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氮锌配施对烤烟氮、锌积累及品质的影响

2017-09-01马一琼张艺洁许自成

河南农业科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烟株成熟期氮量

姚 倩,张 珂,马一琼,穆 童,张艺洁,许自成

(河南农业大学 烟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氮锌配施对烤烟氮、锌积累及品质的影响

姚 倩,张 珂,马一琼,穆 童,张艺洁,许自成*

(河南农业大学 烟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为确定烤烟生产中合理的氮锌配比,以豫烟10号为材料,设置 75.0(高氮)、52.5(中氮)、30.0(低氮)kg/hm23个氮水平和16.330(高锌)、8.165(低锌) kg/hm22个锌水平,共高氮高锌(HH)、高氮低锌(HL)、中氮高锌(MH)、中氮低锌(ML)、低氮高锌(LH)、低氮低锌(LL)6个处理,研究了氮锌配施对烟田土壤酶活性,烤烟不同部位氮、锌含量及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成熟期,ML处理烤烟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最高,分别较最低值处理(LH、LL、MH处理)高71.43%、86.96%、9.38%。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总氮含量升高;施氮量相同时,烟叶总氮的分配比例为HH>HL、MH>ML、LH>LL,根中总氮的分配比例则相反,表明高锌促进氮素向叶片转移,低锌促进氮素向根中转移。随着施锌量的增加,烤烟锌含量升高;在高锌条件下,烟叶中锌的分配比例为LH>MH>HH;低锌条件下,烟叶中锌的分配比例为ML>LL>HL,说明高锌低氮条件下促进锌向烟叶转移,低锌中氮条件下促进锌向烟叶转移。烤后烟叶以ML、LH处理糖碱比较为适宜,香气物质含量较高,分别较HH处理高31.56%、16.64%。总的看来,氮锌配施以中氮低锌和低氮高锌处理烟叶综合品质较好。

烤烟; 氮锌配施; 土壤酶; 氮含量; 锌含量; 烟叶品质

氮素是烟株生长发育和烟叶品质形成的基础[1]。近几年,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氮含量增多,但高氮条件会导致烟株对锌元素的吸收减少[2]。锌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烟株缺锌时生长缓慢、叶片扩展受阻,严重时叶片出现枯斑,后期枯斑颜色加深,烟叶质量受到严重影响[3]。前人研究认为,低氮条件下氮和锌有协同效应,施氮有利于植物对锌的吸收运转,但高氮条件下容易造成缺锌[4]。黄文川等[5]、刘红霞等[6]研究表明,氮锌配施对夏玉米、小麦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杨清等[7]进行了小麦氮、磷与锌配合施用的研究,结果表明,氮锌配合施用的效果好于单施氮和单施锌。而在烤烟种植方面,目前针对大量元素的研究较多,但有关大量元素氮与微量元素锌配施的研究较少[2]。鉴于此,研究了不同氮锌配比对烤烟氮、锌积累以及烟叶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合理利用氮、锌营养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4—2015年在河南省洛阳市烟草公司烟叶科技园(洛宁县小界乡王村)进行。供试烤烟品种为豫烟10号,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田间整齐度较高,长势强,耐肥性强,易烘烤。试验田前茬作物为烟草,所在地平均海拔1 114.6 m,全年日照2 606.92 h左右,日照率45%~50%,平均气温13.97 ℃,降雨量553.49 mm,无霜期180~200 d,地势平坦,光照充足,热量富裕。供试土壤为黄壤土,基本理化性状如表1所示。

表1 供试土壤的基本理化性状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3个氮水平[75.0(高氮)、52.5(中氮)、30.0(低氮)kg/hm2]和2个锌水平[16.330(高锌)、8.165(低锌) kg/hm2],共高氮高锌(HH)、高氮低锌(HL)、中氮高锌(MH)、中氮低锌(ML)、低氮高锌(LH)、低氮低锌(LL)6个处理。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180 m2(10行区),株行距50 cm×120 cm,大田管理依据优质烤烟栽培技术规范进行,移栽烟苗发育良好,整齐度高,各处理其余施肥水平相同。

试验处理中的氮量为施用基肥(饼肥、重质碳酸钙、烟草专用复合肥)的纯氮量,锌素由Zn2SO4·7H2O提供。氮肥和锌肥均作为基肥一起施入。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样品采集 分别在烤烟移栽后30 d (伸根期)、60 d (旺长期)、90 d (成熟期),每个处理选取3株有代表性的烟株进行整株收获,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滤纸吸干,将其分为根、茎、叶三部分,称其鲜质量,然后在105 ℃下杀青15 min,之后在60 ℃下烘干至恒质量,最后分别称取根、茎、叶的干质量,并将各个部位装袋保存,带回实验室粉碎后过0.25 mm网筛,用于测定烤烟总氮、硝态氮和锌含量。

取各处理烤后C3F烟叶 2 kg,烘干粉碎过0.25 mm网筛,用于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的测定。

在烤烟生长的伸根期、旺长期和成熟期,采集距表层5~20 cm深的土壤,混匀后过2.00 mm网筛,用冰盒带回实验室,置于4 ℃冰箱中冷藏待测土壤酶活性以及土壤锌含量。

1.3.2 指标测定方法 烤烟根、茎、叶总氮含量和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法[8];烤烟根、茎、叶硝态氮含量的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9];烤烟根、茎、叶锌含量的测定采用干灰化法[10],通过马福炉将烟样灰化,用ICP-OES仪器(Vista-MPX,USA)进行测定;烤后烟叶香气成分含量的测定采用水蒸气同步蒸馏装置提取,将提取液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浓缩后进样分析,分析仪器为Auto system XL GC(配FID检测器和自动进样器,美国PE公司生产)、Turbo Mass色质联用仪(美国PE公司生产)。

土壤酸性磷酸酶、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等土壤酶活性的测定参照《土壤农化分析》[11];土壤有效锌含量的测定采用DTPA浸提法进行前处理,用ICP-OES仪器(Vista-MPX,USA)进行测定。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图表制作,使用SPSS 20.0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氮锌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土壤酸性磷酸酶、蛋白酶、脲酶活性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蔗糖酶活性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上变化不大。土壤酸性磷酸酶是与土壤磷元素转化密切相关的一种酶,也是衡量土壤磷素肥力的指标[12]。伸根期,LL处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旺长期,ML处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最大,与LL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HH、MH、LH处理;成熟期,ML处理酸性磷酸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HH、MH、LH处理,其中,较LH处理高71.43%。在相同施氮条件下,低锌水平的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高锌水平,说明高锌抑制了土壤的酸性磷酸酶活性。

表2 氮锌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mg/(g·d)

注:同列不同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蛋白酶属于水解酶类,能将蛋白质和多肽水解为氨基酸,对土壤供氮能力起主要作用[13-14]。成熟期,蛋白酶活性随氮用量的增多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以ML处理蛋白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LL处理86.96%,说明适宜的施氮量能提高蛋白酶活性;在相同施氮条件下,成熟期蛋白酶活性表现为HL>HH、ML>MH、LH>LL,说明施中等氮量和高氮量时,低锌能提高成熟期土壤的蛋白酶活性。

过氧化氢酶为氧化还原酶,能分解生物呼吸和有机物生化反应产生的H2O2,解除对活细胞的毒害[12]。伸根期,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LH处理最高,ML处理次之,MH处理最小,其中,ML、LH处理显著高于其他4个处理;旺长期,MH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大,显著高于其他5个处理;成熟期,ML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其他5个处理,其中,较MH处理高出9.38%。但整体来看,氮锌互作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不明显。

土壤脲酶的酶促反应产物是可供植物利用的氮源,其活性大小可用来表示土壤的供氮能力强弱。伸根期,土壤脲酶活性表现为HH处理最高,LL处理最小,HH处理与除HL处理以外的其他4个处理间差异显著;旺长期,HH处理土壤脲酶活性最大,显著高于ML、LH、LL处理;成熟期,HH、HL处理土壤脲酶活性较高,显著高于ML、LH、LL处理,其中,HH处理较LL处理高48.66%。总的看来,土壤脲酶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多而逐渐增大,在相同施氮条件下,脲酶活性表现为HH>HL、MH>ML、LH>LL,说明高锌可以提高脲酶活性。

土壤蔗糖酶主要参与高分子有机物的分解,改善土壤碳营养状况,其活性大小可以反映土壤中碳的转化强弱。成熟期,LL处理蔗糖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HH、HL、MH处理。在烟株生长的旺长期和成熟期,土壤蔗糖酶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在相同施氮条件下,蔗糖酶活性总体表现为HL>HH、ML>MH、LL>LH,说明低锌可以提高蔗糖酶活性。

2.2 氮锌配施对烤烟氮素积累的影响

2.2.1 不同部位总氮含量 由图1可以看出,烟株各部位的氮含量表现为叶>茎>根,烟株中氮元素主要在叶部富集。随生育时期的推进,根、茎中的总氮含量呈下降趋势,而叶中的总氮含量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随施氮水平的升高,烤烟各部位氮含量升高。当施氮水平相同时,不同锌水平下烤烟各部位氮含量总体以高锌处理较高,表明高锌有利于烟叶氮含量增加,锌元素对烟叶氮元素的吸收表现为协同作用,但是不同锌水平处理间总体表现为差异不显著,表明烟株中的氮元素含量主要取决于施氮量。总的来看,各氮锌互作处理烤烟的氮含量以HH处理最高,LL处理最低。

不同字母表示同一时期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图1 氮锌配施对烤烟不同部位总氮含量的影响

2.2.2 不同部位总氮分配比例 由图2可见,成熟期烟叶的总氮分配比例最高,各处理均超过了40%,茎次之,根的总氮分配比例最低。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烟叶的总氮分配比例表现为为HH>HL、MH>ML、LH>LL,而根中的总氮分配比例则相反,说明高锌促进了总氮向烟叶转移,低锌促进总氮向根中转移;施锌量相同的条件下,烟叶的总氮分配比例表现为MH>LH>HH、ML>LL>HL,表明中氮条件促进了总氮向烟叶的转移。

图2 氮锌配施对烤烟成熟期总氮含量分布的影响

2.2.3 不同部位硝态氮含量 由图3可以看出,烤烟各部位的硝态氮含量随生育时期的推进,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对于烟根来说,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高锌水平提高烟根的硝态氮含量;相同施锌量条件下,旺长期和成熟期烟根的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烟茎来说,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高锌提高了伸根期和旺长期烟茎的硝态氮含量,低锌提高了成熟期烟茎的硝态氮含量。对于烟叶来说,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低锌提高了各生育时期烟叶的硝态氮含量;伸根期,相同锌水平下,烟叶的硝态氮含量为MH>LH>HH、 ML>LL>HL,说明中氮水平提高了伸根期烟叶的硝态氮含量;成熟期,LL处理烟叶的硝态氮含量最高,LH处理最低,但是6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

图3 氮锌配施对烤烟不同部位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2.3 氮锌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锌含量的影响

由图4可以看出,随烤烟生育时期的推进,烤烟根际土壤锌含量总体上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总体看来,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随施锌量的增加,土壤锌含量增多。伸根期,处理HH烤烟根际土壤锌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HL、ML、LH、LL处理,ML处理土壤锌含量最低,显著低于HH、MH、LH、LL处理;在相同施锌水平下,烤烟根际土壤锌含量表现为HH>MH>LH、LL>HL>ML,说明高锌水平下,高氮可以提高土壤锌含量,而低锌条件下,低氮可以提高土壤锌含量。旺长期,MH处理烤烟根际土壤锌含量最多,LL处理最少,MH处理与LH、LL处理差异显著。成熟期,MH处理烤烟根际土壤锌含量最高,与HL、LL处理差异显著。在旺长期和成熟期,相同施锌水平下,烤烟根际土壤锌含量表现为MH>HH>LH、ML>HL>LL,说明中氮条件下烤烟根际土壤锌含量最高。

图4 氮锌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锌含量的影响

2.4 氮锌配施对烤烟锌素积累的影响

2.4.1 不同部位锌含量 由图5可以看出,随生育时期的推进,烟株根、茎、叶中的锌含量总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成熟期,烟株不同部位锌含量表现为叶>茎>根,说明锌素更易富集在植物叶部。相对于低锌水平,高锌水平烟株各部位的锌含量明显增加。伸根期,高氮促进烤烟各部位对锌的吸收积累,而到了旺长期和成熟期,与中氮水平相比,低氮和高氮水平烟株各部位锌含量有所降低。就氮锌互作而言,总的来看,同一时期烟株根、叶、茎锌含量的分布规律表现基本一致,6个处理组合相比较,以MH处理最高,LL处理最低。

图5 氮锌配施对烤烟不同部位锌含量的影响

2.4.2 不同部位锌分配比例 从图6可见,成熟期烟叶中锌的分配比例最高,各处理均超过了35%,茎次之,根最低。施氮量相同的处理烟叶中锌的分配比例为HL>HH、ML>MH、LL>LH,而茎中锌的分配比例规律则相反,说明低锌水平促进锌向烟叶转移,高锌水平促进锌向茎中转移。在高锌条件下,烟叶中锌的分配比例表现为LH>MH>HH,说明低氮促进了锌向烟叶转移;在低锌条件下,烟叶中锌的分配比例表现为ML>LL>HL,说明中氮可以促进锌向烟叶转移。

图6 氮锌配施对烤烟成熟期锌含量分布的影响

2.5 氮锌配施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

2.5.1 化学成分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适宜性和协调性是决定烟叶品质的重要内在要素[15-16],是评价烟叶品质的重要内容[17-18]。由表3可知,HH、MH处理烤后烟叶的蛋白质含量较高,LH、LL处理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较高,HH处理烟碱和钾含量最高,但氯含量相对较低。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是烟叶形成某种香味风格时各类物质间的平衡性,对烟叶质量特征和香味风格有重要影响[19],目前主要用糖碱比、两糖比和钾氯比等指标来评价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一般认为,优质烤烟的糖碱比以接近10为宜,两糖比以≥0.75为宜,钾氯比≥4[20]。从表3可见,LL处理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最高,HH处理最低,但以MH、ML处理最接近优质烤烟标准;两糖比以LL处理最高,LH、LL处理最接近优质烤烟标准;钾氯比以HH处理最大,最接近优质烤烟标准。

2.5.2 香气成分 烟叶的香气质量是烟叶内在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烟叶特色和可用性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21],烟叶中致香物质含量则与烟叶香气质量密切相关[22]。根据烟叶致香物质代谢途径的不同,主要分为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降解产物(非酶反应)、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以及其他代谢物类[14,22]。

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与烟叶的香气、色泽及质量密切相关,是影响烤烟品质的重要潜香型物质之一[23]。由表4可知,ML、MH处理烤后烟叶中类胡萝素类降解产物总量较高,分别为49.62、48.39 μg/g,HH处理最低,仅为41.13 μg/g。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含量最多的是ML处理。美拉德反应降解产物对烟叶香气质、香气量和香型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各处理的美拉德反应产物中糠醛的含量最高,其中ML处理的美拉德反应产物总量最高,为17.91 μg/g。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最多的处理为LH。其他类香气物质中,含量最多的是新植二烯,其中以ML处理新植二烯含量最多,为715.24 μg/g,其次是LH处理,为630.82 μg/g。不同处理烤后烟叶的致香物质总量表现为ML>LH>LL>MH>HL>HH,处理ML、LH分别比HH高31.56%、16.64%。

表4 不同处理烤后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 μg/g

3 结论与讨论

植物体内的锌大部分来源于土壤,土壤中的锌含量高,则植物体内的锌含量就高[24-25]。本试验不同处理烤烟在大田生育前期,根中的锌含量高于茎和叶,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26]。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烤烟根、茎、叶的锌含量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这可能是因为锌在土壤中比较稳定,在大田生长前期烤烟根系尚不发达,对锌元素的吸收较弱,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烟株根系不断壮大,烤烟对锌的吸收和积累逐渐增多;到烤烟成熟期,由于锌在土壤中的富集作用,使得烤烟体内的锌含量减少[27]。旺长期和成熟期,相同施锌量条件下,烤烟锌含量表现为中氮>高氮>低氮,表明中氮营养水平可以提高烟株的锌含量。就烤烟不同部位锌含量而言,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低锌促进锌向烟叶转移,而高锌促进锌向茎中转移;在高锌条件下,低氮促进锌向烟叶转移,而在低锌条件下,中氮促进锌向烟叶转移。

锌元素可以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27]。本试验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烤烟总氮含量也随之增多;高锌处理的烤烟总氮含量高于低锌处理,表明高锌促进烤烟氮素积累的效果更为明显。李文卿等[28]研究认为,随生育时期的推进,烟株地上部总氮含量不断下降,但施氮量增加之后,其下降幅度减小。另有研究[29]表明,土壤固氮量多,烤烟总氮含量较高,这与本试验结果相一致。就烤烟各部位氮素的积累分布而言,当施氮量相同时,高锌水平促进氮向烟叶转移,低锌水平促进氮向根中转移;当施锌量相同时,中氮水平促进氮向烟叶转移。烤烟叶片中,高锌水平的硝态氮含量低于低锌水平,这是因为当植物锌水平低时,会引起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从而抑制硝态氮转变为铵态氮,最终使得硝态氮含量升高。

氮锌配施对烤烟氮、锌积累和品质的影响可通过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进行解释。土壤酶广泛参与土壤中营养物质循环、能量代谢等过程[30],其活性可以综合表征土壤的生物状况,能从生物学角度反映土壤的肥力状况[31]。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磷素营养状况,本试验表明,在烤烟成熟期,在相同的氮用量下,高锌抑制了土壤酸性磷酸酶的活性,这与黄游等[32]的研究结果一致;蛋白酶活性以中氮处理最高;脲酶活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刘美玉等[33]、郭天财等[34]研究表明,氮肥对土壤脲酶有激活作用,与本试验结果相一致。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高锌提高脲酶的活性,低锌提高蔗糖酶活性;而在相同施锌量条件下,蔗糖酶活性表现为低氮>中氮>高氮,其原因可能是蔗糖酶直接参与土壤的碳代谢,土壤中施氮量低使得C/N比提高[35],烤烟的碳代谢增强,蔗糖酶活性增强。低氮高锌、低氮低锌处理的蔗糖酶活性较高,其总糖、还原糖含量也相对较高,这与已有研究结果相一致[35]。总的来看,成熟期中氮低锌处理根际土壤的酸性磷酸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最高,表明中氮低锌配施的条件下,有利于提高土壤中酶活性和微生物活性。研究[36]表明,土壤中磷酸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与细菌的数量呈正相关,可提高土壤中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等含量,从而引起碳氮比提高,有利于烟叶成熟期由氮代谢及时向碳代谢转变,为优质烟叶的生产奠定基础。

烟叶综合品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化学成分比例是否适宜以及香气物质含量是否充足。烤后烟叶的糖碱比常被作为评价烟气劲头和柔和性的指标,总糖和烟碱含量的平衡是形成优质烟叶的重要因素。糖碱比过高会使烟气平淡、缺乏劲头,过低则会使烟气劲头强烈、刺激性增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中氮低锌和低氮高锌处理的烤后烟叶化学成分较为协调,且蛋白质含量较低,能够降低烟叶的刺激性,改善烟叶的品质,且中氮低锌处理的烤后烟叶香气含量最高,低氮高锌处理次之。

总的看来,合理的氮锌配施对烤烟氮、锌积累和土壤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可通过改善施肥比例来提高烟叶品质。不同处理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香气物质含量结果显示,中氮低锌和低氮高锌处理的烤后烟叶品质最好,可作为大田合理利用氮、锌营养的参考。

[1] 孙树林,许自成,戴亚,等.烤烟总氮分布特点及与其他化学成分的关系[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0):13-16.

[2] 常蓬勃.锌与氮、钾配施对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8.

[3] 朱金峰,景延秋,宋光辉,等.叶面施锌对烤烟生理特性及锌含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2(3):34-36.

[4] 王衍安,范伟国,张方爱,等.氮磷锌肥配合施用防治苹果小叶病的研究[J].落叶果树,2000,32(4):11-12.

[5] 黄文川,李录久,李文高.小麦氮锌配施效应及增产机理研究[J].核农学报,2000,14(4):225-229.

[6] 刘红霞,张会民,王定勋,等.氮、锌配施对夏玉米的增产效应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538-541.

[7] 杨清,刘新保,褚天铎,等.小麦氮、磷与锌配合施用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1):15-24.

[8] 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58-275.

[9] Cataldo D A,Haroon M,Schrader L E,etal.Rapid colorimetric determination of nitrate in plant tissue by nitration of salicylic acid[J].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1975,1(6):71-8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中硒的测定:GB 5009.93—201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11]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2-16.

[12] 刘华山,韩锦峰,曾涛,等.饼肥与化肥配施对烤烟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5(1):14-16.

[13] 文国宇,陈杰,文志强,等.紫色土田施用有机肥对烟株根际土壤酶活性、速效氮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2):81-84.

[14] 贾健,朱金峰,杜修智,等.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酶、烤烟生长及烟叶致香成分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6,18(3):141-149.

[15] 许自成,黎妍妍,肖汉乾,等.湖南烟区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及对烤烟品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27(11):4425-4433.

[16] 许晓敬.生态、品种和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烤烟品质及生理代谢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5.

[17] 何登峰,许仪,许自成,等.农艺措施和调制条件对烟草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4):199-202.

[18] 过伟民,张艳玲,蔡宪杰,等.光质对烤烟品质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烟草科技,2011(9):65-70.

[19] 鲁黎明,陈勇,鲁逸飞,等.低钾胁迫对烟草幼苗叶中基因表达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6,30(7):1273-1280.

[20] 刘国顺.烟草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72-73.

[21] 杨丽平,许树德,王小兵,等.锌与镁、钾配施对烤烟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2(23):45-48.

[22] 何承刚,曾旭波.烤烟香气物质的影响因素及其代谢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5(2):40-43.

[23] 张广东,孙军伟,史宏志.调制对烟草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1):4-8.

[24] 许自成,王林,肖汉乾.湖南烟区烤烟锌含量与土壤有效锌的分布特点及关系分析[J].生态环境,2007,16(1):180-185.

[25] 赵爽,许自成,解燕,等.曲靖市植烟土壤有效锌含量状况及与土壤因素的关系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3,19(1):26-31.

[26] 廖伟.烤烟锌营养诊断和土壤锌的丰缺指标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27] 田士明,王梅芳,张韶华,等.锌锰肥对玉米吸收氮磷钾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土壤肥料,1999(1):44-45.

[28] 李文卿,陈顺辉,江荣风,等.不同施氮量对烤烟总氮和烟碱积累的影响[J].中国烟草学报,2007,13(4):31-35.

[29] 朱佩,张继光,薛琳,等.不同质地土壤上烤烟氮素积累、分配及利用率的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2):362-370.

[30] 许静,刘海轮,和文祥,等.培肥对陇县烟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11):173-177.

[31] 周礼恺,张志明,曹承绵.土壤酶活性的总体在评价土壤肥力水平中的作用[J].土壤学报,1983,20(4):413-418.

[32] 黄游,陈玲,梁好均,等.污泥中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3):895-898.

[33] 刘美玉,陈益银,习向银,等.水氮耦合对烤烟生育期内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1,26(5):159-163.

[34] 郭天财,宋晓,马冬云,等.施氮量对冬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110-114.

[35] 郭群召,吴学巧.烟田施用菜子饼肥对土壤酶活性及烟叶质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380-382.

[36] 樊军,郝明德.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1):9-13.

Effec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and Zn on Nitrogen and Zn Accumulation and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YAO Qian,ZHANG Ke,MA Yiqiong,MU Tong,ZHANG Yijie,XU Zicheng*

(College of Tobacco Science,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China)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ratio of nitrogen and Zn in flue-cured tobacco production,we set three nitrogen levels,namely 75.0(high nitrogen),52.5(medium nitrogen),and 30.0(low nitrogen) kg/ha,and set two Zn levels,namely 16.330(high zinc),8.165(low zinc)kg/ha.A total of 6 treatments were high nitrogen and high Zn(HH),high nitrogen and low Zn(HL),medium nitrogen and high Zn(MH),medium nitrogen and low Zn(ML),low nitrogen and high Zn(LH),low nitrogen and low Zn(LL).The effects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and Zn on the activity of soil enzyme,the content of nitrogen and Zn and quality of different parts of flue-cured tobacco were studied with the material of Yuyan 1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the mature stage of flue-cured tobacco,the activities of acid phosphatase,protease and catalase in rhizosphere soil of flue-cured tobacco of ML treatment were the highest,which were 71.43%,86.96% and 9.38% higher than the LH,LL,MH treatments.With the increase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amount,the total nitrogen content was increased in flue-cured tobacco,and under the same nitrogen condition,the distribution rate of total nitrogen in tobacco leaves was HH>HL,MH>ML,LH>LL,and the distribution rate was the opposite in root,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high Zn promoted the transfer of nitrogen to the leaf,whereas low Zn promoted the transfer of nitrogen to the root.With the increase of Zn application amount,the Zn content was increased in flue-cured tobacco.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Zn,the Zn distribution rate was LH>MH>HH,an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Zn,the Zn distribution rate was ML>LL>H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ow nitrogen and high Zn promoted the transfer of Zn to tobacco leaves,medium nitrogen and low Zn promoted the transfer of Zn to tobacco leaves.There were two treatments gave higher aroma substances content in tobacco,which were ML and LH treatments,increased by 31.56% and 16.64% compared with the HH treatment respectively.Generally speaking,the quality of flue-cured tobacco of ML and LH treatments was better.

flue-cured tobacco;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and Zn; soil enzymes; nitrogen content; zinc content; tobacco quality

2017-02-21

中国烟草总公司河南省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HYKJ201405)

姚 倩(1992-),女,河南义马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烟草栽培生理与质量评价。 E-mail:329661988@qq.com

*通讯作者:许自成(1964-),男,河南汝南人,教授,主要从事烟草品质生态学研究。E-mail:zichengxu@126.com

S572

A

1004-3268(2017)08-0038-08

猜你喜欢

烟株成熟期氮量
有机态氮与无机态氮配施对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氮肥施用对不同燕麦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不同海拔高度对膜下小苗移栽烤烟生长生理的影响
打顶后养分供应水平和采收方式对烤烟钾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不同成熟期桃品种在衢州市的引种试验
根部温度和氮素形态互作对烤烟生长和钾素积累的影响
多变量聚类分析对印度杧果成熟期和着色等级进行精确分类
基于SPOT-5遥感影像估算玉米成熟期地上生物量及其碳氮累积量
高、中、低产田水稻适宜施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