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分析
2017-08-30汪亚萍
汪亚萍
[摘要] 目的 该文就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 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驗组与参照组各28例。参照组患者(40眼)予以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42眼)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532 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0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更低(P<0.05)。 结论 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时采用激光光凝疗法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能够有效防止视网膜病变进展,值得推广。
[关键词] 视网膜激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效果;并发症;新生血管
[中图分类号] R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4(b)-0179-02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代谢疾病,随之病程延长、病情进展,患者易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危及其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属于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临床中要为该类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防止病情继续发展致使患者失明[1-2]。为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在部分患者的常用药物治疗基础上施以532 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疗法,治疗效果已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是选取该院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总数为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8例。实验组(42眼)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分布在45~7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1.3±4.1)岁;糖尿病病程为5~19年,平均(8.6±1.1)年;合并症:血液流变学改变10例,高血压6例,肾病1例;增殖前期20眼,增殖期22眼。参照组(40眼)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分布在46~78岁之间,中位年龄为(62.6±4.0)岁;糖尿病病程为6~17.5年,平均(8.8±1.2)年;合并症:血液流变学改变11例,高血压7例,肾病1例;增殖前期22眼,增殖期18眼。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在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研究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疗法,口服递法明进行治疗,0.8 g/次,2次/d,同时要积极降糖,并控制饮食。对于已经出现眼底黄斑病变的患者,周围可见环形硬性渗出,血脂水平较高者,可适当使用阿司匹林剂他汀类药物。
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532 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疗法,所用仪器设备为全视网膜镜、德国蔡司532 nm激光治疗仪。手术开始前,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散瞳处理。设置激光参数,光斑直径为后极部100~200 μm,赤道部300~500 μm,曝光时间在0.1~0.3 s范围内,间隔1个光斑直径,功率设置为100~800 mW。在光凝方式选择上,对其进行标准的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主要是对视乳头上下、鼻侧外1 DD、上下黄斑血管弓至视网膜赤道壶腹部以外以及黄斑颞侧2 DD外等部位进行光凝,但无需对颞侧上下血管弓之间的后极做光凝,光凝强度为II级,III级光斑,分次治疗,次数为3~4次,两次治疗间隔要不少于7 d,光斑总数在1 000~1 500点之间。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治疗半年后,患者视网膜渗出、水肿、出血症状消失,视力改善程度在3行及以上,则为治疗显效;患者视网膜渗出、水肿、出血症状大部分消失被吸收,残留有部分硬性黄白色渗出灶,视力改善程度为1~2行,则为治疗有效;患者的眼底出血、水肿等症状以及视力均未见明显好转,甚至恶化,则为治疗无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光凝治疗后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消失,新生血管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出血部分吸收,未发现新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为有效,否则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 观察指标
整理研究数据,核对无误后输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检验,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为数资料[n(%)],比较结果行χ2检验;其他计量资料(x±s)的比较结果行t检验,P<0.05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7.62%、75.00%(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
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52%、50.00%(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最先累及的是视网膜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视网膜微循环对新陈代谢、内分泌以及血液学损害的反应症状,所引发的新生血管增殖、牵拉性视网膜脱落、新生血管青光眼等病理改变具有较高的致盲率[4]。目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用方法包括积极控制血糖、保守药物治疗、激光治疗以及玻璃体切除术等。其中控制血糖是最为基本的,保守疗法方面常为患者选用羟苯磺胺类药物,但有一些病情严重患者单凭药物治疗难于获得理想效果;玻璃体切除术比较适用于晚期增生性病变患者。
激光光凝疗法的适用范围较广,在眼底病变治疗领域一直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该次研究中,参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加用532 nm激光全视网膜光凝疗法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势。这是因激光光凝疗法可对视网膜外层进行破坏,从而降低视网膜外层的耗氧量及新陈代谢,以便为视网膜内层提供更多的营养[5]。经光凝治疗后,视网膜会变薄,这也会促使脉络膜血管中的氧分子对视网膜内层进行供给。光凝治疗还可通过促使毛细血管、小静脉、小动脉收缩闭塞,而减轻视网膜水肿及渗出症状[6]。此外,光凝对无灌注区封闭,能有效改善视网膜缺血现象,同时因缺血所致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新生血管生长因子等分泌物也会明显减少,从而有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发挥阻碍视网膜病变进展的作用[7]。需要注意的是,全视网膜光凝必须要分次治疗,多次光凝可有效降低黄斑水肿、闭角型青光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以及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且治疗时不可在视网膜血管上进行光凝,以防止出现视网膜出血。针对位于乳头表面或邻近乳头的新生血管也不可以直接进行光凝,以免出现视神经受损。
综上所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及时采用激光光凝治疗对保持视力,改善视网膜功能效果理想,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娟,贾立川,孔玉红,等.激光辅助冠心宁注射液联合多贝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对视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5):107-108.
[2] 张竖,姜士军,蒋燕玲,等.周边视网膜光凝治疗中度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27-31.
[3] 田璐,徐延山,路露,等.多点扫描矩阵激光与氪黄激光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9):1040-1044.
[4] 邵锦华,陈姚若.全视网膜光凝及术后应用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J].眼科学报:英文版,2016,31(4):246-250.
[5] 冯军,严晓腾,孙昊,等.倍频532激光联合依帕司他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5):59-60.
[6] 陈亚娜,冯敬六,周沛,等.30羟苯磺酸钙联合眼底激光治疗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5,21(22):30-31.
[7] 黄奕霞,李虹霓,林晓峰,等.532 nm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2):1995-1997.
(收稿日期:2017-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