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研究

2017-08-30布超邢姝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实效性

布超++邢姝

摘 要:构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是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短效”“低效”问题的关键。其旨归是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合力,前提是进行顶层设计和加强制度建设,具体途径包括:构建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学水平的长效机制及构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长效机制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既是一个常论常新的研究热点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当前,高校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短效”“低效”等质疑,当务之急是研究如何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各影响因素的整体合力,构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

旨归: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合力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各影响因素的合理安排,可以使整体的效果达到最优化。只有各影响因素形成一种良性、和谐的运行方式,才能真正达到提升实效性的目标。从工作实践的角度来讲,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大学生的思想既受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和网络信息的影响,后者的影响往往还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特征。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从整体出发,在调动各影响因素积极作用的同时,注重发挥其整体协作优势。

各影响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形成合力的作用机制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基本问题:

1.各影响因素的有机匹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保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因素按其逻辑关系可分为三个板块:“学理基础”和“学科建设”为第一板块,它们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指导思想”“教育目标”和“领导管理体制”为第二板块,这是从宏观意义上划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设计实施体系。指导思想规定了该工作的方向,是全部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发展的根本依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决定了该项工作应该选择的教育内容,要想取得工作的实效性,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确立正确、合理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决定了该项工作的资源配置方式,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和支持保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环境”为第三板块,这是从微观意义上划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表现为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内容,依托一定的教育环境,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其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综合素质以及两者的协同方式及程度直接影响了实效性的高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价值不能直接转化,其有效转化必须依赖教育者、教育对象的共同努力,并受一定的社会、政治、文化条件的影响。教育内容是蕴含教育目标的载体,也是实现教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保证。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工具,采用适合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教育环境与大学生之间存在渗透和引导的关系,有意识地利用、开发和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够有效地提升工作效果。

2.主导因素发挥作用的程度与工作实效性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

基于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地位和作用并不是均等的。虽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各因素之间存在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但这种互相联结的关系之中必然存在着主导因素,它能够通过带动、约束等方式对其他相关因素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主导因素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作用的程度与工作实效性的大小呈正相关关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够起到主导作用的是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两大因素。教育者是整个教育过程的实施者和主导者,这也就决定了其必然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因素产生重要影响。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和保证,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整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体系就会崩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方法的改革必须以服务内容建设为前提,因为只有教学内容站得住,思政课才站得住,教学才有可能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因此,在综合考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的作用时,我们还必须重点关注主导因素的作用。在改进工作和衡量提升工作实效性的对策价值时,首先就要考虑主导因素的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发挥。

3.促使各影响因素形成合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旨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形成合力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形成合力;二是高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用形成合力;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上”工作与“网下”工作形成合力;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与主渠道形成合力;五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形成合力;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专业课教师形成合力;七是思政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形成合力;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与新媒体手段形成合力。上述合力条件的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实现提供了实践层面的依托。从这个角度讲,促使各影响要素形成合力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旨归。

前提: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

构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长效机制的前提包括实施顶层设计和加强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在我国,虽然“顶层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政治学、经济学等各领域,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探讨和应用还比较匮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顶层设计,核心就是要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规划,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行动重点,其具体组成部分包括“目标与定位”“战略与设计”和“控制与执行”三个部分。其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和“战略设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顶层设计的核心。从这个角度来讲,“顶层设计”最重要的是解决一个认识的问题。

1.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根本要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论是重视人才还是强调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题中应有之义。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而人才最根本的是思想政治素质,我国人才的主体正是大學生。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培养中占据的是基础性的位置。因此,必须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构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放在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的高度去考量。

2.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

我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要培养出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最重要的就是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实践证明,只有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引导大学生形成这样的理想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必须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构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放在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高度去考量。因此,能否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影响到我国高校的发展方向,而且更关乎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前途命运。

3.保证和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

当前,高校综合改革正在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涉及教学、科研、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个系统工程,首要的前提就是保证和增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要将构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长效机制与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是做好该项工作的物质保障,也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指导思想的根本措施。虽然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政策和文件中,已经对增加教育投入有了明确规定,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在国家各类政策文件中却鲜有提及。如果缺乏必要的投入和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难以企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待遇也很难提高。因此,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战略设计时,必须首先在高校整体改革规划的框架下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投入、资源分配和资源保障的规划,并将该项工作的需求放在重点优先级上去实施。

4.“顶层设计”需要与“制度建设”相匹配才能有效

凡是有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设计,不仅要靠提高认识和整体布局,而且要靠制度保障才能确保落实。目前,相当多的高校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发展规划等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在制定本校的章程、综合改革方案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时,仅仅是在指导思想中将“立德树人”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进行了强调,但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选用制度上,没有或很少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进行支持和倾斜;在学科建设中,没有或很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进行专门扶持;在教师职务评聘制度改革中,没有或很少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点进行倾斜。正是因为在涉及人、财、物分配时,缺乏硬性的具体规定,导致已经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偏“软”,也就比较容易发生变化和波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建设,可以有效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保障”或“保障弱”的情况,为顶层设计方案的有效执行创造条件。

途径:畅通“主渠道”,打通“主阵地”

从宏观角度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由高校思政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组成的,两者分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要想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长期良性运转下去,不仅需要畅通“主渠道”,打通“主阵地”,而且还要使得两者能够协调互补地发挥作用。

1.构建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水平的长效机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

思想政治教育具备实效性的根本前提是其科学性,而科学性的获得只能通过不断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教学水平来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从高校思政课的沿革可以看出,思政课的发展始终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中心。实践证明,这种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一贯性,在引导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认识世界、观察世界、改造世界以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今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必须继续坚定不移地进行坚持。

构建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学水平的长效机制,最重要的是建立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良性机制。具体来讲,“教学”可以为“科研”提供鲜活的案例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在与大学生直接交流的过程中,才能了解到学生最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是什么,并为科研提供依据。而“科研”可以有效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拿出理论性、阐释性强的研究成果,并将其运用到思政课教学之中,才能真正讲出理论的力量,用科学的理论说服学生。甚至可以说,思政课教师科研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实效的好坏。当前,我们更应该鼓励针对马克思主义原著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而不应当仅仅做针对如何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因为关于前者的研究更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科研水平,解决教学内容科学性的问题。

2.构建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

一是解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合的问题。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例,当前,尽管很多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声有色,如开展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等,但由于思政课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问题,其宣讲的内容和原理在实践中得不到直接印证,而开展的实践活动与思政课教学内容也不太相关,因此也就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对理论的兴趣和信任。虽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分属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但必须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否则,就很有可能在学生心目中成为两种互不相关的教育形式。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的职能部门不同(前者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或者是公共教学部,而后者则一般是学工部或团委),且相互之间缺乏有意识的沟通与协调。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建立直接依托高校思政课建立社会实践教学环节。这种类型的社会实践带有课程性质,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出发,纳入教学计划,具有一定的课程结构、相应的实施规范和考核方法。其牵头单位可以是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学工部、校团委以及各学院。为了能够将基于高校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做好,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保障和支持体系。

二是还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活化和常规化。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学生“不出事”,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往往是重要和敏感的时间节点,或者说是围绕处理和平息某些事件时,这就必然导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见“事”不见“人”,用集中、运动式的工作方式代替日常对学生的关注。这种工作方式虽然在 “治标”上有一定作用,但却往往会陷入低效率、低水平重复的困境中,如果工作不能做在平时,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常规化,做到关心人、尊重人、教育人,就无法真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外,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需要经过思想品德规范内容的内化阶段、思想品德矛盾斗争的冲突阶段和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等复杂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要想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就必然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这也就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常规化和生活化。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项目名称:“‘互联网+条件下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效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6JDSZ1019)”;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资助,项目名称:“‘互联网+条件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7YB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个如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8-110.

[2]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25-30.

(作者单位:布超,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邢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实效性
构建公立医院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的研究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家校社”一体化的德育协同长效机制探究
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正在制定,房价会降吗?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