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7-08-30杨广雪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培养研究

杨广雪

摘 要:实践能力是衡量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工科大学生今后发展的坚实基础。以北京交通大学“轨道车辆综合实践”课程为案例,分析了高校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工科大学生综合实践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综合实践能力;工科大学生;培养研究

工科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并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综合实践类课程作为工科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大学生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综合实践类课程,使学生系统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实现知识体系建构的同时,把在课堂教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北京交通大学是一所以轨道交通为特色的工科院校,已建设了与轨道交通发展密切相关的土木工程、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三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积淀了深厚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实力[2]。“轨道车辆综合实践”课是针对车辆工程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开展的实践课程。本课程通过让学生深入轨道车辆检修一线,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并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笔者在总结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对当今大学生综合实践教育活动的研究,提出了提升工科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建议。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综合实践课程不同于课堂理论教学,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多方面的问题。在长期跟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以下几个问题尤为突出。

1.实践课程体系不合理,学生实践观念淡薄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课程体系的安排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3],而忽視了综合实践活动对个人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工科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面临着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而这正需要学生在多次的实践经历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根据网上资料和实践调研的统计分析,我国国内大多数工科本科教学计划中,专业性实践教学实践所占总学时的比重主要分布在19%左右[4],往往不能满足工科大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需求。以“轨道车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例,实践活动时间仅有两周,学生很难对实习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进而无法通过实践活动构建起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另外,学生对实践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实践课程持轻视、可有可无的态度,造成实践课程的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

2.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轨道车辆综合实践”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结束理论知识的学习后,深入生产一线,了解实际工作内容及方法,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素养,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在实际实习过程中,仅仅依靠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访问,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不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同时,学校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没有完善的考核体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难真正融入到实习过程,存在懈怠、懒散的情况。

3.校内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指导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首先,现有的工程教育体系中,实践环节所占学时比例较小,实践活动往往转变为课堂教学,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技能训练,综合实践创新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企业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其次,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高校实验室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科研设备,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平台[5]。但是,在大部分高校中实验室仅对部分学生开放,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偏低,这也就造成了实践教学资源的浪费。最后,指导学生综合实践的教师往往是学校临时指派的青年教师,对实践课程的实施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加之教师对实习基地生产技术及工艺并不了解,这也造成了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专业指导不足。

4.校外实践环节与企业需要脱节

我们发现,在实践活动的实施中,课程安排内容重点不突出,学生虽然能够广泛地接触到相关内容,但无法深入学习,缺少动手实践的环节。这也造成了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后不能立即从事相关的工作,对岗位工作内容缺乏明确的认识,不能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丧失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意义。学校的教学内容与现场实习环节不衔接,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往往对实习内容比较陌生,缺少理论知识的支撑,很难做到对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沟通,造成实践活动无针对性,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

提升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制约,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注重实践性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必须将培养过程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培养体系中。通过一次次的实践经历,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升实践课程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增加课程设计和实践训练的环节,通过动手实践环节建立起理论与实际的桥梁,真正做到在实践课程中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节课由对应小组展示学习内容,其他学生就展示内容进行提问,由教师进行总结。学生在精心准备的过程中,必然广泛地查阅相关资料,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获得归属感,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课程学习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完善课程考评体系,注重过程教学

学习的真正目的不仅是为了得到优秀的课程成绩,而且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的综合能力。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考核,不能仅仅依赖活动结束后的实习总结,还要增加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各项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因此,必须改变原有的学生评价体系,打破唯最终成绩论,细化实践过程中的考核项目及所占比重并逐项评分,促使学生扎实完成实习内容中的各项活动。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评测,并将实践能力的考核纳入到个人综合素质的评价中。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水平

教师的实践水平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仅仅精通理论课程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企业需求,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高度不断去学习和探索。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交流渠道,广泛接触企业的设计及制造人员,积极学习相关的技术及工艺,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工程素养。其次,在课堂理论教学中,教师可将自身的实践经验、最新行业发展成果带入课堂,结合相关的应用案例,让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全过程有感性的认识,拉近课堂与现场间的距离。例如:教师在讲解动车组构造的相关课程时,可将车辆各部分检修过程引入课堂,用实际的故障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在结合各部分构造原理的同时,对检修的方法及工艺也有了更深入了解。在实地实习阶段,学生能更快地融入到检修工作中,所学专业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和加深。最后,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等实践机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实践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过程中要尽量采用动手实践的方法,摒弃传统的大篇计算或参观过程,以实物或软件模拟的形式提交实践成果,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4.整合校内实践资源,打造第二课堂

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仅仅依靠短期的校外实践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践资源。高校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是校内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加快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统筹校内实践资源,加大开放力度,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基础。实验室及训练中心的建设要与专业需求相适应、与企业紧密联系,努力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实验设施。校内实践基地应提高使用率,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实践训练中心,把校内实习基地打造成学生的第二课堂。例如:在学习车辆转向架相关知识时,可结合对结构强度检测实验室的实物转向架的讲解,让学生对转向架各部分有直观的认识,能有效避免校外实习阶段只记得名称不对应实物的窘境。另外,学校要为各类科技竞赛、学术文化节及实践活动提供平台,同时加大宣传,充分发挥其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带动作用,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5.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地方高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6]。学校要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优势,拓宽实习渠道,与企业形成稳固紧密的合作关系、有效的运作机制,逐步形成教学、科研、生产、培训四位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7]。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各大铁路局等单位联合,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学生进驻企业,深入生产一线,熟悉车辆生产及检修工艺,在长时间的实习过程中提升专业技能。首先,要发挥实习基地作为企业与学生双向交流的纽带作用。在实习过程中,要让企业对学生能力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学生对企业文化及需求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加强校企互动交流。学校要与企业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完善和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最后,创新实习方式。在企业实习阶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改变原有的走马观花式的实习,让学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岗位实习。通过让学生以企业一员的身份参加实习,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学生更能全身心地融入到实践过程,真正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2]裘晓东,屈波,朱晓宁.关于轨道交通复合型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北京交通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纪实[J].北京教育(高教),2010(7.8):101-103.

[3]何传家.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110-112.

[4]杨登秀.工科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5]伍扬.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的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8):178-181.

[6]周华丽,肖章珂,罗尧.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10(10):68-70.

[7]馬志杰.工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与建议 [J].机械职业教育,2007(2):14-15.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翟 迪]

猜你喜欢

培养研究
高中生信息技术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研究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紧扣读写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表达能力