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2017-08-30王德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情感体验

王德胜

摘要:通过本人的教学实践,论述了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之涵义,又例证了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活动,最后阐述了教学中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情感体验;道德实践

联系生活是本次课改的一个重点。道德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道德学习也离不开生活,道德学习的本质是生活的、实践的学习。思想品德教学要避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道德说教,成为“活教学”,就必须“为有源头活水来”,而初中生的生活就是这个源头。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差异,相信“一个学生便是一个世界”,巧妙地运用学生不同的生活感知和亲身经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计出颇具特色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参与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盎然生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就是最好联系生活的教学方式,现与同仁分享如下。

情感体验——指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产生与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多种内心体验。培养道德情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目的,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心理学指出,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体验是一种以身体去“体会”,用“心”去“验”的活动,是用感性带动心理的体验活动。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可以在某种特定场合中被激发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触景生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帮助学生回忆真实的情感体验;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抓住他们特有的情感体验;借助教材中的阅读文本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文本,与学生一起品味文字的情感意蕴;借助教学媒体,引导学生领略影音资料的情感魅力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感受和领悟到一种真情一种深情,而不是只教给学生干巴巴的概念。只有当学生们有了情感上的体验和感化,才会心悦诚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才会好。

例如,在组织“自我保护”这一教学内容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学校八年级学生小王,经常上网聊天,结识了几位非常谈得来的网友。一天,网友“雨中情”在與小王聊天时提出两人见一面并外出游玩。小王非常犹豫,一时拿不定主意。由此设问:“小王该不该与网友见面?”这个问题在学生讨论中引出了不同的答案,学生各自谈了去与不去的理由。通过模拟情境,让学生思考讨论,有利于增强学生体验,同时这一讨论又能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信息,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道德实践——指学生通过亲身践行,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我国古人要求儿童养成“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内外整洁”的习惯,青少年时期养成“诚意、正心、修身、齐家”的品行,长大以后才能做出“治国、齐家、平天下”的大绩。这种把远大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儿童日常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的方法,就是强调人“修德立业”的过程应是一个“身习学知、身实习之、终身不懈”的过程,不能脱离实事实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为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可见,道德教育需要寓学于行、躬行践履。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算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容易记住,做起来的才真正学会。

例如,我在开展“孝敬父母”这一教学活动时,设计了一个特别而又新颖的环节,就是“生命教育——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孩子们将约4公斤重的沙袋和枕头绑在肚子上,通过模仿妈妈一天的活动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那些“大腹便便”的“妈妈”们通过睡觉、上下床、系鞋带、上下楼梯、提水桶、打扫、洗衣服以及上下班挤公车等情节来体验妈妈十月怀胎时的艰辛和不易。情节虽然简单,对于普通人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第一次挺着大肚子的“妈妈”们对于完成这些事情还是感到既新鲜又困难。在活动体验中,同学们发现,怀孕真的很辛苦,感觉肚子“突飞猛进”了,然后发现有一些原本很简单的事情突然变得复杂起来,甚至很难一个人独立完成。又如,挺着大肚子的“妈妈”不好弯腰捡东西,睡觉不敢翻身,上下楼梯都非常不方便,走路走着走着就会腰酸背疼。另外“系鞋带”也让“妈妈”们感受深刻,因为大肚子阻碍视线,看不到脚,要下蹲、弯腰的时候会夹到肚子,所以穿鞋、穿袜这些平时很容易办到的事情也变得困难起来。在分享环节,孩子们踊跃发言,分享生命中感人的、悲伤的、幸福的、温馨的爱的故事……教师把学生置身于某一生活情境中让其体验和感受,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认同,认识上的提高。这比我喋喋不休地说母亲如何伟大的效果要好得多。

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即通过“言加行”和“行加言”等一系列的体验和实践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离开了学生的内心感悟和亲身践行,思想品德教育就可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就会塑造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要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实践内容,进而引发学生个体化的道德情感体验,实现个体层面的道德实践和体验,要通过个体道德实践和道德情感体验,体会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我国古代俗语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思想品德教师的教学应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武断、不强制、不灌输,不代替学生观察、感知、分析、思考,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主动探索、主动解决问题留有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生动活泼地锻炼和展示自已的才华,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进而增强道德学习的愿望与能力。对课堂上互动生成的原生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即时进行科学、艺术的加工处理,最大限度地放大课堂的教育功能,让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里相互促进,共同学习,对学生不正确的回答,老师要及时地给予纠正分析,进行正面引导,不能让学生的“自主”变为“自流”。

(作者单位:湖南攸县教师培训中心 412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情感体验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七化”构建学习小组追求高效思想品德课堂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如何打造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