品进行抽检时发现,标称“合肥荣事达小家电有限公司”生产的电饭锅和电磁炉均抽检不合格。国家质检总局、江苏省工商局、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北京市工商局亦先后查出荣事达品牌的不同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反映在市占率上,三洋和荣事达亦表现不佳。欧睿国际咨询的数据显示,三洋全自动洗衣机2011年市场占率还有6.8%,2016年下降到4.9%。荣事达半自动洗衣机虽然市占率有所上升,但市场排名却由第三名滑落第四名。而惠而浦和另一个旗下品牌帝度则上不了排行榜前列。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也发现,惠而浦的研发投入占比由2012年的3.12%递减至2016年的2.66%。而2016年国内18家主要上市家电企业中有10家研发投入比超过3%,最高的美菱电器研发投入比达5.43%。
已无翻身机会?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梳理还发现,惠而浦的董事会成员频繁更换。2015年有4位董事会成员离职,除一位独立董事满一年离职,其余三位董事均不足一年。
2016年有6位董事会成员离职,其中董事、首席财务官江慧玲不足一年离职,董事和监事中各有两位外籍人士离职,剩余一位是作为惠而浦监事的长城贸易株式会社社长因到期离职。
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惠而浦的董事中除了董事长、总裁金友华和分管采购的董事GianlucaCastelletti未离职外,其余均换了“新面孔”。
更严重的是,“没渠道,没品牌投入,没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任国强表示,这就是惠而浦的中国战略现状。因为惠而浦将其品牌授权给苏宁代理,但苏宁把惠而浦作为零售自有品牌来操作,而且指定一些中等规模的生产厂代工。
“惠而浦在中国市场具体的产品经营和市场协同上相当凌乱。”一位业内人士曾撰文表示。
任国强认为,中国白电市场已形成其垄断格局,“哪怕是国际品牌也很难破局”。
欧睿国际咨询的数据显示,在全自动洗衣机领域,松下、三洋、LG和博世西门子在中国市场上的市占率均表现不佳。半自动洗衣机领域,占据头几名位置的均是本土品牌如海尔、小天鹅和TCL等,外资品牌则榜上无名。
冰箱领域,排在前列的外资品牌仅有博世西门子(第七名)和三星(第十名),市占率不到4%,海尔的市占率则多年高达39%左右。空调领域则由格力独占鳌头,鲜有外资品牌的生存空间。
4月26日,惠而浦發布一季度报,预计2017年上半年将出现亏损。如果属实,这将是惠而浦及前身合肥三洋自2004年7月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
6月,惠而浦又有两位高管离职。先是55岁的副总裁郑敦辉提出辞职,尽管公告声称其将继续担任公司高级顾问,但其聘期是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随后是董事、首席财务官George Wong辞职,其聘期与郑敦辉相同。
7月27日,惠而浦发布存在会计差错的公告后,相关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示,计提差错是在近期惠而浦与苏宁、国美等连锁商进行隔年度对账过程中发现的。因为与连锁商的对账通常都不与销售同步发生,而是有一定滞后性,所以该差错直到现在才被揭示。
麻烦接二连三到来。任国强表示,惠而浦在中国可能失去了“翻身”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