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记忆下革命精神的文化传承

2017-08-31王晓蕾王悠

报刊荟萃(上) 2017年8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

王晓蕾+王悠

摘 要:社会记忆是一个意识形态相关的问题,“适宜的”社会记忆有助于国家群体的认同与凝聚力的产生,值得重视与关注。那么社会的记忆如何产生与保存呢,有一种观点是社会记忆类似于个体记忆,是过往经验的累积的结果。然而另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记忆并不是现在于过去的连接接,而是现在对过去的重构,过去是按照现在的需要,通过社会构建来形塑的,因而也是断裂的。”这种观点也有相当的合理性。克罗奇就在其专著《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下的人们对历史的接受与认知,构成了他们的历史观,这与过去的历史并不完全吻合。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历史上对孔子的评价、认知,就一直在变。我们今天提到孔子不免会受到李白嘲笑鲁儒和五四以来反封建的影响,觉得孔子是位老夫子、文人、迂腐(执着),可是历史上他的形象并不如此。我们今时今日的认识决定了我们的历史观与世界观。

关键词:社会记忆;文化传承;四战四平

一、城市的社会记忆与四战四平的价值

一座城市,一个地方,它的形象虽然不可避免受到历史的影响,在当代的普通中国人中提到四平,人们更多的会想到四平青年,二龙湖浩哥。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四平”,系统自动补全的候选选项里,前几位一定会出现“四平青年”,它在很多时候甚至会在第一位出现。这无疑是一种迅速的重构,它迅速淹没了以前人们关于四平的红色印象,四平城的形象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到当下的泛娱乐化的潮流中。在这种大潮中,连首都北京都未能幸免,被称为“帝都”;而共产党的诞生地上海则被戏称为“魔都”。我们是否应该放任这种娱乐化、解构对城市形象的颠覆呢?

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脱钩,对于一个向上的社会而言,是一种消极的行为。无论是“记忆”还是“遗忘”,都是群体、社会的一种自我适应与保护,本尼迪克特在《想象的共同体》中举出了相关的案例,包括殖民地,新兴国家,战后融合的国家等,这些案例中的集体遗忘被用来扭曲认知、自我安慰,是一种否定的继承。

对于四平来说,四战四平这段历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是多少城市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四战四平在当时牵动中国的大局,也影响着世界。毛泽东提出“化四平街为马德里”,使四平名声远播。据相关人员回忆,1950年有国际友人路过四平曾说:“我早就知道四平的名字,它是东方的察里津。”察里津是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一次重要战役的发生地。由此可见四平因为这段历史获得的巨大名声。

可以说,最能代表四平这座城市的正面形象的社会记忆,就是四战四平这段历史。

二、网络、纪录片与城市的社会记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方式,自从有了传播媒介,人们的群体记忆、社会记忆就依附于媒介及其技术。在过去的几个世纪,现代传媒承载了人们的记忆,也迅速扭转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一个生活在大众传媒时代的英国人认知中的“征服者威廉”,其实在历史上并不会说英语,他也就说不上是一个英国人,当然英国的大众媒体也并不会主动披露这一点。

同样的,当下的中国人的社会记忆承载于当下的中国大众媒体,对于城市形象而言,适合承载的媒体无疑是网络,尤其是相关的网络视频,当然也包括各种社交网络媒体中的公共讨论。而关于城市形象与社会记忆的视频,合适的类型则是纪录片,当然也包括衍生出的各种其他类型的视频。

纪录片是一个很适合分析的样本,如今中国的纪录片迎来了春天,佳作迭出,受众增加,好评不断。然而相比其他的视频类型,纪录片的数量是有限的,而且信息密度高,很适合做分析。全世界范围内,IMDB、豆瓣、与时光网是较为权威的中文视频资料分析来源,我们就以此展开对四平的分析。

在IMDB中检索“siping”得到一个相关度极低的结果,可以忽略(但是其中有四平青年)。

在豆瓣网的电影部分(movie.douban.com,也包含了电视剧)检索“四平”,得到的结果是10条,与四平战役相关的5条(其他几条中也有四平青年):

通过百度对时光网电影部分(movie.mtime.com)进行标题关键字“四平”的检索,结果5条(site:movie.mtime.com title:四平),有2条相关(其他几条也有四平青年),且与豆瓣的信息重合,分别是:

四平保卫战中的白衣将军孙仪之 Bai Yi Jiang Jun Sun Yi Zhi(2006);movie.mtime.com/77704。

李天佑血战四平 Li Tian You Xue Zhan Si Ping(2009);movie.mtime.com/157488/。

在时光网内部检索的结果也一致。

此外,在百度对中国纪录片网进行关键字为“四平”的检索,结果1条(site:www.docuchina.cn 四平):《大視野》,雪白血红四野征战实录,第二集,战四平。

仅以上述来源检索到的结果,关于四平的革命题材的纪录片,仅有5部作品,其中仅有2部是专属相关的(《收复四平》和《血沃英城—四战四平纪实》)。这是相当少的。比“四平青年”相关的影视都少。

除开纪录片,我们看看网络的全网数据,截止2007年2月,百度精确检索“四平青年”得到的相关结果约1,940,000个;检索“四战四平”与“四平战役”结果分别约147,000个、约2,170,000个。如果我们将时间限制为一年之内,上述结果分别约344,000、27,900、897,000。从这个角度来看,四平的革命形象也并不乐观。

三、四平的问题:如何在社会记忆中凸显革命精神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在四平这座城市,我们当然没有必要驱逐“四平青年”,无论他时好时坏。可是当我们拿出一张四平市的城市名片的时候,我们当然更希望看到的是四战四平这段历史,而不是那个横空出世的年轻人。

四平的正面形象形塑中,最宝贵的财产就是四战四平,而最适合这座城的社会记忆形象,就是红卫的革命精神。就好像杭州呈现出的西湖美景,好像成都透露出的文化与闲暇,四平应该拿出来的,就是革命精神与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

四平市的形象形塑,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条件,但是在今天大众媒体的现代潮流中,我们落后了。此时此刻,我们不能等不能靠,要更多依靠自身的努力。这种努力要顺势而为,这个势就是现代传播媒体的趋势潮流与规律。此前我们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比如开通四平战役纪念馆网站、配合凤凰卫视拍摄文献纪录片等等。今后这样的工作要加强,要多元化与深化。网络时代的传播有其自身规律,形成话题的传播具有极大的自发性与自主性,解构与颠覆是不可拂逆的受众偏好,适度的娱乐化与话题性不可避免……连《人民日报》都在放松呆板的面孔,连央视的新闻主持人都会说段子了,我们的革命精神的传承,也可以探索更多的适合当下受众的方式。

纪录片、网络文本,这些,仅仅是开始。

参考文献:

[1]郭景萍.社会记忆:一种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J].学习与实践,2006-10-20.

[2]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第十章:记忆与遗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P177-197.

作者简介:

王晓蕾(1986.9—),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在读博士,单位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艺政策、教育史。

王悠(1981—),湖北省武汉市人,硕士,单位吉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讲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