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的声誉是赔出来的
2017-09-01万峰夏淑媛
万峰++夏淑媛
目前行业内对寿险真正了解的只是承保和管理,但真正的寿险主流业务、内部管理的业务是理赔。
创新是个永恒的主题,我从事保险业35年,记得从保监会成立那天开始,甚至老人保的时候就讲保险业的创新。这35年,我的经历是我们一会儿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发展产品,一会儿又密集推进各方面保险监管政策的出台。所以,我们回头来看看我国寿险业这么多年创新与发展,有哪些值得反思的。我这里想讲3个问题。
寿险创新必须坚持保险的本源
保险的本质是什么?这么多年保险业的发展,并没有搞清楚保险的本质,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所有的创新如果脱离本质,那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保险的本源呢?我觉得,首先我们要明确,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是做什么的?寿险是为客户提供生、老、病、死、残风险保障的,而不是为客户提供“投资首选”的。为什么要加引号?这是《人民日报》最近两年都提到的一个问题,说他们通过调查,保险已经成为百姓投资的首选。保险是做什么的?第一,保险不是搞投资的,保险是提供保障的;第二,保险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风险管理计划的,而不是提供理财计划和财务管理计划的。
这几年,寿险业务的发展由于偏离了保险的本源,整个社会、政府,包括客户,对寿险的认识就像盲人摸象。有人说你也太狂了吧?这么多年发展这么好,你说盲人摸象?因为我认为,我们并没有去做真正的寿险,保险业这几年做得虽然很大了,但不是真正的寿险。真正的寿险我们还没有经历过,所以我现在遇到很多人谈保险,我说你不了解真正的寿险是什么。
目前,大多数人真正了解的只是承保和管理,真正的寿险主流业务、内部管理的业务是理赔,我们怎么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理赔服务,而不是资金管理,而不是到期通过银行划笔账打钱,而是大量的理赔。我觉得,這将来对我们是个巨大的考验,这才是整个寿险管理的基本核心业务。
寿险创新必须要遵循本身的发展规律
寿险是提供长期风险保障的,它是靠着积累长期、稳定的客户,才能够平衡风险,这是它最基本的原理。
5月16日,保监会发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监管通知,对保险产品做了一些限定,以我的经验看,它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不亚于1999年6月10日定价利率一律变为2.5%。对整个行业来说,一夜之间产品都没了,大家都要重新设计。这项新规,对我们的影响,只是说保障性产品还可以,其他的,明年都会受到重创。
此外,寿险业务的发展规律是先发展保障,后提供理财。欧美市场、日本市场,乃至整个发达国家市场都是按照这个顺序,而不是突出理财、弱化保障。
另外一点,寿险发展要求的是资产与负债的匹配,这是最基本的规律,而不是“资产驱动负债”,我们把这个当作一个重大的创新提出来,现在怎么看?我们要为这个创新付出代价。因为按照一般的寿险规律,应该是先有负债管理,后有资产管理。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唯独我们想要改变这个规律,这是非常难的,而且经过我们的尝试怎么样?回过头来还是要承认和认可,这是最基本的规律。
寿险创新的发展方向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保险保障
寿险创新的方向我认为是为社会大众提供保险保障,而不是为保险公司提供快速吸收资金的平台。
我想说一个问题,在全世界反映寿险的3个最关键的指标:第一,保费收入;第二,保单件数。第三,保额。
其中,保费收入反映的是保险公司的销售收入,保单件数反映的是保险的覆盖面,保险金额反映的是保障的程度。后两个指标才反映保险的社会功能,你有多大的覆盖面,提供多少保障。但是现在无论怎样的创新,都要围绕怎样快速增加保险公司的收入,怎样提高保费的增长和收入。无论从监管部门和社会到政府,为什么都去关注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而不去关注保险公司给社会提供的覆盖面有多大,保障程度增长多少呢?
我们看看多年来的发展,我们与国际市场相比是怎样的状况?保监会数据显示,在美国,一个是人均有效保单,一个是单均保额,一个是人均寿险保额。美国现在人均保单是0.7,日本是1.57,韩国是1.65,中国只有0.09,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只有9%的人有寿险保单。
保额方面,美国是50万元,日本39万元,韩国18万元,我们只有3.9万元,不到4万元。大家想想,4万元可能都不够我们一年的人均工资。
再看人均寿险保额,我们就更少了。美国44万元,日本61万元,韩国29万元,我们只有5050元,每张保单的平均寿险保额仅5000元,能够提供怎样的保障?
创新是必要的,坚持保险的本源是必须的,寿险业的创新要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而不是以公司的需求为导向。我国寿险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在于养老、健康、医疗和普通寿险,这些业务领域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也是一个未开发的市场,等待着我们去创新和发展。
本文根据万峰在2017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