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学研究应更多“从中国看中国”(越洋视线)

2017-08-30顾彬

环球时报 2017-08-30
关键词:汉学家汉学德语

【德】顾彬(WolfgangKubin)

说起汉学研究,德语国家尤其德国在欧洲国家是最发达的,即便在世界上也排在前列,仅次于美国、日本等。德语国家很多大学都有汉学系,有些大学甚至有两个系:中文系和汉学系。

德语国家汉学研究的特点是特别重视历史,德国汉学尤其如此,不仅拥有很多研究中国历史的教授,还有不少德国汉学家写过他们自己的中国历史。在德语国家一百年汉学史中,如果你要研究中国文学的话,那么可选择的著作异常丰富,因为至少20个汉学家写过中国文学史,光我一个人就编写过9本。不仅文学史,中国哲学史、宗教史也是一样。

因为“文革”的原因,到了上世纪70年代,德国汉学发生很大变化,不再着重研究孔孟。其结果是,上世纪80年代德国汉学研究的基本上是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研究中国文学的人越来越少。

德语国家原来在翻译中国古典文学、哲学等方面很强,比英语国家要早得多。我们有杜甫全译、李白全译以及鲁迅全集翻译。这些美国有吗?没有。不光是民主德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把当时的中国文学翻译成德文,就连联邦德国也把从70到90年代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了德文。德国人重视翻译,好的译者可与最好的作家相比。现在德国汉学研究的一个新趋势是,在做译介工作时,汉学研究者们越来越多跟中国学者合作,我本人也是实践者之一。除了跟当代中国学者合作,汉学研究还需更多依赖过去的中国学者。比如我在研究中国古典诗词时,出发点就是王国维等,他们的境界和理论对我的研究很有价值。换句话说,就是汉学研究应更多从中国来看中国。可惜的是,至少在德国,现在这样做的学者仍然为数不多。

德国汉学研究发展至今,仍然只能说是一个独立国度的汉学。很多人笼统地谈欧洲汉学。问题是有吗?我觉得没有。很多欧洲国家还没汉学,或者只是刚刚开始。另外欧洲面临严重分裂,比如英国要脱离欧盟,而且英国人也不怎么学习德文或看德国书,不知道我们在研究什么。

因此,如果说欧洲有汉学的话,那也是在各个独立的国家。不存在所谓欧洲或西方的学术,只有德文的学术或某个学者的学术。▲

(作者是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教授,著名汉学家,基于在中国社科院“当代欧洲的中国研究”论坛上的演讲)

猜你喜欢

汉学家汉学德语
女儿眼中的汉学泰斗饶宗颐
对“欧美汉学通史”的一种追求
评阎国栋教授《俄国汉学史》
一代天才露伴子——幸田露伴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哈新总统称自己是“汉学家”
德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海外汉学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