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
2017-08-31张云
张云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山东淄博 255120
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
张云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山东淄博 255120
目的 探讨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以及对策。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需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的80例患者,分析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安全问题,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干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中,呕吐有2例,血压下降1例,腹股沟血肿和室颤均未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中,呕吐有6例,血压下降5例,腹股沟血肿3例,室颤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满意29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6例,满意率为8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针对实施干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患者年龄较大、病情复杂、抢救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心脏介入治疗为心内科使用较多的一种急救措施,该治疗手段复杂性大,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必须适应其治疗的复杂性,才能有效的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1]。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析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安全问题,是心内科护理的重要内容[2]。该研究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需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的80例患者,分析手术治疗后的护理安全问题,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探讨对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实施针对性干预护理的效果和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需接受心脏介入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8~76 岁,平均年龄(64±4.3)岁;观察组中男 27 例,女13 例,年龄 61~74 岁,平均年龄(65±5.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即术前嘱咐患者手术的注意事项、如何配合医生手术治疗、指导术后恢复等。
对观察组进行针对性干预护理,具体如下。
①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临床知识培训。护士长在空余时间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业务的知识,定期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在平时护理过程中,护士长督促护理人员把平时遇到的问题都记下来,然后一起讨论,分析解决措施,加强护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经验;医院每年应针对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实施三基理论考核,确保护理人员熟练操作,并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7]。②合理排班。护士长应考虑患者的具体需求,针对护理人员进行排班,合理调配人员,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确保护理服务效果和护理安全,增加夜间值班人数,避免因人员少而护理工作混乱情况。③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在平时工作中不仅要告知患者的基本注意事项,还要保持高度的热情与患者多多交流,为患者服务,如询问患者病房环境是否适宜、告知用药目的、讲解疾病知识等,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8]。④加强基础护理。一些重症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日常生活,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及病情变化,一旦有异常,及时通知主治医生,作出对应的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通过心内科护理部门自制调查问卷,患者对护理人员进行评分,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中,呕吐有2例,血压下降1例,腹股沟血肿和室颤均未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中,呕吐有6例,血压下降5例,腹股沟血肿3例,室颤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满意29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6例,满意率为8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心内科介入手术治疗的开展,离不开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且对护理工作有着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既要确保患者的护理安全,又要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和相关对策。护理中常见问题包括:①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的欠缺。心内科患者的病情复杂且反复变化,当前医疗水平虽然不断进步,但部分护理人员的学历水平低,缺乏临床经验,操作不熟练,预见性及主动性不足,在实施护理时不能有效结合理论和实际,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3-4]。②护理人员少。心内科收治的多为危重患者,老年人比例较高,治疗过程较长,易出现突发状况,一些医院护理人员人数不足,排班制度不合理,易导致护理过失和风险[5]。③护患交流缺乏。在平时和患者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仅叮嘱患者一些注意事项,未与患者进行深入沟通交流,护理人员不了解患者的想法,易导致护患矛盾,引发护理纠纷[6]。④患者的潜在并发症。患者因长期住院,易出现压疮等并发症,护理人员若未及时发现患者的症状,易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引发患者猝死。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若沟通交流、操作能力或应急能力等不足,也可能引发护理风险事件,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有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9-10]。该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护理,就是充分考虑到介入治疗的风险事件和护理工作的不足,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从而从根本上杜绝风险事件的发生。
在该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中,呕吐有2例,血压下降1例,腹股沟血肿和室颤均未发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中,呕吐有6例,血压下降5例,腹股沟血肿3例,室颤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0%。观察组中,满意29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满意15例,基本满意19例,不满意6例,满意率为85.0%。在张俊梅等[11]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6.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针对实施干预护理,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1]王婷.浅谈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0):308.
[2]王雪芹.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0):1656-1657.
[3]付丽丽,齐少春,张洪云,等.分析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以及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6,1(6):46-47.
[4]金晴峰,高美芳,黄晓莉.护理情景教学在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1):93-94.
[5]符仁红.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医药卫生:全文版,2016(1):191.
[6]王金泉.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10):5805.
[7]孙涛.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1).
[8]王蕾,王玮.心内科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76).
[9]董慧.护理安全管理在心脏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2):178-179.
[10]于丽丽,于香玲,李凌云.试析心内科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8):267-268.
[11]张俊梅,薛钰,张凯琳.心内科介入治疗护理安全管理分析及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7):180-181.
R47
A
1672-5654(2017)07(b)-0150-02
2017-04-20)
10.16659/j.cnki.1672-5654.2017.20.150
张云(1970-),女,山东淄博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介入科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