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阶梯排班模式在手术室节假日急诊及批量伤排班中的应用
2017-08-31季菊红
季菊红 朱 玲
三阶梯排班模式在手术室节假日急诊及批量伤排班中的应用
季菊红 朱 玲
目的: 探索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室节假日急诊及批量伤的科学排班模式方法。方法: 2015年度和2016年度节假日在我院手术室实施三阶梯排班模式,即值班第一梯队、备班第二梯队、突发事件应急排班第三梯队,以及建立各班次的职责和关联科室的无缝连接制度和流程。结果: 2015年度和2016年度节假日共进行急诊手术13 295台。近两年度我院节假日放假共58天,共安排护士505人次。全年节假日科室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手术安全运行率为100%。实施后手术室护士对科室节假日值班人员能级结构、加班人员到岗及时性、排班方法的科学性、实施以后收效等方面评价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阶梯排班模式能按层次科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既能确保手术值班现场的安全,又能确保处置急诊和批量伤员的及时性,保证手术室工作有序科学运行,值得同行借鉴。
手术室;节假日;护士排班;三阶梯模式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和抢救的重要技术部门[1]。我院是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交通便利,节假日急诊手术量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事故日趋频发[2],这又对手术室应急性抢救批量伤员的组织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由于急诊手术的不可预知性,和节假日期间手术室护理人员会因各种原因离家外出。手术室护士长对于节假日期间急诊和批量伤员等突发应急事件的排班至关重要,安排不到位,易至抢救不及时、甚至遇到批量伤员抢救,会因大量护理人员身居外地无法迅速赶到医院投入抢救。我院手术室针对节假日期间的科学合理排班进行了系统研究,采取“三阶梯”排班法有效保障了急诊和批量伤员等突发应急事件的排班安全,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从而确保了手术安全[3]。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共有床位2320张,手术室共有手术台33张(包括择期手术台29张和急诊手术台4张)。2015和2016两年度手术共56 849台,其中急诊手术13 295台,占总手术量的23.39%。在所有的急诊手术中,骨科手术5354台;普外科手术2340台,妇产科手术2480台,神经外科手术954台,其它科手术2167台。手术室有护理人员70名,年龄22~54岁。手术室护理人员按职称划分:副主任护师12名,占17.14%;主管护师24名,占34.29%;护师20名,占28.57%;护士14名,占20%。学历:本科34名,占48.57%;大专33名,占47.14%;中专3名,占4.00%。
1.2 方法
1.2.1 值班第一梯队 安排3名值班护士和2名白班护士组成在手术现场的第一梯队。值班护士的工作时间是晨7:45至次晨7:45,白班护士的工作时间是晨7:45至15:00。3名值班护士名单按照老中青搭档从每月排班表轮转而来,白班护士按照“自我排班”法产生[4],在节前2周,护士自行上报自己能够上班的时间,护士长审核值班人员的数量和结构后公布。其中年资最高者担任值班组长,他们的职责是参与急诊手术的救治配合工作。同时负责节假日科室急救、突发事件的处理、指挥和汇报,对值班现场的人员安排要求按照能级对应参与急诊手术的救治配合工作。
1.2.2 备班第二梯队 除值班护士,另外每天再安排5名备班护士。5名备班护士一次排序为备1~5。备班人员的职责是“备班不外出,手机不离身,电话随叫随到”。遇有急诊手术多,第一梯队人员不够时,电话随时通知她们,要求30 min之内必须到达科室参与抢救。
1.2.3 突发事件应急排班第三梯队 对于大批群发事件,护士长在节前统计节假日每日在市内的人员名单和数量,每日不得少于20人。如当日人数不足,则护士长负责协调,保证人力充足。外出离开市内的人员一律在排班表上注明外出箭头。避免在紧急情况下,通知这些已外出的人员而浪费抢救时间。如遇大批群发事件,由护士长组织安排,当日在本地科室人员,任何人不得拒绝。
1.3 效果评价 (1)统计分析两年度急诊手术台次、加班人员数量和手术安全运行率。(2)选择三阶梯排班模式实施前后的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手术室护士对科室节假日急诊及批量伤排班工作的评价,年终总结时填写调查表,包括值班人员能级结构的合理性、加班人员到岗及时性、排班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施前后收效共4个条目,均采用2级评分,2分表示完全认可,1分表示不认可。实施前后共发放调查表128份(前后各64份),收回128份,回收率为100%。
2 结 果
2.1 2015和2016两年度节假日共进行急诊手术13295台。近两年度我院节假日放假共58 d,共安排护士505人次。全年节假日科室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手术安全运行率为100%。
2.2 实施前后手术室护士对科室节假日排班工作的评价(表1)
表1 实施前后手术室护士对科室节假日排班工作的评价(名)
3 讨 论
我院护理部明确规定工作年限<20年的护士,正常参加科室的夜班工作。如科室内能够协调解决,护士年满45周岁可不再安排夜班工作。手术室严格遵照护理部规定,根据每月人员现状,统计出夜班护士名单。护士长根据人员年资,按老中青分配3人组成1个值班小组。所有参加夜班人员数除以3,得出夜班的班次。夜班人员即是按照班次循环反复往下滚动产生。节假日第一梯队值班人员就是当天的夜班人员。值班人员不得随意更换班次,确需调班应经护士长同意。规定值班小组中年资最高者担任值班组长。值班组长负责值班期间手术室管理工作,能独当一面处理值班期间急救工作,并负责对值班护士的业务指导,如遇特殊复杂情况,如批量抢救伤员等,须及时向护士长及医院总值班汇报。保证科室安全,领导、督促、检查值班护士工作。
我院的备班模式是建立在急诊室和手术室无缝隙连接基础之上的,如急诊室有手术患者,急诊的医护人员提前电话通知手术室,在患者行B超、心电图、CT等相关检查时,手术室可完成人员及物品等术前准备[5]。三阶梯排班模式运行以来,备班是加班最频繁的班次。科室对备班的运行有严格的权利。备班人员7:45~15:00参与择期手术,从18:00~次晨8:00为备班时间,必须保持这个时间段的手机畅通。备班不外出,手机不离身,电话随叫随到,要求30 min之内必须到达科室参与抢救。加班结束后,将加班时间如实填写在科室加班登记本上,节后护士长上报护理部。医院规定加班时间22:00之前为帮班、加班时间23:00之前为小夜班、加班时间24:00之后为大夜班。 为保证第二天的手术配合质量,科室规定加班超过24点的则第2天安排补休。备班人员不得随意调班,确需调换应经护士长批准并通知到值班组长。遇10人以上外伤急救手术等情况,则启动科室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预案,按照报告流程逐级上报。
合理安排节假日足够的班次,同时充分考虑到人员年资高低与能力强弱的搭配,专科手术尽量专科护士参与,降低了护理风险。我院手术室节假日安排3名值班者和2名白班者为第一梯队,完成手术现场的工作任务。另外,安排5名备班人员处理应急的第二梯队,杜绝了因人力资源不足所致的风险隐患。“备班制度”[6]有效地保障了手术室节假日期间的护理安全,减轻了节假日值班人员的压力。最后统筹安排节假日期间每天的批量伤员等突发事件应急人员名单,彻底解决了节假日小长假因大量护理人员外出,无法一次性组织大量护理人员进行批量伤员救治的问题。两年来,我院手术室节假日在原固有的周期性排班基础上,采用节前自我排班、节中按班调配、节后适当调休的弹性排班法,较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性[7]。有效地提高了护士护理时间利用率,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排班按照“自我排班法”尽量兼顾护士的意愿,减少了手术室空闲时人浮于事或忙碌时超负荷工作的现象。同时节后给予补休,保障了护士的合理休息时间,使护理人员的体力和精神能够得到及时缓解,对夜间加班者也给予了补贴,以上这些举措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及工作效率[8],使得护士对排班工作的评价明显提高。
节假日期间手术室急诊手术呈增长趋势,突发事件的增多,手术室如何充分做好节假日人力资源安排至关重要[9],目前,我院实施的三阶梯排班模式以及和关联科室的无缝连接流程都是采用手工形式完成的,如何在手术室与相关部门间建立起现代化的急诊急救排班信息系统,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 刘 佳,杨道荣.舒适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5):2502-2503.
[2] 李九菊,林蔼云,王彩虹.急救护理应急预案在18起突发群体伤患者救护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08,27(6):25-27.
[3] 刘小艳.前馈控制在护理缺陷管理中的应用[J].首都医药,2007,22(11):25-26.
[4] 张丽萍,王颖敏.关于春节假期护士排班方式的探讨[J].北方药学,2014,11(6):159.
[5] 龚荣花,陆 云,王亚丽.急诊手术抢救患者输血流程及核对方式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12,27(4):22-23.
[6] 李玉梅,胡 敏.备班日常化在肿瘤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95-97.
[7] 高 玲.项目风险管理策略在手术室节假日工作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1):200-202.
[8] 冯广华.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2):1966-1967.
[9] 李 莉,王梅新.手术室护理工作效率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2,26(11):3075-3077.
(本文编辑 刘学英)
Application of three-step shift model in emergency and batch injury in operating room during holidays
JI Ju-hong,ZHU Ling
(Subei People’s Hospital,Subei 225001)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scientific shift model method for emergency and batch injury in operating room of the third-grade class-A comprehensive hospital during holidays. Methods: In the holidays of 2015 and 2016, the three-step shift model was implemented in our operating room during holidays, namely the first team on duty, the second team on duty and the third team for emergency. The duties of all teams as well as seamless connecting system and procedures for related departments were established. Results: A total of 13 295 emergency operations were conducted in holidays of 2015 and 2016. In the past two years, our hospital holidays were only 58 days and within this time we arranged a total of 505 nurses on duty. There were no care errors in the department during holidays and weekends. The operation safety rate was 100%.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the evaluations of nurses in the operating room about staff duty level structure, timeliness of overtime personnel, scientific level of scheduling mode and the were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s: The three-step shift model can arrange the human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level, which can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operation on duty and ensure the timeliness of the emergency and batch casualties, thus ensuring the scientific operation of the operating room. It is worth the peer’s learning.
Operating room;Holidays;Nurses scheduling;The three-step mode
225001 苏北市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手术室
季菊红:女,本科,主管护师,副护士长
2017-04-29)
10.3969/j.issn.1672-9676.2017.1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