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2017-08-31李璐辰
李璐辰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辨风正俗】
民俗文化的教育与传承
李璐辰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在中国五千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民俗,这些民俗涉及日常生活、物质生产、精神活动等多个方面,其对于我国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教育作为人们获取知识、形成良好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途径,应将民俗教育纳入其中。本文着眼于民俗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并从儿童民俗教育、青少年民俗教育、高校民俗教育、全民民俗教育四个方面探讨民俗教育的重要性。
民俗;民俗教育;民俗传承
民俗是特定区域内的人们在改造自然发展的实践活动中,创造、选择或凝聚、升华而成的程式化的不成文的规矩。这些民俗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等方面形成的具有或地域性或时代性的文化。如今,各种民俗文化已成为中华民俗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民俗或许不再适合时代,或许被人们渐渐淡忘,甚至失传。很多学者认识到这一问题,开展了保护民俗的研究;国家也极力倡导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非物质遗产;各大高校也展开了一系列传承民俗的活动,以使这些即将消失的民俗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而作为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教育,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到全民教育,也应承担起传承保护民俗的责任,将民俗传递给更多的人。
一、民俗的可教育性
顾明远认为,从广义上看,凡是能够影响人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都可纳入教育的范畴。著名民俗学家W·R巴斯科姆也说过:“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民俗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均可找到。”由此可以发现,中外学者对于民俗的可教育性给予了肯定的答案。
民俗作为日积月累的优秀经验与文化,来源于生活,并对人们的现代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民俗教育的开展对于人们更好地生活、更好地将知识付诸于实践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除此之外,民俗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和道德观念,民俗教育可潜移默化地对人起到塑造和约束作用,使之成为符合社会规范的人。
二、儿童民俗教育
一方面,随着国际全球化的进程,西方文化正在慢慢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年轻的父母热衷于将儿童送入双语学校,让他们接受西方的文化甚至西方的教育模式。儿童英语教育本无可厚非,但儿童过多地接受西方传统节日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导致儿童缺乏应有的民俗教育。儿童不了解、不熟悉传统节日及传统节日中的特定习俗等现象,使得民俗很难继续传承下去。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发展,儿童非常喜欢使用电子产品游戏、娱乐,这对传统民俗中的儿童游戏方式冲击极大,民俗中的儿童游戏方式或民间玩具是民俗文化与育儿科学的结合,其会对儿童成长产生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一)民俗对儿童的教育作用
民俗承载着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渗透于民俗中。民俗教育对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民俗作为人们随着自然变化、社会发展总结的一套约定俗成的习惯,有其理论依据与相对稳定性,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进程。有学者提出,民俗的基础教育十分重要,所谓民俗的基础教育,即以儿童为对象进行民俗的早期教育。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儿童作为“祖国的花朵”,迫切需要民俗教育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增强其民族自信意识和精神力量。在向儿童传递民俗教育时,教育者不能将民俗不加加工地输入给儿童,而应经过筛选,将民俗中科学的、健康的、有益于身心的内容传递给儿童。
(二)儿童对民俗的传承作用
首先,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积累了非常多优秀的民俗,这些民俗现在还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春节贴春联、清明节祭扫等,因此,儿童容易在与父母、祖辈的交往中获取这些民俗,而这些民俗的故事性、易懂性也使儿童易于接受。其次,由于儿童对于民俗的易接受性,使得民俗教育在儿童教育中较容易开展,且儿童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他们愿意主动了解、学习民俗。作为新时代的儿童,他们将会成为传承民俗的最有力成员,他们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将民俗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三、青少年民俗教育
与儿童的游戏不同,青少年更多地接受学校教育,在学校接受系统性、全面性的知识教育与素质培养,他们对于民俗的理解也较儿童更为成熟,因此,在青少年阶段应更注重民俗教育,也应更加深入地向青少年传递民俗的重要性与传承的必要性。
(一)民俗教育对于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培养
首先,与儿童时期的教育相同,这个阶段的民俗教育对于青少年民族精神的增强也是非常重要的。长期积累下来的优秀传统文明可以使青少年增强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之伟大。其次,中华民族有其独特的思想道德观念,如人们十分重视“孝道”,民俗中也有很多宣扬“孝道”的经典故事,这对于青少年的良好人格、习惯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民俗教育对于青少年的知识素养提升
中学阶段,学校教育成为民俗文化教育的主要传播途径。随着教育部门对于民俗教育的逐步重视,学校也渐渐开展了有关民俗的教育,且更多是以“隐性课程”而存在,如中学语文、历史、地理中经常涉及到民俗知识,青少年从课本中可以了解相关民俗的来历,并将民俗与生活结合。此外,部分学校设置了民俗课程,如由非遗传承者教授青少年画脸谱、刻窗花等,通过这些课程可让青少年与民俗有更进一步的接触。
除此之外,在现代社会高度发展的形势下,青少年有着丰富的想法与新颖的创意,他们从不拘泥于接受传统,且在接受民俗教育时,很多青少年的创新意识被激发了。民俗在传承的过程中必将发展,而发展他们的人必将是新时代的青少年。因此,当民俗文化与现代社会发生冲突时,青少年承担着改革与创新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进一步发展的责任。
四、高校民俗教育
进入高校,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大体形成,他们对于民俗也有了一定的见解与看法。高校民俗教育主要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专业教育与课余活动。
(一)专业教育
所谓专业教育,就是指在大学设立民俗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民俗教育,可以通过民俗课程、民俗调研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对于民俗学的兴趣。而研究生阶段的民俗教育则是更深一步的系统教育,可深入学习民俗学科教育、民俗学术教育,系统学习有关民俗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并使其积极参与民俗实践、民俗调研等活动。
(二)课余活动
现代高校中,对民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民俗学专业教育的推动下,高校的民俗课余活动也非常丰富。民俗学专业的学生作为民俗文化的主要传播者,肩负了非常重要的传承责任,其专业调研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项目联系紧密,如“非遗进校园”等活动,该活动将非遗手工艺人请到学校展示他们的技艺,以宣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活动使高校的学生更加了解民俗,也使更多的民俗被更多的人所认识。除此之外,高校社团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有关民俗的社团,如汉服社、相声社、戏曲社等,其有利于学生更加贴近中国传统文化。
(三)高校民俗教育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发展加快,作为“90后”的年轻一代,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民俗文化、民俗活动越来越少,因此,他们需要专门的民俗教育来唤醒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也需要日常的民俗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另外,高校民俗学专业并不常见,使得专业从事民俗学研究的人才非常稀缺,而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非常多值得挖掘的方面,因此,加强高校民俗教育,鼓励更多对民俗有兴趣的大学生积极参与民俗学研究,对民俗学的发展尤为重要。
五、全民民俗教育
当进入社会环境后,人们往往以工作、家庭为重心,很少主动去了解民俗,而对于民俗仅存的记忆也只是逢年过节时的各种传统习俗,部分人甚至会觉得传统习俗繁琐、麻烦而直接摒弃,这使得民俗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不高,甚至有消失在人们生活中的征兆。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
当下,“全民”活动成为热点,以“全民阅读”活动为例,“全民阅读”活动是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自2006年“全民阅读”活动开展以来,在国家各部门的共同倡导下,“全民阅读”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其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充实、方式不断创新,影响日益扩大。
与“全民阅读”活动类似,全民民俗教育应面向全体社会人民,要以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各种有利于民俗传播、使大众更加了解民俗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并将丰富的民俗活动与提升思想文化内涵相结合,进而推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具体来说,可以依托社区居委会主办一些有关民俗的教育活动,在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举办有关该节日的民俗竞赛活动,如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做月饼等;或在周末邀请民俗手艺人或讲师组织社区居民学习民俗、体验民俗手艺。这些活动不仅能提高人们对于民俗的了解,也能让人们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除此之外,政府应积极响应全民民俗教育的号召,鼓励有关保护民俗的项目,并配合其开展,使民俗“始之于民,用之于民”。当然,此处所说的全民民俗教育也包含之前提到的儿童、青少年、高校民俗教育。
综上所述,从儿童民俗教育、青少年民俗教育、高校民俗教育到全民民俗教育,民俗教育应贯穿人们日常生活的始终。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被高度重视,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将祖先世代流传下来的民俗继续传承下去,这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精神文明的传承。
[1]王建梅.高校民俗教育实践的个案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6.
[2]卜湘玲,李亦桃.民俗: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1):1-3.
[3]张卫民,颜喜.民俗文化传承与儿童教育[J].艺海,2007,(6):133-134.
[4]郭娟,王亚芳.试论民俗文化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33-35.
[5]王静梅.关于当下民俗教育的几点建议[J].大众文艺,2011,(19):219-220.
[6]柯玲.民俗教育原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6.
【责任编辑:周 丹】
汉 千秋万岁与地毋极
G621
A
1673-7725(2017)07-0035-04
2017-05-10
李璐辰(1996-),女,天津人,主要从事社会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