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击运动员决赛能力培养策略

2017-08-31欧兆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0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欧兆发

摘 要 射击运动员决赛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射击运动员的竞技成绩,对其培养策略展开探讨十分必要。本文结合射击运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射击运动员决赛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能为射击运动员训练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射击运动员 决赛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而射击运动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当前,我国射击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探索射击运动员决赛能力的培养策略,继续为我国培养优秀的射击运动员,推动我国射击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改变观念,走出误区

作为一名教练员,笔者在以往的训练过程中,首要任务是紧紧围绕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展开,打牢射击运动的基础技术和基本功,这些做法是正确且必须的。面对初级训练的运动员,笔者心中曾经的想法是决赛能力等进了省级代表队再抓也不迟,或者是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加,心理承受能力自然就会增加,现在进行决赛能力的培养还为时过早。现在看来这是一个误区,道理也很简单,决赛能力其实就是心理素质、体力、控制能力、适应能力的较量,能够闯进决赛的运动员,其基本技术已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都有夺取冠军的可能性,他们最主要的是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勇于争夺冠军的勇气。

2着眼未来,面对现实,脚踏实地从选材开始

教练员应树立一个观点,从现在开始就去挑选比赛型运动员,彻底放弃训练型运动员。同样的训练,前者事半功倍、后者事倍功半。在以往的选材过程中,笔者往往更看重运动员的自身生理条件,从男子手枪项目的训练特点出发,对符合手枪项目训练的运动员过多地注重技术方面的训练,而忽略了对其心理素质、神经类型、性格特点、临场发挥等能力的考察,软实力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方面甚至没有进行过相关的训练。根据现有的竞赛体制,从最初的选材开始就要选择比赛型运动员。笔者认为,理想的射击后备人才应该具备身体稳定性好、协调性强、胆量大、接受能力强、天生不服输等特点。射击运动手枪项目,教练员一般在小学五年级至初中一年级的范围来选拔,这些11~13岁的孩子往往已经初步具备自身的心理特点、性格类型,也初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运动员自身的生理条件符合训练的同时,教练员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发现他们的性格特点。教练员需要选拔具有以下特征的运动员来认真培养:(1)善于思考,懂得体会教练员的指导和建议,并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贯彻执行;善于观察别人的经验与错误,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对比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改善。(2)具有较好地适应能力,面对一些突发的紧急事情,能保持冷静镇定,体现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就是能够主动地解决训练中的实际问题。(3)具有较强地沟通能力,能够主动地将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教练员进行有效地沟通。(4)具有吃苦耐劳的特点,不折不扣地完成训练计划,无论是专项技术训练,还是身体素质训练,都能按时按质地完成。(5)具有开朗活泼的性格特点,能够和教练员、队友们友好相处,懂得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

3决赛能力的培养策略

3.1适量的体能训练

射击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变速跑、游泳、爬山等都是很好的运动项目,这些运动本身没有对抗性,运动员受伤概率很小,对场地要求也不高,可随时随地安排体能训练。“资格赛+决赛”的新竞赛模式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决赛阶段,运动员生理上的紧张是正常现象,但也要在可控的范围内,如果没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为基础,那么运动员的控制能力就会大大降低,在偶然性很大的射击赛场上,运动员就无法很好地控制住自己。通过体能训练,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得到加强,心率稳定,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保持良好、稳定的竞技状态和心理状态。在资格赛和决赛过程中,拥有稳定的心率是获得成功和制胜的关键因素。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形成稳定、健康心率的基础,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对每一发子弹的技术动作、击发感觉控制的程度和个人情绪的自我调节,都需要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

3.2充分认识决赛能力也是基本技术,是基本功

笔者发现,在以往的训练过程中,其没有对运动员进行过一次完整的“资格赛+决赛”的练习,都是围绕密度射、60发的计分射、专项力量练习来完成平时的正常训练。在平时的周考核、月考核中,也将资格赛60发的训练要求来执行。决赛时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和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参加决赛的8个人身上,每发子弹一下达口令,每发子弹一宣布成绩,每发子弹8个人的名次都可能出现变化,这不仅是运动员技术实力的较量,也是对运动员毅力、体力、智力和心理素质的全面考验,一发子弹处理不好,就可能丢掉夺取冠军的机会。使动动员认清决赛的重要性,对决赛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参加决赛训练,认真总结决赛的经验,掌握决赛的规律,不断提高自己的决赛能力。

根据新规则的要求,为了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笔者调整了原来的训练教案,首先将有资格参加省级锦标赛和冠军赛的运动员的月考核改为“资格赛+决赛”的模式,而且按竞赛规则全程使用电子靶,决赛口令请有经验的本地裁判长用录音的方式,按决赛的各项流程制作好,运动员通过听录音来进行,成绩播报或由笔者自己执行,或请单位其他教练员来执行,让运动员充分认识到打好资格赛只是一个基础,是进入决赛场地的一张门票,决赛阶段获得胜利才是关键。要让他们知道决赛能力的增强与提高是根本、是核心。通过改变训练模式,在全年度的训练过程中,有10次左右的全程训练,在决赛模拟阶段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困难来提高运动员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笔者相信只要坚持下来,对运动员决赛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3做好记录,分析比对

每一次的考核,教练员都要认真做好记录,最好是图表记录,图表应包含运动员姓名、时间、地点、项目、资格赛成绩、决赛成绩。将所有参加的运动员按上述信息一一对应,并把获得前6名运动员的成绩换算成相应的分值,针对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并在平时训练中加以改进,这样一来等到每年的省級比赛报名时,就不用再进行考核与选拔,排名积分决定一切,获得前几名的运动员就是最佳的人选。人们都知道不打无准备之仗,因此教练员不能让运动员在决赛中学习决赛,如果平时都不进行相应地准备,就无法做到有的放矢、从容应对。一般能够脱颖而出的,一定是那些有准备的运动员。

4充分利用资格赛和决赛之间的时间差

能进入前8名的运动员总体来说成绩是不错的,都发挥出了应有的训练水平。运动员们经过刻苦训练,在资格赛中闯进决赛,是对运动员的充分肯定。为了参加省级射击锦标赛和冠军赛,运动员们都进行了充分地准备,设计出可能在比赛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为此做了相应的预案。现在都是电子靶的比赛,资格赛一结束成绩就公布了,当得知自己进入决赛到决赛开始还有1h的时间,如何利用好这个时间段,笔者有几点体会。对于笔者训练的运动员在进入前8名后,要求运动员找个合适的地方适当休息,因为在经过资格赛后,运动员已经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虽然决赛阶段只有8个人参加,但体能和精力消耗一点也不比资格赛阶段小,所以要适当休息,恢复体力和精力。其次,在这个时间段重新写出决赛阶段的方案已是来不及,所以笔者认为运动员应该按资格赛的方案再打一次,也就是把决赛当成资格赛再打一次。在比赛过程中,不要刻意地关注自己和对手的成绩,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认认真真地打好每一发子弹,直到打完最后一发,最后一个走下赛场,那么自然地就取得了好成绩。

5结语

综上所述,射击运动员决赛能力的培养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成绩,促进射击运动员射击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练员要结合射击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提高射击运动员的决赛能力,从而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促进我国射击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建来.提升射击心理素质有效方法的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5(16).

[2] 任波.运动心理学在射击运动中的应用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6).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