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一带一路》的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2017-08-30胡家翀
【摘 要】纪录片《一带一路》以“一带一路”的倡议为核心,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进行全面解读,是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打造新的国家形象的具体呈现。该片以文化外交和跨文化传播为视角,探寻如何实现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以及和平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价值和艺术价值。
【关 键 词】“一带一路”;国家形象;文化外交;跨文化传播
【作者单位】胡家翀,武汉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分类号】G229.25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倾力打造,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解读为主题的大型纪录片《一带一路》首次亮相。这部纪录片围绕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话题,以广阔的视野和多维度的视角记录并展现了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和人物形象。该纪录片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各个国家全景式的拍摄和国内外普通民众与“一带一路”之间的故事来阐述理想宏图,融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各界人士发声,来达成“一带一路”人类利益共同体的国际共识。该片在中国和国际主流媒体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国内外新闻报道和网络媒体关注的焦点。这部纪录片为何引发如此热烈的讨论?导演李亚玮以国际化的视角,通过影像语言呈现了怎样的中国国家形象,这种国家形象的建构对我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又有怎样的启示?这些问题都是本文研究并期望去解决的。
一、纪录片《一带一路》的文化外交共通性
从古至今,世界各个国家的文化之间都存在差异性,而跨文化研究的提出是基于将人类文化的共通性作为基础的,通过文化外交的方式将本民族的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当中,由此获得国际上的认可,树立起较高的国际威望。
文化外交的主旨在于主权国家以维护本国文化利益及实现国家对外战略目标为目的,在一定的对外文化政策指导下,借助文化手段来进行外交活动[1],由此获得其他国家对本国的认同感,建构起国家与国家之间互通互利的关系。伴随着国际社会日渐增多的跨文化交流活动,我国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文化外交的共通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与文化外交相呼应的纪录片,必须具备中华民族的文化、政治等特征,才能实现国家文化外交的战略价值。纪录片《一带一路》总共有六集,以历史的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从公元前114年的古代丝绸之路,到今天习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横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意大利古罗马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商品贸易走廊,还是东西方在艺术、宗教、技术、语言和思想上的交流平台。该纪录片里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犹如一列飞速行驶的列车,通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和努力,来促进中国与各个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交流,打造国家与国家之间基础设施的联通、贸易的畅通、资金的融通和民族文化融合的宏伟目标。
纪录片的第一集《共同命运》统领全片,阐述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在西方国家兴盛之前,丝绸之路就构筑了欧亚各个国家之间经济、政治、文化和宗教的交流和合作,丝绸之路的繁荣或衰落也昭示了这些国家的兴衰。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中国,理应承担起探索全球经济体系新路径的时代使命,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促进全球共赢共利的倡议。从第二集的《互通之路》到第六集的《筑梦丝路》,纪录片分别从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贸易开放、资金融通和人文交流这五个方面真实积极地展现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利合作的初步成效。
文化外交不是一场单方面的外交,而是具有相互性,具体表现在外交双方都主动参与、互相合作与协作,期望双方通过这种外交形式能够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2]。纪录片《一带一路》中不仅有中国这边的声音,还有来自其他各个国家的政要和各界人士对“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看法和讨论。其中,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尔南·阿明认为,古代丝绸之路是世界知识的核心;白俄罗斯总理卢卡申科表示对“一带一路”这个倡议绝对赞成,他要与习近平主席一起參与这个伟大倡议的建设;斯洛文尼亚前总统达尼洛·图尔克评价“一带一路”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倡议,它将亚洲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连接得更加紧密……在众多采访中,我们不难发现各国的政府官员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正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环境之下,各国的政府官员以自己国家的视角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讨论,才使得该纪录片的权威性得到了保证。
除了各国政要,各个国家的普通老百姓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人群。纪录片第三集《光明纽带》中巴基斯坦钦比尔地区矗立着中国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巨型风车,这个项目对电力紧缺的巴基斯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而巴基斯坦工程师扎黑德每天的工作就是爬到八十米高的风力发电塔上清理测风设备中积累的沙粒,尽管他每天置身于八十米的高空作业,受到远比地面更加猛烈的风吹,但他很自豪自己能为远在七十公里外的家乡提供电力。在纪录片第六集《筑梦丝路》中,在中国石油大学留学的哈萨克斯坦姑娘阿丽娅毕业后回到了中石化在阿拉木图的分公司工作,正是在中国的这段学习期间,她与她的丈夫相识、相恋并且还获得了她喜欢的工作。中哈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通更深一步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也加强了两国之间在工业和经济上的合作。
二、纪录片《一带一路》建构的多维中国形象
1.经济飞速发展的形象
纪录片《一带一路》在展现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形象时,以中国经济总量的可视化数据作为切入点,讲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1978年经济总量位于世界第十,到2010年经济总量先后超越德国和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经济上的飞速增长。如今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世界外汇储备量位居世界第一,并且一直保持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高额贡献率。为了说明“一带一路”是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倡议,纪录片的制作团队还远赴白俄罗斯明斯克中白工业园、沙特阿拉伯朝觐圣地麦加、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尔等地,通过实地拍摄的手法讲述了中国如何把在城市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技术优势推进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智慧。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工业化,资金的融通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纪录片第五集《金融互联》中就提到,每年有价值数亿元的商品运抵巴基斯坦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卡拉奇,无论是大型的商场还是街边的小商店都可以便捷地使用中国银联卡。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体系中的优异表现,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方面的大量需求,在“一带一路”的倡议推动下,中国先后设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推动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金融互联。通过这种可视化的数据表现和镜头全方位的记录,纪录片《一带一路》建构了一个经济腾飞、走向世界和共同繁荣的中国经济发展形象。
2.勤劳致富的人物形象
纪录片《一带一路》在中国人物形象的建构方面,聚焦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与“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之间的故事。这些乡村都市里的小人物勤劳奋斗,顺应国家发展要求,不断地寻找创新致富之路,呈现了不一样的政治情怀。纪录片关注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处境和生存现状,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展现了中国人物形象。在第四集《财富通途》中,来自中国浙江温州的商人毛燕尾不远万里来到西班牙马德里与葡萄酒庄的供货商签订一份大单,将这些优质的西班牙葡萄酒运往中国。除了中国庞大的红酒需求市场,更加能给毛燕尾提供得天独厚条件的是一条刚建成不久的中欧班列。这条横跨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商品的运输成本和时间,为欧亚的进出口贸易带来极大的便利。在该集中,台湾屏东人潘莲琴来到福建平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早已对这边的生活适应了,镜头通过她来到早市买鱼、买菜和骑摩托车等小细节,引出了她作为台湾商品免税市场的商家在平潭岛的澳前镇创业,自然而然地与“一带一路”跨境贸易合作联系到一起。在这个距离她的故乡宝岛台湾不远的地方,潘莲琴带领着几个年轻人满怀憧憬地开启她的创业之路……
纪录片《一带一路》把中国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小细节与“一带一路”的贸易合作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小人物的命运和国家的倡议建立起关联,既生动地刻画出了中国人民勤劳吃苦的形象,又展现了中国实现合作共赢的伟大目标。
3.大国思维的政治形象
纪录片《一带一路》在中国政治形象的构建上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试图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以各种方式实现文化融合、贸易、产能合作和资金上的融通,构筑起人类的“和平丝绸之路”。中国正在走向大国崛起的途中,所以我们要完成从一个受尽屈辱的民族到一个走向泱泱大国的思维转换。论国家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我们或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论经济总量,我们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带一路”的倡议正顺应当下的全球经济合作潮流,推动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共同繁荣,彰显了人类互联互通、和平发展的美好理想。
纪录片中,习近平总书记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和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作为亚洲超级大国的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沿线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拓展了中国与其他各国的合作空间,展示了中国包容开放的政治形象,是一项造福于世界的伟大倡议。
三、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启示
跨文化傳播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完整体系,既有大量的以社会、民间和个人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也包括了本民族国家及其政府的政治态度、观念和立场的文化外交[3]。纪录片《一带一路》给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全面了解“一带一路”的倡议,也为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传播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
首先,该纪录片以文化融合为主题,碎片化地讲述古今。纪录片准确地抓取了中外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这一元素,将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历史文物搬到银幕上分享给观众,讲述这些历史文物背后的文化故事。这一个个文化故事作为时间的纽带,联结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由此延伸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新锐观点。纪录片第一集《共同命运》提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西汉珍贵文物鎏金铜蚕,其虽然因为岁月的沉淀,多个部位的鎏金都已脱落了,但铜蚕的形体依然饱满。这印证了西汉时期发达兴盛的养蚕业和缫丝业,正是西汉时期劳动人民大量生产出的丝绸才开启了欧亚大规模的商品贸易和交流。纪录片从文化融合的角度出发,运用了一些历史镜头来说话,为了确保影像表达的真实性,该纪录片还引用了大量历史文献和现成素材,诸如西汉时期蚕丝作坊的国画和一些与丝绸之路相关的甲骨文文献,直观地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丝绸之路的概念。
其次,该纪录片以文化外交为核心,深入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开展和实施。该片在表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时,运用了许多可视化的专业数据表现形式,通过图表式的动画展示和生动的解说词令观众更加容易对信息进行理解和记忆。但是这种单一视听语言方面的呈现还不足以让纪录片的主题得到其他国家政府的认同,因此,《一带一路》的创作团队还走访了二十多个国家和国内福建、陕西、新疆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对“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现有成果进行跟踪拍摄,记录了几十个沿线国家的普通老百姓与“一带一路”倡议之间生动有趣的故事,采访了五十多位在国际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力的人物……通过对这些各个领域顶尖专家的采访,纪录片展示了他们从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等多个不同角度对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评价,最终通过影像表达的权威性达到说服的效果。
最后,该纪录片体现了镜头语言的艺术魅力。纪录片《一带一路》在镜头语言的表达上,既有气势磅礴的全景镜头,也有特写镜头的细节呈现;既有长镜头在结构整体性上的把控,也有蒙太奇手法在纪录片情绪上的感染;既有仰拍所呈现的宏伟壮丽,也有俯拍所表现的庄重威严。值得一提的是,整部纪录片大量运用了延时拍摄的手法,尤其是在表述丝绸之路历史的兴衰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时,这种延时拍摄的手法用最短的时间展现了世界万物和中国发展的变化之快,形成了全新的视听奇观。该纪录片通过不同镜头语言的视觉呈现,形成了合理的视觉逻辑,使得纪录片更具有艺术魅力。
这是一部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核心,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主线进行全面解读,以反映“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建设的现有成果为内容的大型纪录片。纪录片从文化融合和文化外交的角度去构建当今中国的形象,以中国政府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沿线国家之间的人文交流,加强沿线国家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投资贸易和产能产业上的合作,实现中国与世界之间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以及和平发展的丝路精神。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本土化的文化视角,在跨文化传播中树立一个真实良好的大国形象,是需要我们不断去思考和完善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智. 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胡文涛. 解读文化外交:一种学理分析[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7(3):55.
[3]陈林狭. 缺位与前瞻:全球背景下中国电影的文化外交意识[J] . 现代传播,201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