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民间网络借贷的法律问题

2017-09-01徐文华

法制博览 2017年8期
关键词:民间借贷合同网络平台

摘要:网络借贷,指在网上实现借贷,是随着互联网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借款人和放贷人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这种新兴的借贷模式是从小额贷款模式演化而来的,主要面对无法提供担保的小额借款人和拥有少量资金的放贷人。网络借贷平台的产生和发展,为一些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了解决资金来源的方法,丰富了我国贷款体系的层次,有利于经济繁荣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对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导致网络借贷平台处于一个监管较弱的情况,产生了诸多问题。

关键词:网络平台;民间借贷;合同;法律

中图分类号:D92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3-0254-01

作者简介:徐文华(1994-),山西晋城人,西北政法大学,2016级法律硕士(非法学)。

网络借贷平台,是“个人对个人”,也就是P2P(Peer to Peer)的网络借贷方式的载体。我国第一家网络借贷平台名为“拍拍贷”,它在2007年7月成立于上海。截止至2016年底,注册用户达到3261万,是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信用借贷平台之一。庞大的会员数量说明我国已经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开始了解并使用网络借贷平台完成资本的流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在已成立了2000多家网络借贷公司。

但我国的网络借贷平台成立的时间还不满十年,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置的并不完善,在网络借贷平台运行的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漏洞。法律具有评价和指引功能,人们通过法律的规定,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并按照法律所倡导的方式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想要网络借贷平台中的放贷人发挥更大的作用,离不开一个完善的权利义务体系和归责体系。如果没有法律的规制,在网络借贷平台中,放贷人不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出现问题之后没有一个系统的归责体系,必然导致行业秩序的混乱,网络借贷平台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那么,在法律角度看,网络借贷平台的定位是什么呢?自我国第一家网络借贷平台成立以来,其法律地位一直不能得到确认,一直游走在法律和政策的“灰色地带”。《<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明确写到,民间借贷可以发生在个人之间、个人与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但这并不能确认网络借贷平台的合法地位,法律并没有对何种条件的放贷主体可以在何种限度之内进行放贷活动做出完整的说明,也就不能说网络借贷平台的这种放贷行为是有法律依据的。

但从放贷者与借款人的关系出发,网络借贷是一种民间借贷的电子化形式。借贷双方从直接成立合同变为通过网络借贷平台成立合同,网络借贷平台仅作为借款人和放贷人的中介,网站本身既不吸纳资金,不以自己的名义放贷,也不参与借款人与放贷人的资金流动。只是成立合同的方式有所不同,在本质上,还是属于民间借贷法律关系调整的范围,放贷人和借款人目前也是通过《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来进行借贷活动。在专门针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相关法律出台以前,网络平台上的借贷关系可以参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加以规范。

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民间借贷,对于一般放贷人来说,法律规定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事项:

第一,放贷人主体资格限制。必须是年满十八周岁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背负到期不能清偿的债务。且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二,贷款利率限制。《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就目前的规定来看,民间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

第三,对贷款流向的审查义务。除了网络借贷平台需要细化借款用途的填写规则外,放贷人对借款人对借款如何使用也要尽表面审查的义务,即放贷人不得把錢借给用途不明的借款人。若放贷人明知借款是用来从事非法活动,依然要出借资金的,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网络借贷平台尴尬的法律地位导致了监管方面的空白,法律法规的缺失和监管部门的缺位使网络借贷平台在运营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不仅不利于网络借贷平台发挥其本身的优势作用,反而会危害网络借贷平台行业甚至整个经济秩序的混乱。我国网络借贷平台出现的时间较晚,在制定制度和法律的时候,还可以借鉴国外类似企业的发展经验。此外,不止是国家对此要进行努力,从业者个人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网络借贷平台可能出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有星,罗栩.论<放贷人条款>制定的难点及其解决[J].政治与法律,2011.6.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条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借贷纠纷.

[3]唐婧.我国民间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间借贷合同网络平台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民间借贷类公证初探
建设项目准备阶段的审计要点探析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